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英国画家弗洛伊德【从弗洛伊德《画家的工作.反射》谈起】

    时间:2019-04-15 03:15: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宗白华说过: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魂灵的心理学。正如歌德所言,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就是他明确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认识到自己并且由此开始也深切地认识到别人的思想感情。事实上,艺术家更愿意追究人的灵魂和内心,或者世界和人生最为隐秘的意义和秘密,就像斯皮尔伯格指出的那样,所有伟大作品的渊源,就是人的灵魂以及它经历的痛苦和欢乐。
      已故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于1993年创作的油画《画家的工作--反射》就是这样一件能让受众与作者心灵对话的优秀作品,画家在这幅作品中既表达了对传统架上画家工作现实意义的追问和反思,也以其自身的思考与判断作出了回答和诠释。这是一幅尺幅不大的作品,101.2cm× 81.7cm,画面上空旷的画室内一老年男子裸露全身,脚上胡乱穿着一双松松垮垮没有鞋带的破旧皮鞋,两脚略分开站立,右腿略向前,右手挥动着油画调色刀,似乎正在作画,左手拿着一块脏兮兮的调色板,手臂自然下垂着,人物的面部表情很滑稽,有点儿紧张,又有点儿莫名其妙的痛苦与恐惧。画面色彩厚重深沉,笔触狂野苍劲。弗洛伊德的这幅作品最触动人心灵之处不在于他无与伦比的写实技巧和驾驭画面的超凡能力,也不在于他运用笔触与色彩营造惊世骇俗的视觉效果,而在于他对仍然使用传统的架上绘画方式进行艺术表达的当代画家工作意义与价值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在于他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与丰富的现实寓意性。
      有现实寓意性的人物造型
      画面上艺术家本人左手那调色板,右手拿油画刮刀,像一位拿盾舞刀的沙场斗士。这使人联想到各种艺术形态与观念汹涌激荡的今天,作为传统油画方式的坚守者,其工作意义与价值已经受到严峻的质疑与挑战。如今,画家的工作仍然有意义吗?弗洛伊德似乎也在质疑和思考这个问题。画家的焦虑、怀疑和纠结是有深层次现时社会原因的。新时期的世界美术,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纷纭多姿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纷纷粉墨登场,人类艺术进入了多元共生的时代。而现代艺术观念至上,思想表达重于形象表现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受众群体,艺术因此也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更广的历史舞台,传统的绘画艺术被迫与其它领域进行交融,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养分,这样必然导致新的艺术形式产生,传统艺术形式的某些功能也势必被消解,这对油画这样的传统艺术意味着面临新一轮的生存危机。连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图拉也这样说道“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趋于无穷,而艺术客体接近于零,结果在终点剩下的几乎全是理论了。艺术其自身纯粹思维的光辉被完全蒸发掉了,艺术快要完结了…”。然而。追求精神目标是一切艺术的天然使命,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追求全新视觉感受的时代,也必须如此。艺术的终级目的不是物质意义的结果,而是成为人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没有精神性的艺术当然没有存在的意义。把艺术的门槛降低到所有人的行为活动那个层面,忽视行为活动本身精神情感参与,其结果必然导致艺术本身小消失。虽然人类的视觉方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油画这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手工性难以被其它艺术形式替代。油画的创作方式是一笔一划地在画布上耕耘,每一个痕迹都是经过思维活动的过程,其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心灵物化的过程。油画作为一种手工图像,由于作者心理体验的独特性以及表现过程的创造性,它具有机械图像永远也代替不了的特性。架上绘画现在没有而且永远也不会完结,弗洛伊德的作品似乎在倡导当代画家应该积极地拿起“武器”牢牢守住“精神”这条底线,承当起庄严神圣的使命。
      有现实寓意性的标题
      “反射”在该作品里不仅是指画面形象是镜子的“反射”,而且揭示艺术作品应该成为画家内心世界的“反射”。画家的创造活动靠直觉感受的驱动,而这种直觉感受建立在一个人的生存体验、知识结构和文化判断以及先天遗传因素上。感觉源于内心,它是人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类情感的把握和理解。弗洛伊德的画面首先把自己变成“第三者”,让自己站在客观的“第三者”的立场和视角重新审视和剖析自己。其次,弗洛伊德也把观众推向当事者的立场上,让观众被迫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灵魂的大门,将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它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逼迫感。
      有现实寓意性的表情
      画面上人物表情恐惧、痛苦、忧郁、神秘而冷峻,令观者恐慌和震撼。这种复杂而严酷的表情既是他内心情绪真实直接的流露,又是他对画家职业的严肃性和崇高性的评判和理解。他向观者表达了两个意向:一、画家应当与身外世界保持沟通,既要接近客观事物作近距离观察与敏锐地感受,又要时刻惊醒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深刻地反思,这样才能抓住事物隐藏的深层本质。二、画家应该坦然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只有真实的美才能感动观众。面对这幅画,我们会被笼罩在神秘、恐慌和不安的气氛中,它让人内心颤栗和惊异。然而这种惊异和震撼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激励人。我们似乎听到弗洛伊德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号召当代油画家要充当能征善战的勇士,把画板和油画刮刀当作战斗的武器,直面内心,洞悉人性,将人们引向对人性和人文的反思和自觉上来。
