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另一种视角(二):让老师们少一些“被折腾”_另一种视角

    时间:2019-05-07 03:30: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折腾”,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甚至不必要的事情,消耗大,效率低。看我们的学校管理,毋庸讳言,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经常感到处于“被工作”、“被折腾”的状态之中。他们一方面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下班回到家身心俱疲;一方面又难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不知道一天到晚瞎折腾些什么”成为许多老师的口头禅。
      老师的工作中出现“折腾”与“被折腾”的现象,其因素很多、很复杂,需要辩证看待、系统解决。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反求诸己——在我们的学校管理中,如何不“折腾”老师?
      显然,我们管理者不会故意“折腾”教师。但是,在无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在无可奈何中“折腾”老师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一、“方向不对决心大,愿景不明干劲大”,老师们就容易“被折腾”。老师的工作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向密切相关。学校管理层如果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把握不当,那么,决心越大、干劲越足,从较长时间来看,其对教师的“折腾”往往也会越大。如有些学校动不动建设若干“工程”,在短期内动用大量的时间、人力、政策资源,学校某一两方面工作也因此而确实出现了短期的改善,但是这些“工程”往往是非常态下的运作,时间一长,高潮一退,各种资源支持渐渐不足,领导教师干劲也渐渐消退,这就容易变成“半拉子工程”。一个“半拉子工程”,就是一次对教师的大折腾。
      一所学校,不能较好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就容易导致方向不明而产生的大折腾。如在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对关系方面,如果不能建立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逻辑解释,就很容易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做简单的“钟摆运动”。刚搞了几个活动,就怕学生考试成绩下滑,于是就转向“狠抓教学质量”;刚抓了几天课堂教学质量,又觉得学生必须“全面发展”,于是又提出若干教育新项目。这样,学校教师就容易被学校的方向不定而翻来倒去不停“折腾”。
      我校在几年前提出的“三问分数”(分数如何?分数怎么来的?分数之外有什么?),就较好地解决了老师应该如何辩证统一看待应试与素质之间的关系,目前正在较好地引领着学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对应“分数”与“素质”的问题,蠡中不想再“折腾”。
      二、“制度不全要求多,执行不力重复多”,老师们就容易“被折腾”。学校是一个集体组织。一个组织的规模越大、复杂性越大、效能要求越高,其管理的制度化要求往往也就越高。好的制度,就是让人简单相处、有效做事。但是,
      从一件事、一天的时间来看,没有制度,只有管理者的要求,“简单相处、有效做事”就能实现。可是,从长效来看,显然,不系统、不持续的管理者的临时要求的叠加,会让学校管理陷入低效甚至混乱,这时,教师就难免“被折腾”。当“根据规则做事”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文化,教师的“被折腾”就可以大大减少。
      而有些学校的制度不可谓不全,但学校管理中又为什么依然产生许多“折腾”的现象呢?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难以解决,这一方面可能是制度本身有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执行力的问题。如同烧一壶水,一次没有烧开,就熄火一段时间再烧,这时又要从零度开始烧。这不断反复烧水的过程,就是不断“折腾”的过程。节能的基本办法是,一次性把水烧开,然后再采取措施让水持续保温。因此,制度的执行力要义有二:一是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二是制度每次执行到位——而不是一两次执行到位。我校当前正在着力建设的“品质民主”体系、“指数管理体系”、蠡中教师工作“一本通”制度等,就是一方面要促进制度的科学、可持续、动态完善,另一方面就是着力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使得我们的老师因好的制度建设而不被“折腾”。
      三、“标准缺失规定多,流程缺失经验多”,老师就容易“被折腾”。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传统方式有五:一是职称体系;二是考试成绩;三是各级的奖励体系;四是校内的绩效体系;五是基于领导、同事、学生的主观评价。长期以来,这些评价体系,显然对我们的教师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评价,主要是“事后终端评价”,是“对于”教师的评价,而不是“事中评价”,不是“为了”教师的评价,更不是基于“为了”学生的评价。因此,尽管对教师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对教师的实际工作所起到的实际“指导”作用不显著。而在现实中,我们的管理者为了显示评价的公平性、真实性,往往要让老师准备大量的材料整理、论文发表、课题成果、会议记录等应评工作。这样,久而久之,教师做了许多不得不做的、但与真实促进教育质量相关性不大的工作——于是,教师的“被折腾”就出现了。
      那么,如果不这样评价教师,又如何评价呢?这正是当前我们的教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不能较好地解决教师的评价,就不能较好地促进学校的教育。
      相比于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缺乏“教学标准”是导致教师评价乃至整个教育评价低效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因为缺乏“教学标准”,教师的教学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教材的安排、考试的要求进行,而不是基于教学的标准来调用经验、理解教材、适应考试。另一方面,没有相对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就不可能有相对稳定、优化的教学流程系统。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主要依靠上级的规定和自己的经验、即时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过程评价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效率也就不可能大面积提高。老师的工作中出现很多原地打转、“驴子拉磨”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可称之为一种另类的“被折腾”。
      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建立校本化的“助学水准”体系,让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超越“经验型”为主的渠道,走向“基于标准”的经验,这正是我校当前正在努力思考与探索的事情。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这是掷地有声又发人深省的警世之言。“不折腾”,虽然用语朴素,但是振聋发聩,意义重大,不仅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也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的学校管理也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让我们的学校不折腾,让我们的教育不折腾,让我们的教师不“被折腾”。
      编辑 李丰池

    相关热词搜索: 老师们 视角 折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