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渔鼓”情深|情深不负

    时间:2019-02-13 03:29: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湖南溆浦的一些山区,老百姓往往在休闲娱乐或婚丧节庆时,用打“渔鼓”求助兴。醇厚的渔鼓声,几多风趣,几多情深。前段时间笔者现场观赏了“渔鼓”的表演,并对“渔鼓”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引起更多的音乐专业人士对“渔鼓”艺术的关注与指导,期望得到对“渔鼓”有更多了解的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一、渔鼓的构造
      
       渔鼓是用竹筒制作,一般长约70―100厘米,直径约为10―13厘米,竹筒的中心是空的,有竹节的地方把节掏掉,这在选材上就很讲究,尽可能选用节眼少的竹子,当地多选用的是楠竹,将里外都刨得很光滑,等竹筒干了以后,在表面涂上桐油,再把其中的一端蒙上兽皮,如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但是皮或膜必须偏薄,厚了就很难发出响亮的声音。为了携带方便,有时在渔鼓的两头系上带子,这样可斜挎腰间,就像腰鼓拴在腰间一样。
       这种乡亲们自己做的乐器,由于竹筒大小规格不同,所蒙皮质不同或厚薄的区别,所以在音高音色方面也稍有差异。筒大皮厚的渔鼓声音浑厚,音高偏低,筒小皮薄的渔鼓声色亮而脆,音偏高。但这种渔鼓不管属于哪一类,敲打时都不能形成音阶的概念。因此,渔鼓的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敲打节奏来体现。
      
      二、表演形式
      
       渔鼓的表演形式较为灵活,从表演人数来看,一般是一至三人,表演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性。如果是一人的话,往往是自打自唱,可坐唱,也可站唱。如果是两人的话,就像唱山歌的对歌一样,两人一唱一和;如果是三人,这其中一人是拿钹或锣配乐的,节奏节拍与渔鼓的一样,只是增添一些音响效果而已,在这里,渔鼓只在唱念过程中起到配乐的作用。
       演奏渔鼓的动作较为简单,坐唱的是将渔鼓横放在左腿上,左手扶稳渔鼓,右手敲打其中蒙了兽皮的一端;站唱的是将渔鼓横挂在左腰上,左手将渔鼓按稳在胸前,右手敲打。指法一般有四种,即“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
      
      三、表演场合
      
       渔鼓的表演即兴性很强,由于参与表演的人数少,场地没有什么讲究,通常是休闲娱乐,或是逢传统节庆、婚丧祭祈时,一些会渔鼓艺术的人,就会主动前来表演,使场面增添热闹的气氛。
      
      四、渔鼓的音乐特点
      
       渔鼓属曲艺音乐,是以说、唱为手段状物写景、倾诉感情、表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说和唱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说唱结合的“说”,是经过提炼具有一定的音乐性的,是有节奏的念诵,或是带有一定韵调的吟诵。说唱结合的“唱”是建立在字音声调、感情语气与曲调密切结合的基础上,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并把韵味作为艺术追求,讲究声音造型。有时是半说半唱,在一句唱词中,前半句是说,后半句是唱或者二者颠倒亦可。另一种是唱中夹说,在唱的过程中插入成句的说,成为唱―说―唱的结合;还有一种是似唱似说,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加以声调的润色,因而最能表现地方语音的特色。
       渔鼓的音乐旋律多是当地的山歌小调,朴实简短。当地尤其是以似唱似说的形式较为普遍,唱词都是当地劳动人们自编而流传下来的,非常直接的表达感情。歌词通俗易懂,内容非常广泛,上至国家政策,下至黎民生活,大多是歌唱爱情婚姻,人生哲理,生活劳动,时事政策,以及神话传说。
       渔鼓是曲艺艺术的一个种类。当地人们习惯地将这门艺术称为唱渔鼓或打渔鼓,意思都是指的渔鼓表演。茶余饭后,休闲娱乐时打一段“渔鼓”是抒怀的好方式,听“渔鼓”更是美的享受。听它曲调的高亢优美,唱词的诙谐幽默。愿渔鼓这颗民间音乐明珠,在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与指导下,逐步得到提升,笔者在此只是作了初浅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渔鼓 情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