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自己说出来 对儿女,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

    时间:2019-04-26 03:22: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心理案例  说话心里话,我也想“放假”。  几十年来,我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那样“兢兢业业”一辈子。在家,对孩子牵肠挂肚,对丈夫唯唯诺诺;在外,对同事、上司谨小慎微。人们都说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一生都有好福气,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活得很累。
      随着两个孩子成家立业,不久前,我也开始了退休生活。我想,是该松口气的时候了。谁知没过几天,经商的女儿便婉转地表示,怕我退休了一下子闲在家中不适应,要我帮她看店。就在我习惯性地想答应时,一眼瞥见老头子在边上使眼色,于是,我立即改口:让我想想再定。
      晚上,我问老头子那眼色是什么意思,他感叹地说:“你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该歇歇了。”
      “不帮忙看店,女儿会不高兴吧?”我担心地问。
      “你要学会说出自己的心思。”老头子心疼地说,“你想想,你会织毛衣,几十年来,你就没完没了地帮同事、亲友织。实际上,你每天要操心的事太多,并不情愿帮她们织,而且她们很多人自己会织毛衣,只是有意无意地想偷懒而已。如今退休了,你肯定是想清闲下,如果还答应为女儿守店,那岂不是要一辈子为孩子服务?”
      我细细思量着老头子的这番话:是啊,这一辈子,我总是迁就别人,很少说出自己的心思。想当年,在大学念地理专业,我曾憧憬着有一天能游完祖国的天南地北。可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心甘情愿地忍受”中为工作为生活忙碌,以至50多岁的我却没出过省。如今,没了家庭负担,没了工作压力,下半辈子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第二天,我明确而坚定地告诉女儿:我不能帮你看店,我有自己的事要做。女儿的表情先是吃惊,继而思索,最后转为会意的笑容。我把老头子的话告诉她,女儿歉意地说:“对不起,妈妈,您能这样想很好,祝你晚年生活得更精彩。”没想到,第一次没有顾及女儿的感受,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便能得到她的充分理解。这以后,我开始试着说出自己的心思,竟然发现少了很多生活烦恼。
      心理解析
      直接说出心思有助于相互理解
      人免不了与别人打交道,在外面是这样,在家里也是这样。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就需要进行心理换位,也就是凡事多替对方想想。从这个角度说,家庭中两代人打交道,需要儿女们站在老人的角度,多替老人想想。这是做儿女的本分。但是,心理学同时又告诉我们,按照人际心理学规律,人都具有自我中心意识。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首先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别人的需要出发,总是比较容易理解自己,不太容易理解别人。这不是简单的品格问题,而是一个人际心理规律。所以,在一个家庭的两代人之间,如果老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思,儿女即使是比较善于心理换位的人,也会有不能很好地理解老人的心思的情况。于是,就有了这样那样的一些误会,继而产生这样那样的一些抱怨和不愉快。
      其实,儿女们在有些事上让老人不满意,并不一定是有意的,或许还属于好心办了坏事呢。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老人退休了闲在家中出现适应困难,不少老人在帮扶儿女的事业中找到了自己不老的感觉。女儿很可能就是为老人好,才提出要老人帮助看店的建议。如果老人怕女儿不高兴而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思,岂不是彼此都是一份好心,却反倒闹成了误会?事实上,在两代人的交往中,老人直接说出自己真实的心思,儿女们大多都能如故事中的女儿那样理解和接受的。
      心理支招
      该出口时就出口
      也许,有些老年朋友这样想:虽说是儿女,可也是当爹当妈的人了,也是三四十岁的人了,怎么不知道我们老人的心思?分明就是对我们不关心!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就是今天这个时代,也难免有个别晚辈是不肖子孙。但是,这种情况终归是少数。
      儿女没有体会到老人的心思,除了上面说的自我中心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人际之间具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以及直接经验的情况下,才容易相互理解,容易体会对方的心态,否则,相互理解就比较困难。在两代人的交往中,老年人因为是过来人,有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的确比较容易理解儿女。但是,儿女由于还没有老年人的经历,有些时候就不容易理解老人。比如,老人退休前后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儿女还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再没有机会通过看书等获得间接经验,就未必能够很好地体会老人退休前后的心态了。
      所以,老年朋友与儿女的交往中,该直接说出自己心思的时候就直接说出来。不妨套用一句话,叫做“该出口时就出口。”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为了儿女。
      阅读扩展
      两代沟通有秘方
      沟通是双方面的,除了倡导老年人多向子女吐露心声外,作为子女也应该主动了解父母真正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使两代人在和谐相处中共享生活的美好。下面就几种不同心理类型的老人,为年轻朋友提出了与之相处的“秘方”。
      类型一:寂寞型
      表现:此类老人常通过紧张的工作和参加各种繁忙的活动来淡化心中的空虚和寂寞。
      相处之道:不要否定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同时也要尽量地想办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为其提供放松的机会,让他们感到家人的关爱,诱导他们摆脱“忙碌”的心态。
      类型二:拘谨型
      表现:喜欢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安慰,做事情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同时他们并不是非常关心周围的事物,喜欢享受个人空间。
      相处之道:子女和周围人群只需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也不能与他们太过疏离,要在合适的距离上尽量提供温暖的安慰。
      类型三:成熟型
      表现:这种类型的老人性情豁达,较能适应心理变化,可以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生活,而且会主动去参与社会活动,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和朋友。
      相处之道:晚辈们只要是懂事、孝顺,他们就会感到很愉快。
      类型四:悲观型
      表现:喜欢把错误和不幸的遭遇归结于自己的失败,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比较敏感,对待一切事物都持悲观态度,不乐意改变现实,对社会活动没有信心,更没有兴趣。
      相处之道:应以劝解和热情的鼓励为主,同时,要给老人分析具体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忌没有耐心敷衍搪塞,否则会让他们进一步沮丧忧郁。
      类型五:唯我独尊型
      表现:喜欢为子女和晚辈做决定,不愿承认自己的衰老,稍有变故就会闹情绪。有的老人本来很正常,然而失去工作和社交圈子之后也会产生攻击性。
      相处之道:老人在气头上时子女可以暂避锋芒,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消除老人的怒气,事后再平和沟通。切不可对老人不理不睬,否则会加重他们的心结。
      类型六:孩子型
      表现:喜欢“撒娇”,办事说话逐渐充满孩子气,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赌气。儿孙在眼前时闹别扭,离开子女后又觉得无法忍受,让子女有一些无从所适。
      相处之道:为老人打造尽可能丰富的生活,使他们的依赖性降低,会逐渐自得其乐。

    相关热词搜索: 自己的 儿女 心思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