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高考复习阶段文言文教学研究|

    时间:2019-04-15 03:26: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在历年的高考语文中,文言文是令大部分考生常感到束手无策的题型之一。作者在总结自己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好文言文应从词义着手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义项群记忆法、区别记忆法、纵向联想记忆法和语境记忆法四种强化文言词词义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 高考复习阶段 文言文教学 记忆方法
      在高考复习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是大部分高考考生最难理解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高中老师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应从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词义着手。本文论述老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记忆的必要性及其记忆方法。
      一、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记忆的必要性
      1.从文言文的语言构成看
      从语言构成上来讲,文言文的语言直观性大多是由一个个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文言词体现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不懂词义,就不懂句义,不懂句义,也就无法实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因此,老师首先要做的便是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记忆。
      2.从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角度看
      高考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义项和常用虚词义项的考查是对文言词词义的直接考查,而分析艺术形象、分析文本内容和翻译这三种考查角度则是对文言词词义的间接考查。简言之,高考中对于文言文的考查重点之一就是词义。
      二、如何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记忆
      诚如上述,把握词义对于提高高中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如何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记忆就更为关键了。这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记忆文言词词义的方法供参考。
      1.义项群记忆法
      古代汉语中每个词的词义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义项构成的。所谓“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1]而构成词义的这一个或若干个义项之间往往都是有联系的,根据各义项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义项群,进而形成一个个自成系统的义项家族,从而强化对于同一文言词不同词义的把握。这种根据同一个文言词诸多义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建立起义项群的词义记忆法即“义项群记忆法”。如对于“间”这个文言实词的记忆,我们就可以从它的基本义项(也称“本义”[2])记起。“间”的本义是“门缝”,如“从门间而窥其夫”(《管晏列传》),由“门缝”这一基本义项引申为“其他事物的缝隙”这一义项,如“彼节者有间”(《养生主》),又由“普遍事物的缝隙”这一义项引申为“中间”这一义项,如“天地之间也”(《礼记》)。此外,间隙不仅存在于具体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抽象事物之间,因此,“间”又可以引申出“两件事情之间的间隙”(“乘间而请”,《汉书》)、“两个地方之间的间隙”(“其间两万里”,《荀子》)及“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君臣多间”,《汉书》)等义项,从而又分别可以引申出“量词‘间’”(“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离间”(“臣间离齐赵,齐赵已孤矣”,《战国策》)两个义项。再者,由“门缝”这一基本义项还可以引申为“介入其中”这一义项,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庄公十年》),从而又引申出“间隔”、“交替”等义项,如“间岁而补”(《汉书》)。最后,由“门缝”这一基本义项还可以引申出“从门缝偷看”即“窥伺”这一义项,如“齐人间其祸”(《国语》),进而“间”又有了“间谍”这一名词性的义项,如“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孙子兵法》)一句中的第一个“间”的用法。又“窥伺”这一动作是偷偷进行的,因此,由“窥伺”这一义项,间”又可以引申出“偷偷做某事”或“暗中做某事”的新义项,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由“暗中做某事”又引申出“小道”或“抄小道”等义项,如“从鹿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但“意象群记忆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无法有效促进文言虚词的记忆。其次,有些文言实词的个别义项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假借于其他后起字,在今天很难再显现出来。为此,“意象群记忆法”有时候可能造成词义群体链的缺环。
      2.区别记忆法
      “区别记忆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区别对待的记忆方法。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区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加以记忆。实词和虚词的产生途径大相径庭,因此它们的记忆方法理应区别对待。比如在记忆文言实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上面所提及的“意象群记忆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记忆虚词的时候则往往行不通。第二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对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着重记忆那些没有记牢甚至是之前没遇到过而又十分重要的义项。比如在记忆“间”的词义的时候,我们就可引导学生着重记忆“暗中做某事”和“抄小道”等容被易忽略而又十分重要的义项,从而避免造成学生精力的浪费。第三是对个别文言实词的假借现象区别对待,以弥补记忆过程中词义群体链的缺环。依旧以“间”为例,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记忆其中颇有联系的诸多义项,还要引导学生记忆其假借于其他词时所表示的义项,做到不遗不漏。同“义项群记忆法”一样,“区别”记忆法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它虽克服了“意象群记忆法”的缺陷,但也有可能由于过分区别对待而造成记忆义项的遗漏,如果一味强调生僻,强调重点,很可能带来邯郸学步的恶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义项群记忆法”中的整体观念和系统化形式恰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区别记忆法”的不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意象群记忆法”和“区别记忆法”恰能互为补充。但无论是“意象群记忆法”还是“区别记忆法”都仅仅是针对同一个词而言的,每一篇文言文中都包含了许多各不相同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不同文言词要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3.纵向联想记忆法
      人的记忆显然与联想相关联。前面提到的两种记忆方法也都与联想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往往是一种横向的联想,即是对同一个文言实词而言的。而对于不同的文言词的记忆,我们应该采用纵向联想的方法。所谓“纵向联想记忆法”就是借助于以纵向联想为主的思维方式对于词义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不同文言词进行由此及彼的记忆的一种方法。根据词义联系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相似联想法”和“对比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就是根据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对于不同文言词由此及彼的记忆方法。如在记忆“治”的“治理”或“掌管”这一义项的时候,就应联想到“典”、(有“掌管”之意)“知”(有“治理”之意)、“假”(有“暂时掌管”之意)等词也有与之类似的用法。而“对比联想法”则是指根据意义相反的关系对于不同文言词由此及彼的记忆方法。如在记忆“穷”的“不得志”这一义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纵向联想出“通”(有“仕途畅达”之意)及“达”(也有“仕途畅达”之意)等与之用法迥然相异的文言词。
      但无论是“义项群记忆法”、“区别记忆法”,还是“纵向联想记忆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即不够形象化。
      4.语境记忆法
      所谓“语境记忆法”,就是指结合具体语境或具体文言文章句来对文言词的意义进行掌握的一种记忆方法。先哲早已经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如若想较好地让学生掌握文言词词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引导他们去阅读课内外经典的文言文范文。通过阅读,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词义进行记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词义的理解,强化其对于词义的记忆,延长其记忆的周期,还可以通过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或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促进学生记忆文言词词义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我们还需明白的是,以上四种记忆方法在教授的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法实现对于文言词词义记忆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廖序东,黄伯荣主编.现代汉语(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上册).商务印书馆,2000.

    相关热词搜索: 文言文 教学研究 高考复习 阶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