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文献综述与体系重构

    时间:2020-08-15 08:18: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文献综述与体系重构

      [摘 要] 对维持上市公司现有内部监督体系的改进没有触及导致其制度缺陷的根本,经验证据和逻辑推导均表明取消监事会是理性的选择;明确审计委员会在内部监督中的地位并确保其相对独立性是实现有效监督的基础,实现以监督为主的功能需要将独立董事从董事会中分离出来并负责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建议取消监事会,使审计委员会成为内部监督体系的核心,将审计委员会设立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治理机构实施对董事会的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实施对经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督。

     [关键词] 内部监督机制;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内部审计

     内部监督机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安然事件”的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成为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乏力的现状使现有内部监督体系饱受批评,改革的呼声日盛,而在如何进行改革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迥然各异。本文试图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不同观点,以期为重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提供思路。

     一、现有内部监督体系:维持和改进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公司内部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越权和违规行为进行防范和制约,我国通过《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构建了监事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并存的内部监督体系。设立这一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想是:监事会作为公司常设的监督机构,向全体股东负责,对董事会进行监督,是内部监督机构的最高监督主体;独立董事位于董事会内部,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通过董事会内部的制衡实现对董事会的监督;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代表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董事会负责,对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如“图1”所示:

     图1 2002)[1]。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监事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仅有散见于不同的法规中针对单个监督机构的职能规定,致使三者功能相似甚至重叠;同时,监督机构的具体职能与其组织地位并不匹配,层次也不够清晰,随即产生的问题是各监督部门相互推诿或掣肘,造成公司监督资源的浪费和治理成本的上升。

     因此,有学者提出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对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功能定位,按照不同监督机制的层次和特点,对各自的具体职责进行重新划分。宋常、刘正均(2003)黄彤(2004)主张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宋常、刘正均(2003)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2”所示:

     图内部审计在业务上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在行政上董事会经理层负责内部审计取消监事会经验证据和逻辑推导

     2002)[4]根据上海、湖南、济南116家上市公司调查结果和重庆21家上市公司问7.4%的监事会在公开信息中明确表示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25.9%的监事会以自相矛盾的方式同时支持管理当局所编制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注册会计师的保留意见以及董事会作出的相应解释,其余66.7%的监事会则与董事会保持了一致的态度和表述。当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迹象明显时,监事会更倾向于支持董事会和公司会计报表,而不是注册会计师的保留意见,意味着监事会对高质量独立审计的消极态度和在公司治理中的负面影响。陈关亭(2007)[6]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无力控制财务报告舞弊。李维安等(2006、2007)[7-8]在对中国2003-2004年1149家上市公司和2006[9]就认为,监事会作为法定的监督机构其作用不可替代,监事会监督不力不是监事会制度本身的问题,反而说明了完善监事会治理的重要性。那为什么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和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呢?学者们分别从股权结构、立法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分析了监事会的制度缺陷。

     从股权结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大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中拥有多数表决权而操纵监事人选。监事会成员大多由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组成,在行政上与董事、管理层存在上下级关系(李维安、张亚双,2002)[10]。由于监事会成员大部分是内部人员,其选拔、任命到待遇、奖惩都是由被监督者董事长或总经理决定,监事会在行使职责时不可避免地会投鼠忌器、顾虑重重,从而不能发挥和难以发挥作用(刘银国,2004)[11]。

     所谓立法缺陷,主要是从《公司法》的角度而言。李嘉明等(2004)[12]认为,《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上市公司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但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监事会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有要求其纠正的权力,但拒绝纠正怎么办,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谢德仁(2006)[13]认为,《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在逻辑上就令监事会中三分之一的职工代表监事处在角色混乱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无论作为职工代表的监事是工会主席还是其他员工,在实践中均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董事会决策可能是合法合规的,但由于监事会与董事会及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尚待解决,监事尤其是职工代表监事很可能缺乏正确判断董事和经理行为以及检查公司财务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监事会难以及时发现和监督在决策执行中的违法违规。因此,上市公司现行的监事会制度在为谁而监督、监督什么、如何去监督、有何能力去监督以及有何激励去监督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以致目前各方关于监事会达成共识的是,监事会监督流于形式,监事会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制度设计方面,杨有红、徐心怡(2007)[14]认为,监事会与董事会在行政上均隶属于股东大会并对股东大会负责,二者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监事会作为一个纯粹的监督机构,不具有决策职能,这就形成了监事会虽然法律上拥有监督董事会和经理的权力,但在实际中却呈现出既没有相应的权威行使权力,也没有具体的规定作依据行使权力的尴尬局面;同时,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双重监督”在形式上强化了上市公司的监督体系,实际中却由于两种制度职能上存在替代性而职责上却没有进行具体划分,更不存在与职责履行相对应的奖惩激励措施,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推诿和扯皮。因此,监事会形同虚设的根源在于其机制设计本身的先天性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很难通过后天弥补,应取消监事会。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公司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事会职能,其监督效率有待实证检验。但是,新《公司法》保留了职工代表监事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规定,仍然没有规定监事的任职资格,也缺乏对违规责任的明确界定,我们认为,这一不足可能再次成为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和监事会效率低下的制度根源。然而如果取消监事会,由谁来承担第一层代理中的监督呢?

