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扈从东巡录,多彩记民俗】 扈从东巡日录

    时间:2019-05-14 03:19: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扈从东巡日录》是高士奇随康熙帝东巡时所作的记录,书中记载了富有吉林特色的生活民俗:采集、渔猎生产民俗;骑射民俗;祭祀民俗。这些珍贵的记载为今天吉林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东巡 民俗 骑射 祭祀
      
      康熙二十一年,为祭祖陵、制定反击沙俄入侵的策略,康熙帝开始东巡,文学侍从高士奇用《扈从东巡日录》(以下简称《日录》)记录了此次东巡的全部活动及见闻。作者以饱含热情的笔触记录了乡土气息浓厚的吉林民俗事象:边陲色彩浓郁的生活民俗;丰富多彩的采集、渔猎生产民俗;富有民族风情的骑射民俗;追念祖先的祭祀民俗。这些成为清代吉林民俗的最早记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一、边陲色彩浓郁的生活民俗
      吉林省地处东北边陲,当地人民的生存方式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影响,在衣食住行上形成了边陲色彩浓郁的独特的生活民俗。
      1.饮食民俗 清代吉林人民饮食以农产品为主,这与吉林自然条件及清朝政策有密切联系。乌喇鸡陵(又称吉林乌拉,即今吉林市)季节分明,土地肥沃,“宜稷、宜谷、宜稗”的种植,“不用施粪溉,不用耕耨,就可足终岁之用”①。产出的粮食可用做主食,如稗子米圆白如珠;可做祭品,如黏米糕色黄如玉,味如脂,颇香洁,味厚而不油腻;或做米儿酒,“味少甘,多饮不醉”。此外吉林饮食还源于渔猎和采集品,如苏子油即取自采集的紫苏籽。但因清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故山珍野味水鲜等物品多贡奉朝廷,百姓很少享用。清代吉林地区生产力不甚发达,与外界商贸交易较少,食器也落后,当时盛京多用陶瓷或金属器皿,而吉林食器仍以木材为主。
      2.衣饰民俗 衣饰有保护身体和修饰的功能,但吉林人长期生活在山间水畔,冬季又特别冷,因此其衣饰以护体保暖为主,多轻便灵活,便于生产渔猎。衣料多源于渔猎品,如大乌喇虞村(今吉林乌拉街)人“衣富者不过羔裘、 丝、细布,贫者惟粗布及猫犬獐鹿牛羊之皮,间有以大鱼皮为衣者”。其中穿鱼皮衣是赫哲族人的穿衣习惯,虞村人承此风俗,“取其肉为脯,裁其皮以衣,无冬夏袭焉”。《目录》的《附录》中还提到叫“萨喇”的木板鞋和乌喇( )鞋,既适合吉林的寒冬季节,又便于打猎,能“历雪碛峻岭,逐兽如驰”。
      3.居住民俗 居住场所是民间文化观念立体化的产品,体现着不同地域的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吉林冬季寒冷而漫长,百姓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木材建房子,还发明了火炕。“其居联木为栅,上覆以板,复加以草,墙壁亦以木为之,污泥其上。地极苦寒,屋高仅丈余,独开东南扉,一室之内,炕周三面, 火其下,寝食起居其上。”为防火引烟,要在室外立烟囱(满语“摩忽郎”),形成坐轿式建筑形式。为防风保暖,当地居民还在门窗上贴麻布纸,因“乌喇无纸,八月即雪,先秋,捣敝衣中败 ,入水成毳,沥以芦帘为纸,坚如革,纫以蔽户 ”。窗户纸糊在外成为东北“三大怪”之一。
      二、丰富多彩的采集、渔猎生产民俗
      清代吉林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但作为农业的附属生产方式,采集、渔猎也很重要。采集分有组织的官采与民间的自由采集。《日录》及其《附录》中记载了吉林地区采集的野果类有松子、红草果;草类有乌喇草、莨菪草等;菜类有蓼芽菜;菌类有交乌郎。其中采人参较有特色。人参俗称“棒槌”,满语叫“恶而河打”,主治失血、惊悸等病,能生津液,“世人往往珍为上药”②。由于其特殊应用价值,清廷规定只能“给公家及王府之用”,《日录》记载了人参生长情况、分类及采摘月份、挖采方法。现在吉林地区仍流传着一些与采参有关的风俗、民间传说及文学作品。
      生活在江边、山林的吉林人民,继承先民遗业,世代进行渔猎,形成独特的渔猎生产民俗。渔捕主要以捕东珠、捕鱼为主。东珠是吉林水产名品,王公多以之为冠顶饰品,故东珠也成为朝贡品。明代的吉林人就有以采珠为生的。清代乌喇采珠丁在“五六月间入水采老蚌,剖取最大者充贡”,细珠仍投入水中。吉林人又擅捕鱼,松花江两岸多渔庄。康熙帝专去大乌喇虞村八十里以外的冷堋渔庄,钓吉林特产 鳇鱼。
      乌喇鸡陵多深山密林,珍禽野兽多,狩猎方法也多种多样。以猎貂为例,貂鼠“喜食松子,在深山松林中,一名松狗。有黄、黑二种,紫黑色者,蔚而不耀,尤为难得。其窟或土穴,或树孔”。捕貂之法有两种:一种是网捕法,“先设网穴口,后以烟熏之,貂畏烟出奔,即入网中”;一种是犬捕法,“捕貂之犬,嗅其踪迹所在,守而不去,伺其出,啮之”。捕虎也常用猎犬,“若虎负 ,则遣犬撄之。犬不畏虎,随吠其后,或啮其尾。虎伏草间,犬必围绕跳嗥,人即知虎所在也”。“飞 金衔驰狗监,离绦绣帽脱鹰师”则是鹰犬并用。以上狩猎活动属于民间的生产活动,而满族兵丁的行围打猎则具有军事意义。
