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浅析孙中山先生对“女国民”的期盼|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币

    时间:2019-04-17 03:18: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中华民国”的女性,作为国民的一份子,应当享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来参与国事,同时通过料理家事,扮演好“贤妻”、“贤母”的家庭角色进而成为革命事业的助手。孙中山先生对“女国民”的角色期待是既“管国事”又“理家事”,以“受教育”必然地服务于这两大职能,这种女性观大大加速了女性登上社会舞台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女性的觉醒和解放。
      关键词:孙中山;女国民;受教育;管国事;理家事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187-02
      孙中山先生倾其毕生心血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一生强调“民国是以民为主的”,它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政纲,追求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平等。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中华民国的女性,作为国民的一分子,她们应该与男子平权。“中华民国”的“女国民”,不再是裹着小脚、守在家中、依附男性的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思想开化、关心国事,能与男子共建“民主共和”大业的革命者。综观孙中山先生的整个革命生涯,可以发现,他对“女国民”的期盼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教育”——成有识之士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教育对国家的作用。在《致郑藻如书》中,先生写道:“远观历代,横览九州,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关教化。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返此。”[1]2然而,近代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低下,“不识丁者十有七八,妇女识字者百中无一”[1]2因此,国家人才匮乏,风俗颓废,积贫积弱。“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先生颁发了《令教育部通饬各省优初级师范开学文》,讲到“学者,国之本也,若不从速设法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2]253。
      中华民族本是文明礼仪之邦,且人口众多,然而当时却饱受西方列强欺侮,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教育不能普及。为了使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摆脱愚昧无知,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教育,以“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妇孺亦皆晓诗书”[1]2。他强调,凡属中华民国国民,无论男女、种族、贫富,皆可受教育。对于学校的设立,先生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先立一兴学之会,以总理其事。每户百家,设男女蒙馆各一所”[1]2。从中可以看出,先生的“普及教育”思想并没有把女子排除在教育之外,相反,先生分外担忧女子的受教育状况,认为中国长期不重视女子教育,二万万女子中有学问者寥寥无几,现在应首先重视并提倡女子教育。
      为兴办女子教育,孙中山先生曾拨助五千元给女子协济会,鼓励她们开办女子法政学校,提高女子的知识水平,培养女子从事实务的能力。先生也曾积极支持女子军代表林宗雪开办女子蚕桑学校,命教育部拨借绿筠花圃为校地。在武昌黎元洪欢宴席上,孙中山先生对赴宴的宾客谈到,湖北女界多才,应当注意培养,并让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的次女孙婉到湖北帮助创设鄂州方言学堂。在松江清华女校欢迎会上,孙中山先生指出,松江清华女校为女子教育打下了基础,特别希望该校能够大力发展女子教育,使其成为松江乃至全国女学的模范。
      先生之所以如此重视女子教育,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女子深受“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禁锢而“丧失人格久矣”[2]358。如今要恢复女子作为“女国民”的人格,他认为首先必须从教育入手。自中华民国成立,凡为中华民国之国民,均有平等自由之权,而女子要实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并不只是口号和理想,必须通过教育使女子成为有识之士,“教育即兴,然后男女可望平权。女界平权,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2]357。
      二、“管国事”——成参政国民
      “受教育”使女子得以具备“管国事”的能力。在广东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孙中山先生讲到,该校学子身为师范生,毕业后要教少男少女怎样做人,而做人首先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可以管国事。如果做师长的人都不明白民国的道理,便永远没有希望造成民国的国基,更谈不上改造好民国。对于占国民二分之一的女子是否欢迎民国,明白三民主义,都要靠女师的学生去宣传。孙中山先生深切希望,女师的学生们都能够成为革命党,宣传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中华民国”的对内政策。其中,“民权主义”要求政治上人人平等,特别强调男女平等;“民生主义”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主张“不问男女,年过有公民权以上者,皆可得一有制限之地以为耕牧或营制造业”[3]17,要人人能够做事,人人都有饭吃,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
      为了让女子有“管国事”的机会和能力,孙中山先生作出了很多努力。1912年,先生发布了《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指出“前清入主,政治不纲,民生憔悴,逃死无所,妻女鬻为妾媵,子姓沦为皂隶”[2]156,而中华民国主张国民平等,不能容忍买卖人口的行为,这为女子作为独立个体、恢复人身自由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年,孙中山先生还颁发《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指出“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姓。”[2]232因为缠足,女子行动不便,只能待在家里,无法进学堂受教育,无法体察世事百态,该令为女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与男子并肩共建中华民国的设想奠定了人力基础。“男女平权”是孙中山先生“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女子参政也是先生对女国民的殷切期盼,尽管受到党内多数男性的反对,在先生的努力争取和支持下,广东的省议会有了女议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了妇女部。“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4]114也被写入国民党的政纲。
      1924年4月4日,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发表演说,用“家产”比喻“中华民国”,说道:“现在的中华民国,就是大家的家产,大家都是这个家产的主人。如果做师长的女子都不明白理家事,这个家产的前途便没有希望”[5]18。这种类比方式既表达了先生对于女子“管国事”的看重,但也流露出先生对女子家庭角色的充分肯定。
      三、“理家事”——成革命助手
      孙中山先生大力支持女子“管国事”,在那个挽救国家危难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主张成为先生革命思想的亮点,被后来众多学者政客称赞,因为它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女子传统角色定位的偏见,用国家权力支持和鼓励女子养成独立人格和独立生存能力,从家庭走入社会,让女子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国民”身份。然而,这一具有历史里程碑的反传统主张使得人们忽视了孙中山先生赞赏女子“理家事”的一面。其实,在先生的私人交往中,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先生对于女子在家庭生活层面的角色期待。
      孙中山先生曾作诗《女人颂》称赞宋庆龄:
      女人是平凡的。
      月朗星稀,是女人用晨炊点燃新的一天。
      牵牵连连,是女人将零零碎碎补缝成一个美丽。
      女人是不平凡的。
      风雨交加,是女人为我们打开家门。
      坎坎坷坷,是女人给我们关怀和温馨。
      然而,女人又是伟大的,
      人类常把母亲比做美丽和博大的化身,
      人类在生育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生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
      如少了女人,
      这个世界将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真,
      百分之七十的善,
      百分之百的美。
      没有女人也就没有了人类。
      从这首饱含深情的诗篇中可以真切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对女子作为“贤内助”这一家庭角色的高度赞扬。同时,宋庆龄女士作为先生的革命伴侣,她温婉贤淑、受过良好的教育且积极辅助孙中山先生处理国事,成为先生“理想女国民”的形象代言。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国民 期盼 孙中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