•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高职院校“升格”热潮之思辨:全国高职院校排名2018

    时间:2019-04-23 03:19: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高职院校“升格”热潮的兴起,自由其内外部动因驱使,无论成功与否,学校总会在升本过程中壮大发展。但厘清随升格涌现的观念、关系及操作,对于疏导升格,减少跨类型以去职教化方式上升教育层次,创建职业本科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升格;教育类型和层次;去职教化;职业本科
      自上世纪末以来,高职院校“升格(专升本)”的主张萌生,有不少学校如愿而荣升本科。在“新科”榜中,多为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多个高职高专院校合并而成[1]。虽然“专升本”被两次“叫停”[2],但“升格”的诉求与冲动始终难以扼制,渐成洪流。面对高职高专热衷于“升格”并乐此不疲[3],社会和业界反响热烈。为求得共识合力,健康运作、合理疏导,对随“升格”涌现的纠结纷争进行梳理,辨正是必要的。
      1. “升格”热潮中的社会情感及其思辨
      高职升本,引起了众多的思索、争议及情绪。依据人们的基本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1.1 持否定态度者。
      部分人“反对”。认为没有必要,不宜人为拔高。表现出忧虑、质疑等情绪。其说法主要有:高职是低于“(普通)本科”的教育层次;高职教学传授知识少操作多,是制造职业工具;高职培养的现场“一线”人才,是下层“劳力者”等。笔者认为“有失偏颇”。
      1.1.1 高职院校“升本”,看来是“教育层次”上升问题,根本却是“教育类型”问题。所谓“高职”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现定为专科层次;“本科”是指学术教育的本科层次,两者的教育类型及层次都是不同的。故而,高职升本实为跨类型上层次。
      将高职看作是本科属下的教育层次。笔者以为,或是忽略类型区别,没有厘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被表面层次现象所迷障;或是否认类型区别,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和附庸,是科学的简单演绎[4],而入误区。
      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科学狭义为自然科学,广义还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词源学的基本内涵是指分科的系统知识或学问。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联系最为紧密。技术被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并且,两者在起源、要素和结构上;基本性质、任务和功能上;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上;社会价值、意义和影响上,也都是不同的[5]。可见,科学与技术相互保持独立平行,并非隶属等级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以科学和技术作为主要基础,有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及模式,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应该独自建构相应的教育体系,以利于适应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1.1.2 职业高教与普通高教,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知识的性质不同,在教学中,对知识经验的采集、组织、传输及学习评价等是不同的。一个拥有相对多的科学知识及其储备,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具有相应的学问拓展空间;一个拥有相对多的技术知识及其储备,既知做什么也知怎么做,具有相应的技能拓展空间。两者都是教书育人,只是注重人的素质特点,培养规格及社会作用不同而已。
      由于两类教育开掘和培养人的“才能”不同,硬用评价学术型人才的方式方法,来评价应用型人才显然是不公平的;用学科知识的多少及其范围,来衡量技能及其操作,进而武断高职“制器”,是不正确和失真的。
      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的一线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大力度,还应提高层次。
