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与“对手”相约北大】相约北大

    时间:2019-01-17 03:31: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状元档案]   姓名:薛逢源   性别:男   毕业学校:酒钢三中   高考成绩:664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6月22日下午的酒钢三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因为2006年高考状元和理科榜眼花落该校。
      学文科的薛逢源平时很健谈,说起话来泰然自若、侃侃而谈。他说,自己当初是想上理科的,上小学和初中时,自己的成绩一直排在前几名,每次学校有什么竞赛,他都能获得一等奖。后来转学文科是受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是中文系毕业,经常给他讲一些文学故事,再加上自己平时喜欢文史类的知识,后来在高二分班时经过深思熟虑,他转学了文科。进入文科班后,他的学习如鱼得水,高三这年越战越勇,终于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了圆满的成绩。这证明,他当初学文科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薛逢源说,他们这一届老师个性很强,教学水平高,方法新颖,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界开阔了不少,今年他们酒钢三中能取得这样好成绩,老师功不可没。
      薛逢源祖籍陕西韩城市,1987年出生于嘉峪关,父母均在酒钢公司任职。在得了状元之后,薛家记者就几乎没有断过,大家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状元生活,采访他的学习心理。每次薛逢源接受采访时,薛逢源的母亲就坐在旁边,目光慈爱地看着儿子。她表示,儿子考上北大,是家人的最大梦想,现在终于梦想成真,假期里孩子将用心去考驾驶证。
      薛逢源曾多次提到他的一个朋友――解石坡,他说学习中需要朋友和对手,他的朋友就是他的同桌解石波。薛逢源说,解石坡学习很刻苦,他们在学习中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平时互相帮忙,考试前握手互相鼓励,但在考试中相互竞争,每次在全班考试时不是他第一就是对方第一,他们俩心中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超越对方。薛逢源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他希望和解石坡一起去北大深造。
      在2006年高考中,薛逢源的母校酒钢三中也因为这些学生而再创新辉煌,不但有薛逢源以664分的成绩夺得甘肃省文科状元,而且他的同学解石坡也以651分的成绩进入甘肃省文科前十名;学校预计今年将有4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2人将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状元摇篮”。
      
      兴趣爱好
      
      薛逢源外表清秀儒雅,平时喜欢看书,这当然与他中文专业的爸爸从小对他的熏陶脱不了干系。与其他同学不大相同,他最爱看的不是文学类的小说,而是中外名人传记。他利用一切课外时间徜徉在名人传记的海洋里。薛逢源觉得名人都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才能成功的,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像路标一样,使阅读他们事迹的人找到努力的方向,也让阅读者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因此每次看完一本传记,薛逢源就会有向前进的新动力。他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真可谓志存高远。
      另外,薛逢源还喜欢上网,这是他的第二爱好。但他并没有沉迷于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游戏或者聊天中,他在网上主要是读书和查找资料,做一些和学习相关的事。他觉得网络可以大大开阔人们的眼界,平时高中的那点知识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一上网就会觉得天地原来如此开阔!他经常查一些高考和心仪大学的资料,在登陆大学论坛时,他也顺便认识了不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网友,他把高考中遇到的问题向这些“过来人”咨询,也得到了不少帮助。现在可好了,薛逢源也即将成为“北大人”,这些网上认识的朋友也即将变成现实中的学友了。
      
      教师评价
      
      “薛逢源这个学生特别大度聪明,他总是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促使自己寻找差距、取得进步。”薛逢源的班主任老师董谦评价起他的爱徒总是一脸笑容:“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尊重老师,善解人意,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他在上小学和初中时,成绩就一直在前几名,当初他是想上理科,每次学校有什么竞赛,他都能获将。受其父亲影响,再加上他平时喜欢文史类知识,在高二分班时转学了文科。”谈起状元的学习经验,董老师还补充说,薛逢源在学习中很有计划性,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合理安排,以至于他在后期的学习中越来越轻松,心态也越来越好,学习成绩稳中见长。
      曾经在高一年级教过薛逢源的老师马腾说起文科状元也是一脸兴奋,他对薛逢源的总体印象是胸怀大志,有思想,涉猎范围相当广泛,心态积极上进,善于发散性思维。他和董老师都说,薛逢源兴趣爱好广泛,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状元自述
      
