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项链》课例点评等:课例点评的模板

    时间:2019-02-19 03:27: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本期课例评点人:   史建筑、张世鑫 (山东省北镇中学)   刘笑天、唐万山、刘雪红(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项链》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首先从小说的情节人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看似比较浅显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追问“她的性格发生变化没有”,接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使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而“灰姑娘”故事的引出,则引起了学生对文章写作模式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对(项链)一类情景模式的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史建筑:我想谈一谈背景资料使用的问题。背景资料的适时引用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开拓教学思路。比如,教师在讲到“作者喜欢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时,给学生展示“莫泊桑之女性观”相关资料。在对小说进一步解读的过程中引出“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对文中“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的“也”进行解读,学生自然便能想到,在这里“灰姑娘”是一类人的代表,“也”是相对于所有的“灰姑娘”而言,这一结论的得出非常自然,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引用的部分背景资料,诸如“莫泊桑之女性观”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作为结论性质的导引。我个人认为,解决文本中的问题,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文本本身,教师应该多从文本人手,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挖掘,从而探求问题的根源。
      张世鑫: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和教师因势利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显示了较强的文本挖掘和课堂驾驭能力。
      史建筑: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小说主题,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纷呈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创建了一个和谐共振的“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世鑫:本课教学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如果对文章的解读讲求一种“素读”效果的话,教师应该转换一下角色;将初读的体验、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解决学生真正的疑惑,建构教学相长、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课堂”。我自己在教《项链》时,学生就提出过许多新鲜的问题。比如: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说项链是假的,还项链时也没说是假的,而在结尾时,为什么又说出真相呢?路瓦栽怎会接受自己的妻子梦想在客室里与她最亲密的男友闲谈?妻子在那里狂舞,自己怎么就安然睡着了呢?他的心理又是怎样的?这些“幼稚”的问题的提出是对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的挑战,把握人物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的心理,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另外,“灰姑娘”的加入,打开了教学思路,也渗透了比较阅读的因素,但在文本挖掘尚不深透的情况下,加入这一环节未免有些空泛。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例点评
      
      刘笑天: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的老师可能是一个难题,但对有经验的老师,则可能意味着一个契机。学生提出杜十娘有钱“自赎”,应该是出乎郭老师的预料,在他的预设之外,但他迅速从难题中摆脱出来,找到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引入到另一番境地,说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是一个成熟教师的标志。
      刘霍红:这节课的切人点小而巧。杜十娘的美貌、深情、聪明、坚贞都是看一遍就能明白的,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挖掘杜十娘的价值?郭老师抓住了大家不大注意的百宝箱,由探讨百宝箱里的珍宝的价值,到探讨杜十娘的价值,再到探讨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价值,再到探讨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步步深入,步步提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也对人生价值有了思考。
      唐万山:确实如此。这堂课教师以学生的一个问题作为切人点,引导学生计算百宝箱的价值,让学生思考领悟出百宝箱只不过是烘托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的道具,是不可能存在的虚幻想象。进而思考小说的悲剧意义:价值连城的百宝箱烘托了人间至美之人杜十娘的价值。因为学生的提问,教师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如此尊重并认真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真正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做法。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真正实践它非常不易。本实录正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挖掘小说思想意义的兴趣。
      刘笑天:对,这一环节确实出人意外。他把学生从俗套的情节分析中解脱出来,用“数学思维”去解决“文学问题”,把学生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探究需求去关注文本。郭老师很高明,醉翁之意不在“清算财产”,数学是外衣,是一着活棋,整个“棋局”永远是语文的。他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心平气和地阅读文本,养成认真读书关注细节的习惯,从中发现问题。
      唐万山: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的时候,并没有脱离文本让学生架空分析人物形象的悲剧内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文本。如教师让学生计算百宝箱的价值,就促使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以文本中的语句作为计算的依据,进而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的一句话“莫能定价之多少”,此举看似领着学生兜了一个大圈子,实际上却让学生认真地阅读了文本。
      刘笑天:对话教学讲尊重学生,点拨教学讲因势利导,接受美学提倡尊重阅读的个性差异。当学生的问题超乎你的预设时,你应该“导”而不是“堵”,不要把你的理解“塞”给学生,来完成你的预设目标,那样看似完成预设,实则背离了教学的根本规律。这位老师“导”得成功,这节课也因此满堂生辉。
      但是,老师还没有把这篇千古绝唱上到震撼心灵的程度。原因有三:其一,没把作品的悲剧意义读透,老师自己竭力回避俗套,但他对悲剧意义的解读还是落入俗套,说严重一点是给作品贴了标签,把学生导向了教条。其二,杜十娘的艺术形象是最具震撼力的,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其三,我觉得也是一个根本,老师可能过于“刻意”在方法上创新,而忽视对作品内涵的探究,也可能是觉得作品太“熟”了,熟悉的地方读不出风景。
      唐万山:在这堂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比较充分,教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只能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尽管教师牵得比较好,学生可能还兴味盎然。但教师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除了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难道就没有别的问题吗?对于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文本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但遗憾的是这些都被教师给扼杀了。
      
