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以生为本,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论文

    时间:2019-01-20 03:22: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线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认为作文教学应始终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实际,坚守激励原则,并进行有效引导,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以生为本;激励原则;有效引导
      
      一篇作文占据了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所有的语文老师和全体学生都对它十分重视。然而,作文教学长期存在作文指导与评改低效的困境,有的语文教师在无从下手的情形下甚至采取了少练少改的下策,实在是不可取的。其实,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多褒少贬,进行有效引导,是一定能慢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
      
       一、尊重个体,平等对待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存在着境界高低,表现在“写什么”时候就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面对一种现象,总有许多想法和观点。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尊重个体,因材施教。而我们当前有许多老师由于班生数多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经常拿同一尺度去简单评价学生的作文。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往往让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作文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付出得多,获得的肯定却很少,更不用说有什么“我手写我口”的快乐体验和成就感了。久而久之,他们的言说欲求被压抑住了。
      没有乐写,就不可能有善写。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师生应该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作硬性要求,而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让学生实现自己的表现欲和展现力。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写作实践中得以进发,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的写作“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真正的使命。
      一个好的老师不会因学生作文水平高而亲密他,也不会因学生作文水平低而疏远他,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平等相待,用他一颗真诚的心教育打动每―个学生,进而发展每个学生的言说欲求。
      
       二、坚守激励原则
      
       清代教育学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青少年好胜心强,喜欢竞争,采用一些方式进行激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作文中。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使我感到在多种心理因素作用中,兴趣是完成教学的关键,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的着力点在于让作文成为学生言说的一种需要。
      教育学原理认为:学习的方法,最重要的不是获得成型的知识,而是爱好和热情。拥有后者,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学习的动力就会持久,对学生持续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写作就是应该让作者不可遏止地想写点什么,而且能够自发地去阅读去探究。写作并没有排斥快乐,放弃娱乐,相反它是快乐的一个高级层次。对于学生,应该先让他们爱写,其次才谈及提高与创新。实际上,学生得到了赏识,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写作动力。一位作家曾经在谈到写作经验的时候说过:写作需要灵感。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作者对人事景物产生了热切的感受,心灵深处象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产生猛烈的冲动,不吐不快,一旦作者伏案疾笔甚至会忘记了一切。作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亦应如此。
      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作文分层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前提,通过分层指导使学生有了成功初体验,在进一步体会成功作文的喜悦中增强作文的兴趣。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均应以鼓励为主,写得好的要鼓励,写得不好的也要鼓励,尽量帮学生找亮点,在鼓励中树立学生对写作的信心,激发兴趣,逐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我们还可以把前几届学生的作文及相关刊物作个展示,让学生有组织地学习,从中得到信心和鼓舞,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作文活动。
      
       三、有效引导
      
       首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特级教师王鹏伟认为:写文章就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生存方式,完全是一种很自然的表情达意的过程。也有其他学者认为:文章本是有情,是喜怒哀乐的宣泄,是心理满足的欢愉感受。其实这正是“写文章”与“为人生”互动的辩证体现。作家巴金谈及自己的早期创作,就是因为自己有太多的情感和话语要表达,他才一步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讲真话、不虚诈,成为了他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由于他的文章激情饱满,哪怕在一些情节描写上有拖沓繁琐之嫌,但也正是那些细腻真切的描写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中学阶段写作教学的意义不能简单停留在博取高分和获得发表的层面上,更值得期待的是培养一种人生品质,一种写作品质,真正让写作成为一种人生的必要成分和生存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信自己有创作的可能。潘新和老师说;“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生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教师必须让学生走上“我手写我口”的心灵自由之路,从观察每一件小事写起,一次购物经历,一次瞬间的发现,一件富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一次患病,都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或者丑陋。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都写出来,写一写感恩,写一写和谐,写一写包容,写一写困惑,写一写挣扎,都是很好的一件事。如苏招惠同学在一篇《言语中的时代变迁》的作文里,就写自己观察到的人们口中词汇的变化,从中感悟到祖国日新月异的进步,写得真实动人。当丰富的生活元素进入作者的眼里,萦绕于心里时,作文就成了一种欲求与释放。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文也是说话,只不过是用较为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而已,是人人都能努力做到的。
      再次是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完成读写转化。我很认同一种观点,即作文考查的不仅是语言和表达,更是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每个中学生都应当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除了一般的道德和法律教育,在阅读的海洋里去接受洗礼就是一种有效的熏陶。有读有写,具有独到见解的或有创新光芒的习作就会脱颖而出。生活可以有多丰富,文章就可以有多精采。只有有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真挚的感情才能造就好的文章。“文如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提升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要素,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推进作文教学并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总之,作文是教师与学生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我们不应畏难却步,而应切实地以生为本,从点滴做起,从作文心理、作文方法等方面加强引导,激励学生从乐写逐渐进步到善写,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热词搜索: 为本 作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