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文言文字词教学之一得_文言文字词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2 03:28: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应该让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这样才有可能准确翻译全篇课文,到了高中(以及以后在工作中)才有可能把那些相对艰深的文言文学习好,翻译好,理解好。
      笔者不少读高中的学生回来说,他们翻译的文言文经常受到他们语文老师的表扬,有的翻译还被老师放在大屏幕上详细评讲,而有的学生的翻译却被老师批评为“不像样子”,甚至被指责为“一塌糊涂”、“非常糟糕”。
      原以为自己平时对学生在文言文翻译方面的要求太过苛刻,没想到还能得到高中老师的肯定。
      现在想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无非就是重视翻译,而且提倡直译,反对意译,实在无法直译,非用意译不可的地方才用意译。如有的学生把《口技》中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两个短语按照书上的注释简单意译为“应有尽有”。笔者提醒说,“凡所应有”的意思是“凡是(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直译出来很通顺,“无所不有”的意思是“没有不有的声音”,直译出来很别扭,显然,前一个短语应该直译,后一个短语只能意译,两个短语应合译为“凡是(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都有”,“这种情况下”是根据“凡所应有”的文意补出来的,所以用括号括着。
      又如有的学生把《小石潭记》中的“空游无所依”译为“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笔者毫不客气地把“什么依靠也没有”改为“没有依靠的地方”。
      学生刚接触文言课文时,笔者把生字、生词疏通完了之后,就直接把译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抄。到他们明白了翻译要领,自己能翻译时,就让他们自己当堂翻译在笔记本上,同时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书面翻译,然后以黑板上的翻译为例严格订正。
      笔者经常对学生说,高中的文言文大多比较艰深,很多句子无法直译,只能意译,而要意译得好,必须先有扎实的直译功夫。初中的文言文相对浅显一些,不少句子都可以直译,把直译学好了,意译也就不难了。如果我们现在不狠抓直译,而满足于意译,到了高中可能只会似是而非牵强附会地乱译,甚至不会译。因此,要求他们对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都尽量直译,以至于译文中的每一个字是课文中的哪个字翻译出来的都要说得出理由,也就是对字直译,即不允许多译一个字。如有的学生把《桃花源记》中的“寻向所志”翻译成“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笔者问他“所”是哪个字译出来的,他说是“所”字,又问他“的标记”是哪个字译出来的,他就答不出了。于是笔者告诉他,“所”在这里就是“的标记”的意思,你已经把这个“所”字译出来了,还要添一个“所”字,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当然也不允许少译一个字。如有的学生把《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念无与为乐者”译为“想到没有交谈取乐的人”,问他“与”字翻译在哪儿,他才把“和(我)”补出来。
      这就是笔者对直译的理解。虽然看起来有些呆板,甚至有些别扭,但是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翻译的习惯,以免到了高中翻译得如前面所说的那样“糊涂”和“糟糕”。
      可是有的学生又把直译片面地理解为“死译”。如在翻译《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时,不知道在“武”前补“有一个”,在“沿”前补“一天”。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告诉学生,虽然是直译,也要照顾到文意的顺畅,应该补充的词语就要毫不客气地补出来。
      显然,要把全文翻译准确,得先把每一个字词理解准确。为此,笔者在疏通生字生词的时候从来没有马虎过。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伸义、各种词类的活用,以及倒装(前置、后置)、省略、判断、被动等句式的特点尽量讲清楚,同时不忘订正课文中的注释。
      或许是由于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的要求不高,文言课文中对有些生字生词的注释过于简单。如把《爱莲说》中的“濯清涟而不妖”注释为“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在”、“过”、“显得”这三个词是怎么来的没有讲,“而”字也没有讲清楚。笔者便告诉学生,“濯清涟”就是“濯(于)清涟”,“于”在这里是状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在”;“而”,连词,这里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得妖媚”;另外,翻译时要在“洗涤”后面补“之后”,全句应译为“在清水里洗涤(之后)却不显得妖媚”。
      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个著名的短语,本应注释为“在忧愁患难(中)生存,在安逸享乐(中)衰亡。生,生存。死,死亡,衰亡。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在’”。注释中却笼统地讲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像这样的注释,如果不严格订正,学生怎么能准确翻译?
      注释更简单的是词类活用现象。人教版45篇初中文言文中,有30多处注释应该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讲。如《爱莲说》中“不蔓不枝”的“蔓(生枝蔓)”和“枝(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的“斗(像北斗)”和“蛇(像蛇)”——名词用作状语;《三峡》中“乘奔御风”和《与朱元思书》中“猛浪若奔”的“奔(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苦(使…痛苦)”和“劳(使…劳累)”——动词用作使动词;以及《大道之行也》中“选贤与能”的“贤(品德高尚的人)”和“能(能干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绿(使…变成绿色)”和“青(使…变成深绿色)”——形容词用作使动词。这些词语的这些意思都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用法,它们本身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注释中都只讲了是什么,没有讲为什么,显得很笼统。如果不把这些给学生订正清楚,他们必然会误解为那些词语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那样讲,也只能那样讲。那样的话,何谈准确理解?更何谈准确翻译?到了高中又怎么去面对艰深的文言文?
      笔者经常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书上太过笼统的注释,要依照老师的讲解,准确地记笔记。学生记笔记时,笔者要求他们在课文中的字词下面尽量把字写小点,小到一个字下面能写两个字(因为文言文中一个字的意思往往要两个字才能解释清楚);如果这两个字中有一个跟上面那个字相同,这个字就用“~”代替,以便少占空间;如果要记三个以上的字,就拉一条箭头线到旁边的空白处去记。为了那些线不影响页面的美观,提醒他们用铅笔记,因为铅笔墨淡,不太刺眼,而且字迹久了会更淡,若隐若现,有利于复习。
      老师认真讲解每一个生字生词,并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进而认真翻译每一篇课文,整整三年的时间,这种做法一以贯之,从不懈怠。也许,这就是笔者的学生到了高中时翻译的文言文能得到他们老师肯定的一些原因吧。
      
      (蒲国平四川省蓬溪县明月中学629106)

    相关热词搜索: 文言文 字词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