      《老哥哥》课例点评
      
      刘笑天:教师的角色更近于导演或指挥,他们不应该跑到前台抢 任何一个演员的眼球。教师的价值在于用他的精魂激活整个课堂,而不是抢学生的戏。这节课教师似乎没说几句话,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得非常充分,学生在不断地发现,在不断地补充,在不断地完善。需要老师出现时,他会适时说一句“还有其他原因吗?”“从何得知?”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会重新激起千层浪。
      刘霍红:这位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很会因势利导,巧妙过渡。例如,在分析老哥哥的性格时,老师在学生说出“老哥哥老了,打不过祖父”后,紧接着问“是不是说,如果打得过的话,老哥哥肯定是会打的?”一下子就让学生由分析老哥哥的苦难命运转到分析老哥哥善良麻木的性格了。
      刘笑天:教师老在喋喋不休,会遏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说不说,学生思维有时又会泛滥。这个分寸很难拿捏,但这节课做得非常出色。老师始终围绕文本做文章,包括最后的延伸拓展。学习方法和习惯十分重要,但它必须渗透在文本解读中,语文学习习惯的积累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而不是倒过来,游离于文本之外。
      唐万山:引入臧克家先生的《老马》一诗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是本堂课教学设计的亮点。诗歌中老马这一意象与老哥哥的形象非常吻合,通过比较,学生心目中老哥哥的形象与老马的形象重合了,老马的任劳任怨、命运悲惨等特点使学生对老哥哥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像刘老师所说,在这堂课中教师非常注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紧密结合文本,说明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是学生深入思考的结果。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继续坚持。
      刘笑天:这篇文章内涵很厚重,表达有韵味,这与臧克家的诗人本性及创作风格有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注重锤炼语言,反复斟酌品味。这节课在这一点上粗放有余,细腻不足。
      唐万山:《老哥哥》这篇小说情节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比较好理解,但其中包含着浓浓的情感,因此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在,理解把握老哥哥的悲惨命运后,让学生深入感受体味作者对老哥哥的同情悲悯。而教师上课时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解老哥哥的悲惨命运,却没有用思想情感去打动学生。仅仅是思考讨论是感受不到小说的情感的,只有通过诵读文本,在安静的氛围中才能感受得到。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诵读文本,课堂上只有讨论思考,看似热闹,但冷静地想一想,学生的收获也是有限的,这与教师的课堂设计有很大关系。
      
      《窗》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师将缺少最后一段文字的材料发给学生,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时,让学生发现文章存在的欠缺,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为文章补出结尾。学生对结尾的补充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究,只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补出较为合理的结尾。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嚏建筑:我对本课中师生的“文本意识”深为赏识,这是母语教学的“基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人物时,从关键词句人手,让学生体悟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如在评价不靠窗的病人时,教师锁定关键词“纹丝不动”,引导学生体会他的性格特征。教师又让学生比较分析三句话:“为什么偏偏是他?”“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凭什么占据窗口的位置?”学生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弱点:贪婪、自私、妒忌。
      张世鑫:另外,教师对小说主题的开掘准确到位,引导学生看到了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刻哲理。小说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教师对“墙”这一意象的哲理意蕴做了准确的定位,在这里“墙”不仅是挡住视线的屏障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隔阂的象征。教师将小说的主题从一般人性的弱点上进行了升华,“窗”就有了独特的哲理意蕴,它是人的心灵之窗。教师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描述,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史建筑:在您说的这一环节中,教师提问“结尾是墙,可是标题为什么是‘窗’?”这一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效果极佳,既水到渠成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思维,深化了作品主题。
      张世鑫:教师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说”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复述情节,这有利于学生理清小说思路。在“写”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句写人物评语,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要点意识,又培养了他们评点写作的习惯。有感情的阅读是理解文本的基础,在“读”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读出感情,读出节奏的变化,以读促学,以学助读,学生体悟到文本的内蕴,对人物的心理、性格也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史建筑:我感觉这节课还有一个成功之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了“自助餐”的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题型和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也是语言整合的过程,在对文本的挖掘中达到了“双赢”。第二题,深化了文本的主题,提高了学生的“内省力”。第三题,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文本,一来学生对这种笔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二来他们也会在写作中运用,从而提升了写作水平。
      
      综论
      
      史建筑:我对小说教学还有如下意见。
      1.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了“体验”作支撑,小说教学就丧失了真正的体味和感悟。
      2.重“情节”,也要重“细节”。舒乙先生曾说过“编故事易,编细节难”,我们应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人体味文本的魅力,不管是大的“情节”,还是小的“细节”,只要走进去,那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至今我难以忘记一些大师品读经典韵范例:夏丐尊先生引导品读

    相关热词搜索: 项链 点评 课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