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虞美人教唱 [《虞美人》教后札记]

    时间:2019-01-13 03:32: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选用了李煜的一首词《虞美人》。一次在总结《虞美人》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既然李煜一生作品不多,那能不能将李煜作品的特点分分类?这样,我们再遇到李煜的词就很容易读懂了。”这个学生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响应,都认为很有必要。这个小插曲提醒了我,知人论事是赏析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能不能根据李煜不平凡的身世把他的作品分分类呢?笔者研究后发现,李煜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亡国前分为以逸为美、以艳为美两类,在亡国后则以悲为美。
      
      一、以逸为美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李煜青少年时的作品中。这一时期,李煜较多地继承了其父李�的风范,推崇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和经伦满腹的商山隐士,再加上他身处乱世,一心想“独善其身”,所以,追求那种“幽深清远,自由林下一种风流”的隐逸生活。遇有政事,退避三舍,以“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遗齐之高义”作为信条。李煜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林峰居士等等。憧憬终生隐遁钟山,架一叶扁舟,浪迹江河,去过那怡然自乐、充满田园风味的渔父生活。其两首《渔父》词就是典型例证。其一是: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从词意来看,这首词当是李后主早年意念消沉时所作。《南唐书・后主纪》:“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那时,文献太子为了保其继承权,曾鸩杀其叔父景遂,李后主为情势所迫,沉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
      其二是: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渔父词,与前一首同为《春江钓叟图》的题画词,所写内容与前一首紧相连接。写词人自己向往的渔父生活,以消除文献太子的疑嫉。写法上,同样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不加任何雕饰,直写观画的感受,词人由衷地发出“万顷波中得自由”的赞叹与羡慕。
      全词只有短短二十一字,连用四个“一”字,一气呵成,如飞云流水,徐徐前行,将一幅春江钓叟图生动地描绘出来,充满洒脱飘逸、悠悠不尽的感情。
      不仅如此,这种以逸为美的审美心理在李煜的一些诗中也有体现。《病起题山舍壁》是李煜过了一段隐居生活后写的,诗中津津乐道地叙述了自己杖藜衣褐、蛰居山舍、不求闻达、与世无争的闲情乐趣。在《病起书事》中,甚至表现出想皈依佛门,去过那种晨钟暮鼓、清心寡欲的生活。
      
      二、以艳为美
      
      李煜作为一个对政事毫无兴趣的国君,过的是歌舞升平的日子。这种以艳为美的审美心理在其词中自然也会得到充分体现。年少时,他就将大量笔墨给了陪伴他的歌女。如《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真实地再现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后主的宫廷生活,着重描写了歌女口中的表现。通过对口的描写显示出歌女的娇态,将一位美丽的歌女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公元594年,18岁的李煜与周宗的女儿娥皇喜结伉俪,娥皇死后三年,李煜将女英继立为皇后(小周后),这一时期,李煜将大量笔墨给了他万分怜爱的大小周后。如《长相思》:
      云一�,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这是李煜以词代笺赠给大周后的。表面是描写一位女子秋雨之夜的相思,实则写夜深人静,娥皇那发束丝绦玉簪、身穿薄罗云衫的亭亭玉立的形象,频频在词人眼前浮现,使他魂牵梦萦,长夜不眠。
      再如写给小周后的《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清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通过很强的艺术形象,把人物内心的恋情,用纯白描的手法刻画呈现到读者面前。
      此外,“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等等,都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恋情,痛快淋漓地摹写出被恋情激起的复杂心态以及尽情吐露的欢乐,从而使人们所共有的爱情意识在他的词中得到“复归”,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以艳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在他的词中显露出本来面目。
      
      三、 以悲为美
      
      李煜后期的词一洗过去红绿绮艳的妩媚气氛,而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小词的最高境界。亡国之声哀哀欲绝,滴滴血泪,不但像“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这些富有情趣的描写一去不复返,连那些“不放双眉时暂开”(《采桑子》)和愁带闷的描写、“世事漫如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的强求解脱的描写、“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还生”(《清平乐》)的婉转缠绵的描写也都不用了。词人笔下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愁国恨: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望江南》)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不凭假藉,不避俚语,似乎都是信手拈来却具有极为深邃的内蕴。从很大程度上说,体验李煜后期的“词境”就是体验“愁绪”,欣赏李后主后期的词作就是欣赏“悲美”。
      而所有以悲为美的词中,最突出的要数入选课本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俞陛云认为:“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相关热词搜索: 虞美人 札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