      现在高考已经结束,我的高中任务也算完成了,回顾高三这年,确实有很多感慨。这一年仿佛过得很快,有很多心情还不及抒发,一切就已经烟消云散;这一年似乎又过得很慢,一些记忆中的亮点会注定照亮我一生的旅途。但过完高三,后面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更大的激情和努力。总结高中三年,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人生的轨迹从不是在出生那刻就被划定的,老天可以决定你的出身,可以决定你的先天禀赋,却惟独决定不了你自己的努力方向。
      高考那年,大多数的同学都满18岁了,18岁意味着什么?它既是人一生中的生理成年,也应该标志着心理的成熟。而正是荣耀伴随磨炼的高三生活让我们从精神上成年,因为是它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坚持……我想对更多的即将面临高三的同学说:勇敢地去面对吧!度过这辉煌的一年,你将变得更加成熟!
      最后,我要祝福所有的高三学子们一路走好,美梦成真。
      常听见忧郁的诗人喃喃自语:成长是孤独的。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成长意味着什么?是离开父母长辈的遮蔽,去寻找自己那片天空;是学会独立地思考,去想象自己的未来。成长需要一个人完成,那些在别人手臂呵护下走过的路,即使再长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然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需要一点点激励,一点点推动力,毕竟18岁在我们还是幼稚的,心灵纯真而脆弱,能找到一个陪伴成长的精神动力在我看来尤其重要。
      激励我的便是我心爱的名人传记。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名人传记,手执一卷,倾心阅读,往往就茶饭不思了。在看得多了之后我当然就会经常思考名人们为什么能够成功。从传记中看,那些名人的先天条件并不比普通人优越,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寒,更有先天就带有不可弥补的缺陷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终其一生都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去实现梦想。任何成功的人都不是先天就带有光环的,他们的荣耀和光辉是靠自身的努力后天取得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也不是一心想成为名人,看名人传记主要是学习里面的精神,为自己的成长路上点一盏指路明灯。名人的事迹也时时激励着我的成长,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思考和自我修正。
      也许我个人的特点就是善于向别人学习吧,我觉得在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上,借鉴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看名人的事迹能激励自己的成长之路一样,听听成功学者的学习方法,对自己也会有很多启发的。当然,学习方法每人各有一套,别人的不一定就是适合你的,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些取舍,发展性地吸收人家的长处,一定会对自己有益的。
      我的母校酒钢三中在附近被称为“状元摇篮”,多年来培养出不少的状元,也有很多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因此学校每年都会请一些在北大和清华就读的校友回来给学生讲学习的方法。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认真地聆听,他们的话给了我不少的启发,每次听完后就会有一股新的动力促使我追赶他们的步伐。
      听过很多校友的演讲,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北大的师兄说的:学习态度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因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改变,但学习态度却不容易改变。这句话我至今都一直记忆犹新。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没错的,人活着做什么事都需要一种态度,它是贯穿你整个人生的,这种态度不仅可以用到学习上,还可以用到生活中,用到工作中,用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去,有一个好的态度,会使一生都受益匪浅。如果说各种学习方法指导我们每一步该往哪里迈的话,那么态度便是成长路上的大指向标,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所以在高三前,不妨先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谁而学习?我的学习跟我的前途有什么关系?我学的是什么?哪些东西是我终身受益的?很多东西其实并非想当然而没有道理可讲的,想通了这么几个问题,心中的目标就会明确很多了。
      坚定了学习的态度,我们再来看看学习方法。还是那个北大的师兄,他有一个习惯我觉得很值得借鉴。他说他每次都把学习上的一些重点抄在一个小纸条上,利用路上的时间背。对那些比较难以掌握的要点就每天背几次,这样日积月累,就有了不小的收获。后来,我就学着他的样子,自己也做了一些卡片,利用平时的时间去背诵。我觉得这个方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零散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因为卡片都很小,随身携带非常方便,所以走到哪里都可以随看随掏。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零碎的时间,一不小心就会浪费掉,比如买东西排队的时候,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等等。这些时间与其用来发呆不如充分地利用起来,这些卡片上每张写不了多少知识,就像每段零碎时间都不会太长一样。但是日积月累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每天零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坚持一年就相当于比别人多学习了好几天。把每张内容不多的卡片都掌握好,日积月累便比别人多学了很多东西。
      每次校友演讲过后,我就会主动要下他们的联系方式,然后与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保持联络。每到周末,我就在网上和这些校友聊天,把我在学习上的一些挫折和遇到的问题告诉他们,然后向他们请教,每次都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我想他们毕竟是高考的“过来人”,看待高考的视角会比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要超脱一个层次,所以很多问题站在他们的视角去想就不算什么了。比如,我有一段时间过于看重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想把每一次都做到最完美,考得有一点儿不理想就会苛责自己,结果这样反而使自己很疲惫。和他们交流后,我开始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这些考试了:这些大考小考都只是我人生中一个个小小的过客,它们的作用是让我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以应付最后的那次高考。对它们的态度固然要认真,但也不能太过苛求,我们既要学会追求完美,更要学会总结教训。这么一想,我的心胸就开阔了很多,在以后的考试中我都保持了一颗平常心,成绩就一直很稳定了。
      另外,我平时还喜欢上网,在网上主要是读书和查找资料。网上有很多在底下很难找到的经典题目和辅导材料,对我帮助很大。另外,我也经常访问各大高校的论坛,在那里也认识了不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朋友,我也把自己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向他们请教,他们都很热情地帮助我出谋划策。也许是我有这个学习上广泛借鉴的习惯吧,我能把别人的各种学习方法中借鉴可取的那部分为我所用,所以总能在学习上游刃有余。
      
