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意思

    时间:2019-05-30 03:17: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有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为学生理解古诗词降低了难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词教学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114-02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典范,无论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结晶,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教好这部分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为学生理解古诗词降低了难度:可以充分发挥其音像视听效应,开拓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可以提供对古诗的多种赏读记忆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掌握古诗。只要在古诗词教学中适时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就如春夜的东风,吹放了古典诗词这朵奇葩,让它展现出更多的的艺术魅力。
      一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了解诗人,把握写作背景——嗅其香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文心雕龙》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要读懂古典诗词,除了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因为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这些都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
      在进行古代诗词教学前,布置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方法搜集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课时,此诗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加上诗中时空跨度大,蕴含情感复杂等因素导致了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更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让学生课前各自去查询诗人的有关资料,这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和出处,然后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写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背景,同时告诉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这样,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介绍诗的时代背景时,很轻松地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好准备。
      二 运用音频吟诵诗词,体会感情——观其色
      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诗歌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是个性化的,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全身心的反复诵读,方能逐渐品味,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所以把诵读作为是诗歌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同时,恰当运用音频来配合古诗词诵读训练,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如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学生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者朗诵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说怎样读好这首诗,指导学生把握住诗歌中关联的情感:“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悲凉;“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愤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惆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积极乐观。读出语气语调,进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进行个别朗读,最后再齐读。
      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沟通起来,还可能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产生暗示效果,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不知不觉中披文入境,感受古诗的精妙。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欣赏王菲的歌曲《水调歌头》,以形象地感受整首词凄清的感情基调。教《天净沙·秋思》时,注入《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幽怨,学生就不难品出“断肠人”的寂寞凄苦。
      三 结合音频、视频明确诗意,感受意境——品其味
      人们常把绘画、音乐和诗歌等称为艺术,又常把诗与画,诗与音乐等同起来,可见诗歌与音乐有很多相通之处,以节奏、语言与和谐为媒介,都具有“表现”的功能。诗与画在很多方面也有相通之处。中国宋代的郭思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可使诗词成为真正的图、文、声并茂的整体,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力。音乐、动画效果的运用更使古诗词的形象可感性增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感官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把诗歌中的场景、环境、意境再现,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边看边听边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亲其情。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学生自觉地寻找接触点,明确诗词的思想情感,感受独特的意境。如教《天净沙·秋思》,词人为我们展示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在词中并未做过多的描绘,学生难以体会景物的意境,无法领悟游子浪迹天涯的沧桑感。所以在教学中,用几幅不同氛围的秋景图在学生面前展示,由此来体会不同景物,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情,同时也可理解作品中的意象对表达词人的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又如教曹操的《观沧海》,配上大海辽阔无边、汹涌咆哮的画面,辅以海潮喧腾的声音,加上教师铿锵雄浑的朗诵,学生就不难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和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博大的胸襟。再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可配以管弦曲《送别》和依依惜别的画面来营造离别感伤的氛围,将曲中描绘的意境,画中别离的情景与词的意境进行融合,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当然,信息技术走进诗歌教学,并不是说诗歌教学仅靠音乐、画面就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我们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定位仅是辅助教学。我们不能仅用录音代替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也不能仅让学生的朗读停留在对录音的简单模仿上。而要让录音中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学生自己诵读的欲望,来配合古诗词诵读训练,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使用音乐画面的课件时也不能过分追求画面的激烈,音乐的强烈,要让和谐的音乐与诗歌感情相辉映,让形象的画面与诗歌内容相映衬,注意避免学习环境和外界刺激影响,注意分配时对教学产生的负效应。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诗歌教学中还应注意给学生留下联想的空间。我相信只要教师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的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尽可能嗅到古诗词更多的馨香,欣赏到古诗词更多姿的形态,品味到古诗词更丰富的意蕴,就会让古诗词这朵奇葩绽放出更多的美丽。
      〔责任编辑:陈晨〕

    相关热词搜索: 东风 夜放花千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