      三、富有民族风情的骑射民俗
      清代吉林是多民族融合之地,但以满族为主。满族人善骑射,“骑射之外,他无所慕”,“立国俗一门,首列骑射”③。从其先世肃慎族到金朝女真人都有善骑射的传统。努尔哈赤即凭借精锐的骑射技艺,以锐不可当之势统一了东北诸部。为更好地传承骑射国俗、防止八旗子弟“骄逸自安,不习弓马”④,清朝在各地设立围场,借围猎以讲武事。康熙帝遵照“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驰”的祖训,借东巡之机“畋猎讲武”,以使兵丁“习熟弓马,谙练队伍”、保持战斗力。《日录》中详细记载了康熙帝行围打猎的盛况、章法:先“以随驾军密布四围,旗色分八部,各以章京主之。分左右翼,驰山谷间,逾高降深,名曰围场”。围猎时要“视蓝旗所向,以为分合”。合围之法为:“以镶黄旗大纛居中为首,圣驾在大纛前,按辔徐行。两翼门纛相遇,则立而不动,以俟后队渐次逼近”。当猎物散走围中时,“常开一面释之”,但只能“皇上亲射,或皇太子射之”。只有当野兽出围时,才允许扈从诸人捕之。整个过程军法森严,有如临阵对敌。康熙大帝也尽展其擅弓马、精骑射的英武神勇,具有所向无敌的气势:“行围桦皮山,皇上亲射三虎”,“遇虎,则皇上亲率侍卫二十余人,据高射之,无不殪者。”围猎是扬国俗、讲武事、固基业的严肃之事,故清朝对围场进行严格管理,对不遵行围之法及私闯围场者以军法治之。骑射不仅作为满族的国俗被高扬、发展,更成为今天吉林满族民俗的一大特色文化及旅游的重要项目。
      四、追念祖先的祭祀民俗
      满族“最重祀先,既诚且勤”。祭祀祖陵也是康熙东巡目的之一。他怀着虔诚之心追念祖先,先后祭祀了福陵、昭陵、永陵。他深情缅怀先人的业绩,感叹祖宗创业之艰,感激祖先的在天之灵保佑他平定“三藩之乱”,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开创更好的事业。其后的清帝多次出关祭祀祖陵。与祭祖习俗同等重要的便是祭祀长白山。满族与长白山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其先祖肃慎族就生活在长白山中,其后的挹娄、勿吉、 都依侍长白山得以繁衍,渐渐将长白山神化,生崇拜之情。金代就封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建庙祭祀。清代长白山在满族人心中更是至高无上,因为“发祥长白始,根本启皇清”。满族神话刻意给其始祖加上神圣光环,说其始祖布库里雍顺是仙女佛库伦吞了神鹊所含的朱果后所生,清王朝还把此神话载入正史以证明“君权神授”。康熙帝因长白山是祖宗发祥之地,“曾遣侍卫裹粮往探其胜,春发秋还。具言岩壑清竦,松柏蓊郁,固灵仙之窟宅,山岳之神秀也。今国家有大典礼,必遣使臣祭告,每于此望祀焉”。从此清人把祭祖与祭祀长白山联系起来,“高山望祭展精诚”,对长白山的崇祭也从宫廷到民间,成为国俗。但因去长白山道远难至,清廷便在吉林乌拉“设帐屋,立牌致祭”。康熙至吉林时,更是怀着无比激动尊崇之情望祀东南方的长白山:“将至乌喇鸡陵,皇上乘銮舆,率皇太子及诸王、大臣从官至江干,望长白山行三跪九叩礼毕,鼓吹入城。”这种习俗一直延至清末,表明清人不忘民族根基所在、祈盼祖先神 保佑的心理,民心同此。祭祀长白山的民俗既保护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又使长白山成为旅游胜地。
      总之,《扈从东巡日录》及其《附录》中对吉林民俗翔实生动的记载,使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吉林独有的地方风情。“民俗的地方性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⑤。对《日录》中吉林民俗的钩稽梳理,将为今天吉林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料及发展方向。
      
      ①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35.
      ② 韩耀旗,林乾.清代满族风情[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6.
      ③ (清)阿桂等撰.满洲源流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304.
      ④ (清)昭 .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
      ⑤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5.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 扈从 民俗 多彩 东巡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