     三、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隶属观平行观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该法案在301条款中强制规定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设立一个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至少包括一名“财务专家”的审计委员会。随后,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将审计委员会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中。我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2004)[15]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没有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动机;夏文贤(2005)[16]研究发现,当不存在单一时大股东联盟有积极性推动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2006)[17]通过对沪深两市72家自2002年至2004年2006)[18]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结构变量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发现设置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可有效提高盈余反应系数。刘力、马贤明(2008)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隶属观平行观董事会董事会图隶属观(2003)独立董事是最为完善的国家我国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董事从1993年“青岛啤酒”发行H股开始已有1年历史2001年。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2月1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规定公司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独立董事。但是该条款为选择性条款不要求上市公司强制实行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背景也没有任何规定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规范性文件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全面执行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2003)[23]认为,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使独立董事们难以真正独立,目前所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未能发挥实质性的治理作用,因此,政策制订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协调监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功能冲突,同时注意治理机制的互补作用,打造独立董事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并强化立法的质量与增大执法的力度。阎达五、谭劲松(2003)2004[26]认为,独立董事并未完全尽到公正、诚信与勤勉的责任和义务,相当的独立董事遇到矛盾时采取中立而不是独立的立场,甚至利用其拥有的权利损害公司的利益,建议提高独立董事的道德素质,将独立董事从董事会中分离出来,组成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和沟通,从而真正发挥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关注合法权益不受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独立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图: 审计委员会·监事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72-76

     [2] 宋常,刘正均.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J].审计研究,2003(6):25-30

     [3] 黄彤.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与职责划分[J].财贸研究,2004(4):113-118

     [4] 刘长翠.公司股东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监事审计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2(4):33-37

     [5] 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1):8-13

     [6] 陈关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因素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7(5):91-96

     [7] 李维安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1149家公2006(3):104-113

     [8] 李维安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分析——基于2006年1249家公2007(5):104-114

     [9] 李维安,王世权.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4-9

     [10] 李维安,张亚双.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论我国监事会的功能定位[J].财经科学,2002(2):63-66

     [11] 刘银国.基于博弈分析的上市公司监事会研究[J].管理世界,20046):144-146邓春梅邱治芳——兼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4(4):33-37

     2007(3):58-64

     [15] 杨忠莲,徐政旦.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动机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4(1):19-24

     [16] 夏文贤.大股东股权特征与审计委员会设立[J].审计研究,2005(6):45-50

     [17] 杨忠莲,杨振慧.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报表重述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2):81-85

     [18]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19] 刘力,马贤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7):84-89

     [20] 杨有红,赵佳佳.审计委员会职责再造与关系梳理[J].会计研究,2006(5):17-24

     [21]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J].会计研究,2005(9):69-75

     [22] 阎达五,谭劲松.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和改进[J].会计研究,2003(11):3-9J].会计研究,2003(8):8-13

     J].审计研究,2004(6):26-——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2):39-45

     ——基于道德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6(6):22-27

     股东大会

     经理层

     审计委员会

     职能部门

     董 事 会

     内部董事 独立董事

     内审部门

     审计委员会

     监事会

     职能部门

     经理层

     职能部门

     内审部门

     经理层

     审计委员会

     内审部门

     董 事 会

     内部董事 独立董事

     股东大会

     监事会

     内审部门

     股东大会

     董 事 会

     内部董事 独立董事

     职能部门

     审计委员会

     (独立董事)

     经理层

     董事会

     股东大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