      1.1.3 崇尚“劳心”贬低“劳力”,究其原因:①与旧时传统教育观念及思维惯性有关。历史上我国的“科举”及各类考试,都与官员的任用、升迁相联系,教育主要表现和实现“选拔”功能。使得一些家长和学子误会:受教、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劳心治人。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存在于社会阶层的对立之中,由贫富贵贱的差异比较,形成了“好逸恶劳”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维定势。②从科学及技术发展史看,科学主要起源于上流社会学者们的知识创造活动,而技术主要起源于社会下层工匠、艺人的生产实践活动[6]。③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差异,至今仍有一些人,在学习和从业方面追崇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专业,而不愿学习和从事以职业技术为主的专业。并认为:高职生、技术工作、高职教育就是低人一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期,教育的主要职能不再是选拔官员及培养社会精英,而是育人,培养社会需要、自食其力的职业人才。其实,所谓劳力与劳心,只是社会分工中,职岗工作性质和业者行为方式的侧重不同。注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还有不少是智力技术技能的专业。
      1.2 持肯定态度者。
      有些人“支持”。认为理所当然,别无选择。其观点是:升格有利于摘掉“次等教育”帽子;有利于脱出“惨淡经营”困境;有利于抢占教育先机和优势高地等。笔者认可“居险图变”。
      1.2.1 究其动机情感,大同小异。升格者,大处境相同:限高的体系、拮据的拨款、紧张的生源、过度的竞争[7];而情境各异:欲“摘帽”者,多是从教高职的业者、受教学生及其家长。动因主要源自对高职院校的“专科限制”[8];对社会误解及贬低氛围的亲身感受等。怀有憋屈,对升本有着强烈的冲动和期盼。其实,对于高职的“限高”,就当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高职整体的低起点和不成熟状态来说,无可非议。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措施,恰如其分。它并不是对高职及其从教与受教人员素质的判定,也不是要对他们的前途进行圈定。
      欲“脱困”者,面临激烈竞争,对手林立,招架乏力乏术时,难免有身陷“业界洼地”,产生压抑、受困的感受,而萌发突围的动机,导引升格行为。
      欲“占高”者,眼见他人本科题名,不甘人后为“弱者”, 抢占制高点,是想要获得一种教育优势和先机。在高职看来,升格就是发展。成本科是地位提升,是优质奖励[9]。
      1.2.2 究其方式路径,值得商榷。统观学校升格的主要做法:规模实力相差不大者,主要通过弥补差距来升格;规模实力差距较大者,主要通过扩大规模来升格。实际上都是依据本科建设的评估方案,研究分析指标,通过内涵与外延建设,逐项按图打造补全自己,争取合格而晋升。这基本上是一条“普通化”(多有“去职教化”倾向)升本之路。   升本达成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二:或是亦步亦趋循旧路的“沿升”;或是坚持职教之路举办职教本科的“创升”,即以创新获得教育优势,以创建上移教育层次。
      1.2.3 究其目标定位,模糊缺失。“升本”谋求的“登陆点”主要是“本科”。既然高职系列没有本科层次,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层次,只好调整办学思路,向理论性本科院校努力[10]。但定点普通本科作为目标似有不妥,它将把那些职业型学校引向理论型学校。抛弃特色、优势,以己之短就人之长,以己之形描他人之貌,放弃类型换取层次,“得不偿失”。可能是摘掉了职教帽子却屈居本科篱下;脱出了职教围困又陷入本科重围。因为,综合各种因素(规模、实力、经验、声誉等),多数“新科本科”较之先进者仍属小属弱,难以实现初衷。
      升本的另一定位应该是“职业本科”。 很遗憾,我们现在还没有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职业本科。对于教育先机和高地,到位高职的较高层面可能也是一种选择。作为权宜之计,高职院校或许可以在“职业本科”尚未建立之前,依条件标准,在同层次之内分出等级,如“重职”与“普职”等,政府应给予相应政策等诸方面的倾斜。
      1.3 持“条件决定”者。
      有些人强调办学条件即具备资格者才能上,不可“充数”或“混珠”。其中又有区别,一是条件成熟升学术本科,可谓“成熟肯定派”;另一是创造条件升职业本科,可谓“创建肯定派”。现有高职高专,多由“中职升格”或“多校合并”而成,相应的办学时间及经验过短过少。一些学校初创阶段,仓促上马而拔高;尔后过度扩张,使得弊端尽皆暴露;再投入无序竞争,使整体办学效益及质量难以提高[11],终陷内外交困。升格真不失为一“解危突困”的举措。但“成熟肯定派”认为,你必须得研究“本科(理论学术型)”评估验收指标,找到差距,加强“自补”和建设,使得自己合乎条件才能升本。而“创建肯定派”认为,你应该研究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和层次定位,找到出路,构建出一个新的高的职教层次即职教本科,使得自己提升条件才能升本。此为“明智之见”。
      至于,升格所必需的办学条件的提高和完善,是“沿袭旧业”还是“创建新业”,可以分流。对于具有相对应本科(如行业、技术、学科本科等)的高职高专,可以争取完善条件升格学术本科。对于没有相应本科的,可以争取创造条件升格职业本科。不过,应该正视社会和教育的相应进步及需要,职业院校都应依其类型,通过创业来上升层次。
      2.置身“专升本”热潮中的思考
      面对升格,笔者的态度是肯定、赞同、支持的。认为这是学校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高职升本不必过多置疑和抑制。无论其动机如何、登陆何处、方式怎样、成功与否,它总会在“升格”过程中营建自身,强壮而发展。
