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充分利用地图突破难点_如何突破重难点

    时间:2019-04-21 03:25: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844000 新疆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黄新兰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其中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可以说,学会看地图、用地图就等于学会了地理的一大部分。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减轻很多负担。
      如在“北美”一节的教学,其中“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在讲授这一问题时学生不易掌握,如果此时充分利用地图,就可以使教与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地图教学我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优点。
      第一,利用地图教学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课堂教学。
      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看地图,使学生对北美地形有个初步印象。可以先从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说起:西部属高山区,是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是褐色的,表明海拔较高。东部属于高原、山地区,从色彩上看是黄颜色的,海拔比西部低。中部平原区地势最低,是绿色的,说明海拔最低。明白了这些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三种地形特征,从地图的褐色、黄色、绿色上建立形象思维,直观的感受北美的山地、平原、高原地形地势。学生对文字性的知识缺乏耐性,但对地图上的色彩较感兴趣,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哪儿高,哪儿低,学习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了。有了这个基础后,接着就是这节课要完成的重点和如何突破难点了。
      第二,利用地图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易于突破难点。
      可以指图引导学生:来自西边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从海洋上吹来,却受到西部就是褐色部分高山的阻挡,暖湿气流只好沿山地徐徐爬升,爬升过程中气流上升冷却,在太平洋海岸山脉西侧的迎风一面,形成多雨的湿润气候,这也是地形雨的形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生活中“雨”的形成及类型,加深理解西部沿海多雨的原因。翻过高山,落基山和海岸山之间的高原、盆地则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区,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个疑问,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在背风区的降水情况。携带水汽的气流越过高山后,沿山坡下滑,越往地面温度越高,水汽不易凝结,蒸发较多,所以成为半干旱区。
      北美东部是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区,从地图上看大部分是黄颜色的,地势较低缓,对来自东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湿润气流可以进入,因而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地减少,离海越近,降水越多,离海越远,降水越少。讲授过程中可以边讲边指图,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些简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从地图上看,北美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形成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形地势。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从北冰洋上空通过中部长驱直达南部墨西哥湾,毫无阻挡,使北美地区气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使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讲北美气候特征及成因时,如果照本宣科,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很难理解,学生不容易识记。如果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看图学习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就能够使学生展开思维和推理能力的翅膀,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利用地图教学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地图,触类旁通,进行知识的迁移。
      讲清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之后,接下来是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回忆已学过的五带知识,懂得北美位于热、温、寒三个热量带中,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这就比教师直接阐述效果要好得多,又省了很多时间。指导学生看北美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冬季为例),北美洲地处北纬40°~60°的陆地面积最大,东西两岸紧靠大西洋和太平洋,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西部受纵向排列的高大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只能影响沿海狭长地带,无法进入内陆。从而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范围大大缩小。北美大陆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形北高南低,因此,冬季来自北冰洋强烈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形成寒潮天气,使北美广大地区冬季普通严寒。冬季北美大陆处于冷高压区,干冷气流从大陆内地直冲东海岸,使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扩大。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提醒学生始终要紧扣地图,通过地图记忆,只要记住了北美的三大地形区及其特点以及温度带的分布,气候和天气也就好理解记忆了。最后,可以通过美国拍摄的影片《龙卷风》给课堂结尾,介绍为什么北美的龙卷风如此强烈,这与北美贯通南北的大平原的地形地势是分不开的。一节课的学习有读图,有识图,有师生对地图的讨论探究,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也不会感觉枯燥。教学中注意教师讲解启发与学生分析判断要综合运用,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囫囵吞枣的死记硬背,本课的难点通过地图就解决了。
      教学中引导学生,这样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还可以运用于其他章节知识,如西欧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与西欧的地形是分不开的。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地形与气候,学生只要掌握了地图的要领,不需要多看书就能理解了。
      由此看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对突破气候这一重、难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阐明气候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便于综合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在气候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国情教育。地图同文字相比,具有形象直观性,地理方位性和数学的精确性等特点,实践证明,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可以尝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读图、识图,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并能进行知识迁移,使师生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充分利用 难点 突破 地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