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小学初中数学衔接注意点

    时间:2019-05-27 03:24: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讨论了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办法,并指出了在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学数学;衔接   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初中数学大多数是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知识间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架桥的知识点。
      一、新旧知识如何衔接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要熟悉小学教材体系和初中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进行铺垫减小坡度,例如,在初中教学中数的分类,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内容穿插起来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依次展开,依次做为连接小学与初中数学的“纽带”,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有全面性、系统性,从而顺利完成在有理数范围内、实数范围内有关知识的学习,使这部分内容源于小学而又高于小学,有利于小学与初中的合理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特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小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初中阶段有些概念就不一定能够成立,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数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灌输迁移思想,例如,圆的概念,小学时对圆的认识是非本质的,只是形象的进行描述“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然后把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再把装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了一个圆,”在小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了解圆的概念,初中讲圆的概念就需要对圆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刻的了解,对圆从集合的观点进行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点的集合,”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所学的有关圆的描述方法,然后给出圆的定义,分析出圆的本质属性,其中“平面内”、“定点”、“定长”等术语,尤其是“平面内”的条件,学生容易忽略要重点强调,这样学生对圆的定义有了本质了解,是知识上的更新,是认识上的一次深化。
      3.利用旧知识,整合完善知识
      初中与小学数学在编写时的理念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有很多知识小学与初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要求上也差不多,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从不同的方向看”,小学就学习了观看一个正方体和几个正方体的组合,了解如何画出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初步感受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一些简单方法,在初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把正方体换成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它们之间简单组合的物体,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这些新知识。
      4.补充新知识,弥补脱节知识
      数学知识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些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尽快适应,如,初中从正数到负数,从数字到字母,从恒等到方程,从算式到图形,从计算到逻辑推理等,针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名词术语一时不能接受,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新的知识以弥补知识脱节的现象,例如,开始讲代数式时,提出问题:某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面积是什么?小学只知道用数字计算,现在突然出现字母,对字母的认识尚属于陌生、模糊阶段而无从下手,教师可提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0、8,面积多少?学生很容易得到结果,到此可以补充一些新的内容,如,长方形的长为n宽为8或长为lO宽为6呢?最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学生就能顺利理解解决了。
      二、衔接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那种攀高、超前思维定势,生怕讲少了会影响教学质量,于是大量补充以求全面,如,在讲实数时补充了分母有理化,在讲因式分解时补充十字相乘法、待定系数法等高难度的知识,这样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良好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事与愿违,而且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建议在教学时要“展前而不滞后”力求按“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高目标”的难度顺序进行教学,具体要求为。
      1.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教学应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知识人手,深入浅出建立学生自信心,再慢慢提高要求,即注意循序渐进,切忌不能好高骛远。
      2.不要片面追求难度,使一大部分学生产生“退步”的错觉
      平时检测要有梯度,兼顾各类水平学生的需要,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小部分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体会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真正做到培优补差,分类推进共同进步。
      3.不要片面加大作业量,使学生疲于奔命
      作业练习要适量,要落实、要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多接触课外知识以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 衔接 如何做好 数学知识 初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