      技术与科学是包容在人类知识总汇之中的不同知识类型及再生系统。虽然它们的起点不同发展各异。然而近代以来,两者逐渐相互靠拢、渗透、支撑,表现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并且,大有相互交融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2]。其中,技术走向心智成分、学科知识增多;科学走向技术成分、操作比例增大。从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将教育建筑为学术型与职业型不同体系是符合情理的。这样做,并非逆势割裂科学与技术,而是要促进它们的发展。因为,没有两者昨天各自足够的发展进步,就没有今天的走拢,而明天预期的交融,还需要它们各自及相互进一步的充分的发展进步。并且,这样也适合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不同性质的知识。
      职教普教两类型的学校都是“育人”的场所,不再是制造社会阶层对立和贵贱分工的场所。随着文明,沉淀于社会分工中的“封建意识”将逐渐驱散。社会分工,更多体现为人们社会活动的主要范围及生活来源,不再作为评判劳动者个人社会价值、地位、荣辱的标准。随着发展,劳动环境及条件将大为改善,职岗工作的性质及操作成分也将大为变化,劳心或劳力亦不再是人们身份的标志。两类教育,都应该得到大力发展。
      高职绝不是依附或隶属于普通高教的一个层次,也区别于普通高教的专科层次。“把高职教育限定于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不完善的”[13],它显示出结构的层次单一和高层缺失。而高职学校本身不应该长久自我固定,应该创造条件升格“本科”。
      高职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为了适应、满足社会的进步及需求,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相应模式及机制,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知识经验,组建教师团队,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胜任一线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职业分工的结构,构建完善的职教体系即构建起或上升到较高教育层次,培养输送相应的人才,是高职教育份内职责,自在其发展情理之中。我们应该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研究和实践;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创造条件,逐渐构建起“初、中、高”级,而高级中又分“专、本、研”的多等级多层次的完善的体系。
      教育层次的上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社会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的准备状态。升格主要有两个途径:同类升本和跨类升本。高职“升格”,不必依循现成,“去职业化”,重回传统学术型高教系统。而应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职业型高教系统。这样的路,才能适应发展,保持自我,获取优势,服务社会。
      笔者主张坚持职业化道路,创建新型的较高级的教育层次而“升格”。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先行和成功事例,将专业和职业性极强的某些工程类教育本科看作职业本科[14],但是,毕竟我们的国情(主要是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水平)现状不同,我们还需要丰富、整理运用那些事例的经验,整合自己的探究和实情为“特色”的运作理念及蓝图。
      构建职教体系,是一个全新的庞大的教育系统工程。我们不可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切忌想当然或盲目行事,以避免折腾和浪费。我们应该先有观念、理论、技术和条件的相应准备,即先有计划。为此,调查研究、论证评估、策划设计、试点试行等,是不可缺少并应该先行的。当然,在具体的组织实施即构建操作过程中,是必需根据实际情况如阶段、局部变化等,而边研究,边实验,边整改的。
      参考文献
      [1][14]程忠国等.高职本科: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J].教育与职业, 2007,(24).
      [2][7][10][11] 陈宝华等.高职院校“升格热”背后的政策反思[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3]李剑平.《高职院校升格的诉求与冲动为何始终难以扼制》. 中国青年报,2010-04-19.
      [4]夏建国等.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9,(394):9-12.
      [5][6][12]王勇,杨庆义. 专业技术人员现代科学技术知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1-40.
      [8][13]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定位、发展与模式[J].教育研究,2005,(5).
      [9]李梦卿.防止“升格”高职院校“去职教化”[J]. 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相关热词搜索: 思辨 升格 热潮 高职院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