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抽象语义【“究竟”的抽象图示与语义指向问题】

    时间:2019-04-11 03:13: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陆俭明先生(2005)指出副词的语义指向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副词的数量在汉语词汇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用法却非常的复杂,如,“究竟”只能后指。却搞不清到底为什么。是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文引英语中过去时的抽象图示和时间顺序来解决“究竟”语义后指的问题。
      关键词:语义指向 抽象图式 时间顺序
      陆俭明先生指出副词的语义指向问题非常值得研究(陆俭明,2005)。副词的数量在汉语词汇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用法却非常的复杂,如,“究竟”只能后指。却搞不清到底为什么。是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用Langacker在中“有界动词”和“无界动词”的抽象图示来分析“究竟”和“互相”的语义指向问题,完全可以得到答案。Langacker最为经典便是的“有界事物(Bounded Noun)”和“无界事物(Unbounded Noun)”的识解(Construal)(沈家煊,1995)。Langacker又将“有界事物”和“无界事物”的名词与动词的“有界性”和“无界性”对应起来[1],这样,人们感知和认知形状或程度也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沈家煊,1995;陈忠,2006)。Langacker进一步将英语的现在时为几个小类,用抽象图式(scheme)来分析认知时英语现在时的用法的限制。
      在分析“究竟”语义指向只能后指之前,有必要对Langacker的《The English Present》这篇文章做简要的阐述。
      
