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做个有出息的女孩书 [“去偷世界的书看,才有出息!”]

    时间:2019-01-30 03:35: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王继安,男,1957年生,江苏徐州人,高中就读于徐州五中。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美术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著有《草书教程》《十七帖》《古代书迹》等9本著作和教材。曾获法国巴黎莫菲斯教育特别奖、全国书法兰亭奖教材奖、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书法情结
      
      一壶龙井,两首小诗,三寸阳光,面前的王继安呷了一口茶,鬓角的几缕银丝和他眼神里的欢愉,都如这茶一样,沉淀了岁月翻腾之后的浓郁。
      1957年,王继安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文革”期间,“臭老九”家庭必然受到抨击,他家所藏的书籍几乎全部被抄走,只留下了老字帖。于是,王继安平时能接触到的书就只有老字帖,这激发了他对书法的兴趣。在爷爷的指导下,王继安6岁就提起毛笔开始学写大字了。
      一拿起毛笔,王继安就停不下来了,他被白纸黑字之间的奇妙韵味深深吸引,从此便与纸笔为友。14岁的时候,他的书法作品《人生易老天难老》就参加了徐州市书法展,后来又参加了江苏省书法展。
      能与大师的书法作品挂在一起,刚步入中学的王继安倍感自豪,这也成了他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的动力。
      高中,王继安在徐州五中三连六排学习电机(当时的班级号同军队挂钩),白天上课,晚上一回到家,他就放下书包,像中了魔似的开始练字,生活过得很充实。
      因为字写得好,王继安经常受到邻里的夸奖。这更激发了他练字的热情。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王继安就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起床,借着晨光练习毛笔字。晚上,他又伴着灯光在静夜中书写体会。静谧的环境,幽幽的虫鸣,淡淡的墨香,就这样伴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清晨和夜晚。对于王继安来说,清晨提笔在宣纸上挥洒,能让他燃起对新的一天工作和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个人体味书法意味,品味书法带来的感动。清晨和夜晚的练习不仅让王继安的书法功底渐渐扎实,而且也让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继安在纸上写出的字更加生动,更有气韵,在心智上也逐渐成熟。
      对于王继安来说,每一个字都像一个人,字写得有灵气就像一个人浑身上下气血通畅,充满了从纸张上呼之欲出的生气。所以书法于他就具有了生命的意义,他练字的时候也格外认真。
      
      翻墙入图书馆也要“偷”得知识
      
      那时,中学生常有去工厂实习的机会。不过按当时同学对他的评价,王继安有点“不务正业”,因为即便是去工厂,他也带着书去。为了防止被工宣部逮个正着,王继安将书的封面包成了“红宝书”,只要一有空,他总想着还要再看点什么。
      “可能由于我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原因吧,我从小就知道只有去读世界的书,才是有出息的。这也促使了我去‘偷书’。”王继安脸上的鱼尾纹幸福地扎成了堆。
      “文化大革命”期间,想看书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书都被列为“禁书”,被封在图书馆里。王继安无法抗拒自己读书的欲望。“隔着墙都可以闻到书香”,于是他便和小伙伴们翻墙“偷书”看。
      看得越多,王继安就越克制不住自己对书本、对知识的热爱。从读被封的小说开始,到背诵了大量古典诗词,再到慢慢“偷”出了其他书本,聪明的王继安凭着自己的韧性和父母的教导,在“偷来的书”中自学了语文、数学、化学等功课,也在书中与哲人对话,增加了生活的阅历,拓展了生命的宽度。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看了《十万个为什么》并且还能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可以懂那么多知识的人都可以算是大知识分子了!”王继安又笑着说,“但是数理化让我最头痛了!
      
      师从地窖工人,即便蹲着也能学化学
      
      王继安十分尊重老师。师从学校的老师,他认真细心;师从校外老师,他更加耐心虚心。高中校门口,有位蹲在学校附近挖地窖的工人,这引起了王继安的兴趣。“每次看着他把灰色的东西加水就可以弄出泡泡来,就觉得神奇啊。”王继安感慨道。
      看着老师倒腾着灰色粉末,加水,起泡,又变硬,王继安从实际中感受到了化学的存在。“至今我都还记得,他告诉我们什么是石灰,为什么加水又会起泡。就是从那时起,我对知识更加崇拜,对知识分子更是佩服。”
      自从发现这位神奇的“老师”之后,王继安和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去讨教问题。一遇到书上看不懂的问题,王继安他们就把题目用笔记在手上,悄悄地溜到“老师”身边,给他送点茶水,顺便再请教。而“老师”也总是很乐于和这群好学的学生打交道。
      王继安常和“老师”一起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土地上勾画出一串串化学符号,讨论一个个难答的化学问题。土地作黑板,树枝作粉笔,如此简陋的教学环境,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王继安学习的积极性,他经常一蹲就是一个钟头,直到站起来才发现腿都麻得动不了了。
      “一名好的老师,真的很重要!他有真才实学,也乐于教会你。”王继安往前探了探身子,很认真地告诉笔者,“我想我是幸运的,遇到了这样的老师。那时候的老师,就是财富啊!我一直很佩服他。”
      “50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一个被世人公认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也是平民的黄金时代。“这代出生的人有更完整的人格,更坚定的信念,更不畏惧困难的精神,更激进的态度。”王继安笑着说。
      我想这是他对这代人的定义,更是对他自己的定义。

    相关热词搜索: 的书 才有 出息 世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