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_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时间:2019-04-14 03:26: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之一,也是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借款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而构成违约,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指贷款本息不能全部收回,而使商业银行直接遭受资金上的损失;二是指贷款到期不能按期收回,形成不良资产,导致银行资金周转困难。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 尽管银行和企业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特征, 但是仍保留着很明显的非市场经济特征,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干预力量, 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产生了新的信用风险源。
      企业经营和银行经营的非市场化, 导致信贷方面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 产权不清晰导致银企决策的非理性, 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导致决策难以达到最优; 其二, 存在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外部环境问题, 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其三, 市场结构问题也对我国银企之间的信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潜在的风险, 直接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积累, 最终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的增加和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而银行业风险集中于不良资产,银行的信用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受到很多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银行风险积累时间较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信用风险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缺乏,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信用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应对复杂的风险环境。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够完善,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并且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银行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3.商业银行内部没有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大多都有一套比较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而且还有比较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没有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着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4.信用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缺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长期都是基于手工操作,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风险信息披露意识、也有相应的渠道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由于授信前的风险分析和审查力度不够,不少信贷人员都存在侥幸心理,致使业务发生后存在的问题交由贷后管理部门化解,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整体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统一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无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信贷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据以上提出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完善贷款信用风险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银行工作人员树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审查依据。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求银行的信贷人员具备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适当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程序,明确贷款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并且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4. 建立适合中国银行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评级模型。我国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就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和设计结构,又要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鉴于巴塞尔委员会高度评级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模型和配套的信息系统,所以,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
      5.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控制机制。信贷管理部门要通过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能准确判断风险的预警办法,对不同的贷款管理阶段分别建立不同的贷款风险预警操作流程,制定不同的工作细则,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加强对客户个人风险进行预警分析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宏观经济、行业、区域以及特定客户群等系统性风险的整体监测,建立一套完整和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增强风险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柳永明,李宏主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J]. 财税金融,2011(5).
      [3]张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有效防范[J]. 经济导航,2011 (1).
      作者简介:蒋艳玲(1988-),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银行治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银行贷款 信用风险 我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