      图表1
      Langacker,1987对所谓的进行时(so-called present)进行分析,即为什么有的动词可以用于进行时,而又的不可以。Langacker把根据名词有界和无界的划分,对动词进一步细化分为了持续动词(Perfective)和非持续动词(Imperfective),然后进一步分析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在用于进行时(Present)和过去时的限制情况。借鉴Langacker的抽象图示(图表1)就可以解释“究竟”和“互相”的语义指向问题。
      英语的现在时是事情的发生与说话是同一时刻,英语的过去式是事情的发生先于说话的时间,如图表1(a)所示。带波浪线的方块代表说话人正说话的这个时刻(speech event),人们的认知观点是说话的这个时间看过去发生的一个完整的动作;如图表1(b)所示,说话人说话时指现在正在发生的动作的每一点。
      文章中将引用这一抽象图示来说明为什么“究竟”的语义只能后指的问题,前面提到英语的过去时是说话人处于现在的时间去谈以前发生的事,那么现在谈话所处于的这一点之前都是过去的事情,那么这一点指向都是之前发生的事,如He was talking to his teacher when I went through the window. 他与老师聊天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经过这扇窗户之前,我经过的这一时点所指向的一定是“我经过”之前的事情。再来说“究竟”,谈到语义,必要提及词的义项问题。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究竟”一词有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强调是对一件事或一件事物的一种未来的期许,进而及其想去了解的心态,这一类义项主要用于疑问句当中,为了行文方便将第一个义项记作“义项a”;第二类义项是对已有事实的一种客观评价与说话人期望没有出路并表示一种非常自信的心态,一般用于陈述句,将第二个义项记作“义项b”。
      (3)究竟谁去? (义项a)
      说话人对“谁”能参与某一事件发问,即是疑问句,那么说话人想知道的事情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会被其他人告知“‘谁’去”,所以说“究竟”所要强调的事情一定是对未来状况的期许,所以语义一定是后指。如,你究竟选了哪几门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见图表2a)
      (4)孩子究竟是孩子,你不能对他要求太多。 (义项b)
      例(4)中说明的事件表明,对于“孩子”这个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不能要求“孩子”,就是不要超出“孩子”的认知框架,图表2(b)中的带波浪线的方格代表的是“孩子”这一认知框架,说话人从心理角度“大人们”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超出“孩子”这一框架。所以,“究竟”不能前指(不能超出认知框架),指向的是“孩子”这个认知框架之内。
      图表2
      从CCL语料库[2]中以“究竟_1不”为字符串检索出449条语料,多为V不V格式的疑问句形式,抽样语料如下:
      1. 有人竟想到要提出象这样的一门科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以及是怎样可能的这样问题。(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2. 然而,这究竟是不是我们可能得到的最佳值呢?(价格理论)
      3. 当然究竟能不能做,在当时的人想得还不是那么清楚。(百家讲坛)
      4. 所以本身就是对于婚姻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它究竟是不是只是一种惟一的形式,我觉得现代人已经提出疑问。(张抗抗《张抗抗——我作故我在》)
      5. 罗维民紧张地思考着,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究竟该不该告诉赵中和呢?(张平《十面埋伏》)
      通过这5个例句我们可以看出,究竟后面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对未来情况的一种推断(例1、3、4、5)一种期许(例2),究竟所指的事情是未来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究竟”大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意味,说话人必要在未来的日子里考察某一件事情(例6、10)或是验证一件事情(例7、8、9)。从这两方面来看,“究竟”引导的疑问句所要问的内容多是针对未来的事情,按照时间的顺序,“究竟”的语义后指。
      6. 一再逼问他为什么不结婚,后来他告诉我,他不知道他爱的那个人究竟爱不爱他。(铁凝《大浴女》)
      7. 大姑娘欢喜照镜子,有条件的欢喜拍照片,其目的就是想看看自己究竟美不美。(陆文夫《人之窝》)
      8.我虽然仓皇而走,却还要冒险回头,我要看看清楚,那究竟是不是罗莉。(陆文夫《人之窝》)   9.“可是他们仍然认为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呢!小玉,究竟是不是你给张建成的盘口,你总要有个交代。(梁凤仪《弄雪》)
      10. 小红悲凉地想,自己究竟是不是眼前父母的亲生儿了?(梁凤仪《激情三百日》)
      以“究竟_1谁”为字符串检索出484条语料,多为“究竟是谁?”疑问句,语料例句如下:
      11. 请您说出他们的名字来,让我们知道他们究竟是谁。(雅典的泰门)
      12. 可否请您回答我愚昧的问题?汤姆庞巴迪究竟是谁?(魔戒-1)
      13. 我梦见一位朋友,究竟是谁难以确定,他对我背信弃义,并且认为我对他也无情无义。(追忆似水年华)
      14. 才开始整理这个雕像究竟是谁的雕像,究竟是哪一个时期的,它背后的历史故事究竟是什么?(百家讲坛)
      15. “你们猜这文章究竟是谁的手笔?我猜是清华黄诚写的。(杨沫《青春之歌》)
      以上5个例句的说话人基本上不知道句中强调的人是“谁”,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按照时间的顺序,“究竟”的语义后指。
      以“究竟_2什么”为字符串检索出500条语料,“究竟”的使用情况如下:
      16. 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这一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的好奇心。(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7.没有人知道那里究竟还有什么,所以也就没人知道到底丢了什么。(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8. 塑料窗卖价几十元一平方米,低的不可思议,行家们提出疑问,他们究竟是用什么生产塑料窗的?(1994年报刊精选)
      19. 为什么要在我们对面去盖那样一座大宅院,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古龙《圆月弯刀》)
      20. 但在一八七八年,这座栅栏已搬迁他处。那么当初它究竟建在什么地方?(读书)
      由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什么组成;还有什么;用什么生产;打什么主意;建在什么地方”是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提出的疑问,这些事情的答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就能揭晓,按照时间的顺序,“究竟”的语义后指。
      “究竟”语义为什么后指的问题,可能还会有多种研究和解释方法。本文引英语中过去时的抽象图示和时间顺序来解决“究竟”语义后指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碰到语义、语法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使用这种认知上的抽象图示来解决,说是“抽象”图示,但还是比较直观的,加之按时间的顺序来看,就更加简单了。

    相关热词搜索: 语义 图示 抽象 指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