      学习需要对手
      
      学习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对手,很多时候“一枝独秀”并不是理想的状态。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如果一直处于无人撼动的地位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所以学习上有一个与你旗鼓相当的对手是相当重要的。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高三学习中就有一个朋友和一个对手,这个朋友也是我的同桌――解石坡。他人很聪明,知识很渊博,学习上非常刻苦,所以成绩一直很优秀。我在刚进文科班的时候就注意到他了,后来我们坐到了同桌,就经常一起学习。现在看来,那时候我们的关系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我们平时学习互相帮忙,遇到不会做的难题就一起努力攻克,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会讲出来让对方分担苦闷。
      而每次考试时,我们便成了一对一的“死对手”,因为成绩都很优秀,学习水平基本上旗鼓相当,所以考试的时候就不免较量一番了。在每次考试前,我们俩都会握手互相鼓励,我们希望自己能考好,但也会衷心地祝福对方。很有意思的是,高三每次在全班考试时,不是他第一就是我第一,我知道在我们俩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超越对方。因为彼此离得很近,也很了解对方的状况,所以我们会在平时的每时每刻与对方比较,比如老师出的一道数学题谁做得快啊,一篇英语阅读谁错得更少啊。这是一种有趣的比较,但也真能促进我们俩很快地进步,因为不想被对方超过,就要不停地努力。后来学校每次考试时,我们不但总是分列第一和第二,而且考出的分数都会把其他人拉开一大截。
      在高考之前,我们俩就说好要一起去北大。这个北大的约定让我们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了,高考那天,我们再一次握手相互鼓励,也祝福对方能够梦想成真。现在,我得了状元,解石坡也以651分的成绩进入甘肃省文科前十名。我们俩的那个“北大约定”总算可以实现了,我觉得我的高三是幸运的,可以遇到解石坡这样的朋友兼“对手”。如果没有他,我不会有那么大的向前冲的动力。我想我们正是在与对方的一次次竞争中不断提高的,有一句话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却想说“高三得此‘对手’足矣!”因此在这里我要衷心地对他说一声谢谢。
      
      选自《2006新状元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木 歌

    相关热词搜索: 相约 北大 对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