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常态课何时让人不“纠结”_常态课

    时间:2019-01-26 03:29: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历经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学会用新理念来引领教学,一些示范课、评优课、展示课……精彩纷呈,看似课程改革已有可喜的回报.可是,每当我们走进常态课堂,仍会发现诸多老师“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应试与功利贯穿于整个课堂,“以人为本、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能得到根本性的体现,让人不得不“纠结“!
       从“数学知识”的分析讲解,到“能力培养”大行其道,再到“数学素养”如火如荼.我们的课堂什么都不缺,就缺真实.常态课应该是真实的,应遵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让学生真情流露,体会数学学习的真谛!
       于是笔者撷取几个教学片断,稍加反思与改进,全盘托出,与同仁共享之.
      1 常态课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
       片断一
       一位老师执教九年级数学下册“抽签方法合理吗?”,呈现下面一个片断: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音乐会的门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法,使小明、小丽和小华三人中有一人可以得到门票.
       生:抽签(齐声回答).
       师:很好,请同学甲来解决.
       生甲:我设计了两种摸球的方法.
       一种是:取三个形状、重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一个红色、两个黄色,把它们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三个人依次来摸球,每人摸完均放回口袋中,则每人摸得红球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
       另一种是:取三个形状、重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一个红色、两个黄色,把它们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三个人依次来摸球,每次摸完不放回口袋中,则每人摸得红球的概率也是三分之一.
       师:你回答的第一种情况是另一种模型,这里我们就不说了,第二种情况是正确的,下面我们用树状图来证明第二种情况……
       老师与学生“共同”证明了第二种情况并得出结论:抽签方法是合理的.
       这时,我在后面听到有几位同学在窃窃私语(我相信上课的老师也一定听到了,但没有顾及这些学生的议论,仍然继续他的教学.):第二种方法不公平,假设第一个学生摸到红球,后面的人摸到红球的概率就为零;而第一个人没有摸到红球,后面人摸到红球的概率就大了,特别是前两个人都没有摸到红球,第三个人摸到红球的概率就为百分之百了.
       反思
       下课后我问这几位同学弄懂了“抽签是合理的原理”没有?同学说:“看老师在黑板上的证明,我们再详细阅读书上的过程,好像应该是这么回事.但这种摸球方式中,如果第一人摸得了红球,后面的人不是就不要摸了?如果第一个人没有摸到红球,后面人不是摸到红球的机会就大了?所以我们还是不怎么懂!”
       事后我又与这位老师交流,我问他为什么对学生甲回答的第一种情况不做解释就简单地一带而过,对第二种情况学生的议论也充耳不闻,使学生带着遗憾走出课堂?他告诉我,确实感觉到了学生的疑问,因为怕影响教学的流程,加上课前没有预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回答,自己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就按事先的设想教学了.我告诉他,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很重要,但仅凭情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师生真实地对话,平等地交往,要把课堂作为学生认知、锤炼的场所.
       学生对话的现象很多,虽然有的是非本质现象,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但都可以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在课堂上我们不但不能剥得学生“说”的权利,更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是要教师要通过对话捕捉信息,并对捕捉到的信息有效利用,把学生错误的思路及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正确的思路得到充分展示.课堂再也不能是教师的专属地,不能将平等对话作为形式,应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大胆交流,使学生在对话中厘清知识,在对话中产生思维,在对话中智慧起来,最终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改进
       建议他以后上这个内容时可以这样进行:学生甲回答的第一种情形,可让学生讨论能否解决问题.事实上,学生经过讨论一定不难得到小明、小丽和小华三人依次摸得红球的概率均为三分之一,但是由于是要放回后再摸球,因此三个人都有可能摸得红球,则不能解决本问题.学生甲回答的第二种情形,也即是不放回后再摸球,其实要解释学生前面疑虑,只要给摸球有一个约定,就是每人在摸球时都不可以看球的颜色,当三人都摸完球时再同时观察球的颜色.这样就能公正、公平地解决谁去参加音乐会的问题了.
      2 常态课应让学生身处“问题”之中
       片断二
       在学完七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公式”后,有位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计算(2a-3b)2-2(2a+3b)(2a-3b)+(2a+3b)2.
