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莫把孩子当成极端教育观念的实验品_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时间:2019-04-22 03:16: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者按】   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但有个现象不容忽视,就是有的家长只要认同某种家教观念,就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并在有意无意间走向极端。早几年赏识教育流行,很多家长视若法宝,动不动就对孩子竖大拇指,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不吝溢美之词:“你真棒!”“你是最棒的!”好像孩子真是“天下第一”。类似的还有挫折教育。独生子女大都娇生惯养,心理脆弱,于是有的家长便对孩子大搞挫折教育——大款装穷者有之,做“鹰爸”“狼爸”者有之,只为一个目的:让孩子经历挫折。生活原本是多彩的,有赞许有批评,有逆境有顺境,有失败有成功……刻意以一种家教观念“套”孩子并走向极端,无异于把孩子当成实验品,孩子的生活环境变得极不真实,一旦离开这个环境就会无所适从。不少家教专家已经意识到极端教育的危害性,呼吁赏识有节,“挫折”有度,告诫人们,走极端只会害了孩子。正在对孩子实施极端家教的父母们,是否也该反思、警醒了呢?
      极端教育不可取
      刘女士今年43岁。儿子孟楠3岁上幼儿园那年,社会上正流行赏识教育。幼儿园老师跟刘女士讲,赏识教育是一个叫周弘的人提出来的,周弘曾用这种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幼儿园老师指点刘女士:“赏识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夸孩子,多对孩子竖大拇指,让孩子树立自信。”刘女士从此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成了赏识教育的忠实实践者。
      孟楠小的时候,刘女士每天都会无数次地夸奖他:“你真了不起!”“你是最棒的!”小孟楠特别喜欢妈妈夸奖,经常高兴得手舞足蹈。
      上小学一年级的上半学期,有一天孟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1元钱,他主动交给了警察叔叔。刘女士得知后夸奖儿子:“儿子你真棒!妈妈说过,你是最优秀的!”从那以后,刘女士逢人便夸儿子拾金不昧。
      二年级的时候,一天孟楠捡到10元钱,当场还给了失主。回到家他把捡钱的事告诉了妈妈,刘女士又是一番表扬:“你真了不起!善良又有爱心,是最棒的孩子。”孟楠听了十分得意。
      没多久,孟楠一下子“捡”到1000元钱,并交给了老师。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捡到1000元钱并主动交给老师,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老师表扬孟楠之后,跟刘女士取得了联系,首先肯定了孟楠多次拾金不昧的行为,然后有点疑惑地问她:“孟楠同学总是捡到钱,这钱真的是他捡的吗?”刘女士一听很恼火:“怎么不是?难道孟楠做好事还有假?”老师赶忙解释:“我不是那意思,您别误会。如果这钱真是孟楠捡的,我们要联系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宣传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这是大事,为避免出差错才跟您核实一下。”刘女士肯定地告诉老师,钱绝对是孟楠捡的。
      小城电视台迅速赶来采访孟楠,向他详细了解捡钱的细节。采访只进行了不到10分钟,孟楠便在记者的提问下出现了多个破绽,比如钱是不是装在一个信封里,有没有人看到他捡钱,他的回答都前后矛盾。在记者的进一步追问之下,孟楠急得哭了起来,最终承认钱是他从家里偷拿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妈妈的表扬。
      刘女士得知真相后十分不解,对儿子说:“你想得到表扬我能理解,但也不能偷家里的钱冒充拾金不昧呀!这是坏孩子才干的事。”孟楠一听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执拗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坏孩子,我是最优秀的!”说完跑进自己房间将门一关再也不出来。
      有人说夸奖像蜜糖,孩子偶尔品尝会觉得很甜很好吃,但糖只能作为调味品,无法满足人们对营养的全部需求,自然不能当主食。天天吃“糖”孩子会上瘾,做任何事都会以得到“糖”吃为目的,就像孟楠小朋友,为了得到夸奖甚至弄虚作假。更有一些孩子因经常吃糖而离不开糖,更吃不得苦的东西,否则就难以承受,轻者精神委靡,重者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和刘女士的过度赏识、夸奖不同,周先生陷入了反向的教育极端,他立志要做个“鹰爸”,对孩子实施鹰式教育。周先生的理论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为了不被摔死,幼鹰会本能地拼命拍打翅膀,在挣扎中也就掌握了飞翔的本领。翱翔天空的雄鹰无疑是成功的象征,周先生因此十分崇尚鹰式教育。他认为,父母不能把孩子搂在怀里夸个没完,相反应该给孩子设置各种挫折与困难,激励他们的斗志。
      无论寒暑,周先生都强迫儿子周志辉下水游泳,叫他爬绳梯走独木桥,哪怕孩子受了伤,他也不允许家人对孩子说一句关爱的话。学习上,他更是把挫折教育发挥到极致。周志辉本来学习挺好,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考了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二名。周志辉兴冲冲地回到家,向父亲报告自己的成绩。周先生却按捺着内心的喜悦压低声音说:“别高兴得太早,一次考得好,可能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本来周志辉以为会得到表扬,没想到被爸爸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情绪很低落。好在周志辉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不服气地对爸爸说:“下次我要考年级第一,证明我不是瞎猫!”
      儿子的坚定话语让周先生感到欣慰,觉得挫折打击真的可以激发斗志。果然,初中二年级期中考试,周志辉真的考了年级第一名。当他向爸爸报喜,以事实证明自己“不是瞎猫”时,周先生尽管内心很惊喜,但还是不露声色地警告儿子:“乐极生悲你懂吧?不要以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可以骄傲自满!还得努力!”
      可令周先生万万想不到的是,周志辉从那以后不但不再努力,甚至变得不爱学习也不爱说话了,经常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不出来,对父亲也是爱答不理的。原来,父亲的两次打击让他觉得,学习再努力,考试成绩再好,在爸爸看来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因此,不学习、考试成绩差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一样的结果,干脆不学习了。另一方面,他觉得跟爸爸交流没一点意思,爸爸根本不在乎他,不理解他!
      周先生对儿子的突然改变十分纳闷:难道用挫折激发儿子的斗志有错吗?他想跟儿子谈谈,可儿子根本不买他的账。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自暴自弃,周先生束手无策。
      类似的极端教育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一味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而且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还美其名曰“激励教育”。最终给孩子造成的印象是,在父母眼里自己是最差的,别的孩子都比自己强。还有家长为了对孩子实施吃苦教育,不惜假装下岗或生意失败,放弃原来优裕的生活,举家搬进破旧的出租屋,天天跟孩子哭穷。一旦孩子发现自己被骗,往往难以承受,甚至怀疑一切,心理扭曲……
      可以说,所有刻意的教育都有弊端,因为孩子的成长包含方方面面,比如身体的发育,心理的成熟,知识、技能的提高,等等,只在一个方面用力而且用力过猛,孩子的发展必然失衡,并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断章取义要不得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教育孩子时把“调味品”当成“主食”呢?换句话说,为何要把本该偶尔用之的表扬、激励、挫折等教育方法择其一种狠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呢?总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某些家教观念片面理解甚至曲解。比如赏识教育,其精髓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以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操作原则包括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和提醒。并非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赏识教育就是表扬加鼓励。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错误的操作。有的人只知道夸孩子,而把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及提醒全抛到了一边,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再说挫折教育,也被很多家长理解为“不对孩子说一句好听话”、“不停地打击孩子”、“天天让孩子经受挫折”。这无疑是对挫折教育的曲解。最终结果是孩子自信全无,因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父爱母爱的温暖而自暴自弃。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观念 当成 实验 孩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