       此题一出,教师“生怕”学生没注意到题目的特点,马上说给学生解释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式子第一项是一个数的平方,第二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且前面有系数2,第三项是另一个数的平方,那它是不是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呢?”
       学生齐声回答:是.
       师:好,下面请某某同学上黑板板演一下.
       ……
       反思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常态课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呈现,就一定要让学生身处“问题”之中,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控制欲”过强,一个问题提出后,生怕学生答不上来浪费课堂时间,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就开始循循善诱:或把问题换一种方式问,或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再问,甚至有时会自问自答.就这样,本该是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被老师的“强势”替代了.
       其实,这样的课堂就好比一个魔术师在舞台上本该是给观众表演魔术,让观众享受其中的快乐及感受魔术的神奇魅力,但是如果他不是这样,而是“好心”给观众解惑,讲解他这个魔术是怎么怎么回事,那他不但是违背了“行规”,而且也让观众很失望.同样,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让学生独自面对“问题”,而是教师不断地对“问题”的讲解,那么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就毫无价值,学生对课堂的感悟也就缺少深度.
       改进
       其实,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道题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刚学习了乘法公式,会很容易想到把本题的三项分别用他们熟悉的乘法公式展开.在学生自己得到两种方法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作小结:第一种方法把问题看成了三个部分,是从问题的每个部分即局部来观察的;第二种方法把三个部分看成一个整体,是从整体观察问题.因此,教育学生在观察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部分来观察.这样不但教会学生如何观察,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常态课应是一个有“问题”的课,让学生身处“问题”之中,在问题解决中其能力得到培养!
      3 常态课应让学生在“观察”中前行
       片断三
       在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请同学们解不等式:2x+2>0.
       生甲:不等式2x+2>0的解为x>-1.
       师:请同学们解方程:2x+2=0.
       生乙:方程:的解为
       师:请同学们作出函数y=2x+2的图象.
       生丙:函数y=2x+2的图象如右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看看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
       反思
       像上述这样的设计,其实是简单的平铺直叙,其过程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层次比较肤浅,很不扎实.事实上,像上述这样的提问方式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普遍,教师只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作简单的罗列,这种方式只利于教师教学进程的实施,但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极少有创造性和探究性,学生齐答比例高,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课堂效率十分低下.观察是思维的起点,常态课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使学生在观察中分清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观察中习得看问题的方法,在观察中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
       改进
       我们可以把上述设计稍加改动,请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完成表格后,经过分析、比较和观察,容易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及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在不自不觉的状态下得到了新知识,同时还形成了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4 常态课应让学生“跳出”束缚去探究
       片断四
       在八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中,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一位老师设计如下探究过程: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在完成表格进,很容易就“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反思
       其实,以上过程只要学生用非常简单的知识就可以完成,是教师设下的一个“圈套”,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既没有成功的喜悦,也没有失败的反思,可以说这样的探究是无效探究.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常态课与示范课、评优课、展示课等相比,自然会少许多的“限制”或“约束“.因此,教师在常态课中更要大胆放手,要让学生在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中,去充分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在失败中反思成长.
       改进
       上述设计,如果我们稍加改变,情形将会大不一样:
       师:老师现在给每个小组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是3cm,4cm,5cm,9cm,11cm,请从中任意取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看哪个小组拼又多又快?
       生:分小组拼搭三角形.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实践的收获了.
       这种设计对学生就少了许多限制与框框,可以任意取3根小木棒来操作,在操作中有时取的3根小木棒可以搭成一个三角形,有时取的3根小木棒不能搭成三角形.学生在成功与失败中,经过同伴交流、思维碰撞中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收获到了成功的经验.有许多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这是同学们在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中放开手脚所得之的成果.
       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学生是永远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富有生命力的.
       面对常态课,我们要怀揣一颗朝圣者般的虔诚之心,冲出“教材的代言人、教学常规的执行者”的束缚,努力做课堂教学的创造者、教学环境的开拓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假以时日,常态课的魅力定能喷薄而出!
       作者简介:吕水庚,196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现担任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校长.先后被评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常州市劳动模范,常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金坛市名教师.出版了《构建双赢的数学课堂》,主编了《华罗庚实验学校数学课本》(1―9年级),有20多篇论文在《数学通报》、《江苏教育》等省级报刊上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人不 常态 纠结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