      霍尔说:“一切人造物都是人身心的延伸”。自它诞生的那天起,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造物,更多的体现在思想的传递上,是精神的延伸。因此,绘画展示的现实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一种主观存在。在没有照相机之前,绘画图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肩负着再现自然的任务,但绘画的手工性和艺术家的自主性本身也使客观再现自然成为不可能,因此,长期以来传统古典主义美学强调“艺术高于生活”。照相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绘画彻底丧失了模仿客观现实生活和自然图景的优势。由于以摄影为基础的现代图像符号与现代通讯和传播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紧密结合,促使了文化传播的主流由文本方式向图像方式的转换。客观上看,摄影图像实现了视觉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弥补了传统文化符号在图像领域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缺陷。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视觉水平上以图像的方式部分地再现历史,能为画家提供较完备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视觉图像信息,这是手工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因此,摄影和现代数字技术一定程度改变了绘画创作方式,越来越多的画家利用摄影图片和电脑技术进行绘画资料的前期处理,使之成为创作的“蓝本”。甚至一部分画家已经从传统手工创作方式中分化出来,使用喷枪甚至电脑程序来从事创作。他们喜欢将不同的艺术传统——如达达艺术、超现实艺术、波普艺术等与大众文化中的不同类型——如漫画、广告、摄影、摄像自由结合。客观地说,这既是一种文化策略,也使传统油画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电子时代,新的服务环境对人身份的改变,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个人的或团体的价值观,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已经把个人主体淹没了,艺术,也完全被影像文化“仿像”和“超现实”化了。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把艺术家的双手从缓慢的费时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艺术等学科越来越融合,产生既非某一纯科学、也非纯艺术的新艺术门类,例如网络艺术,不再关心物质形态和视觉形式,而是注重在交流的互动中的感悟。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而又割舍不断的联系,特别是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美与艺术是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同一起来的,艺术被作为反映普遍的、永恒的、共性的美的理念而高于现实生活,成为生活的参照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却走向两个极端,一种强调艺术与现实生活直接的对应关系,如波普、使用现成品、摄影或者影像,另外则是强调极端脱离这种关系,如达达、抽象、偶发或者概念。但两个极端一个目的,都是强调“生活即艺术”。然而,画家对外部因素的反映是主观的,人固有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种族因素、认知态度因素等等,都是以有个性特质的绘画图式呈现的。当代艺术的观念中,艺术不再是以个别反映一般,而是以个别的姿态拒绝一般,个别就是生活和现实本身。当代艺术在价值取向上强调的就是对当下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的关注,并用各种方式批判渗透在我们生活和意识中的社会异化现象。当代艺术面向自我和存在,直逼人心灵存在的最深处,使艺术回到对人生存的关注中来。
      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虔诚告白,无不是一种内在于心灵深处的再创造,它就像一面有魔力的明镜,可以透过毛发肌肤,最为纯粹而细微地映照出艺术家那敏感而律动的灵魂。而且,也只有这样直面内心的真实,才能与观者的视觉产生较为强大而持久的摩擦力,碰撞出心灵共鸣的火花。人类对生活的反映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通过“感觉——知觉——理性”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从理论上去掌握生活;通过“直觉――反思――领悟”获得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和深切精神体验与享受。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主要靠后者,而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的就更是他的主观精神生活世界了。
      康定斯基把现代艺术的灵感源泉概括为三种:一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二是内在情感世界的非理性自发表现;三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理性加工。显然佛洛依德不属于这三种中的任何一种,其实这也不重要。任何传统或者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模式与经验放在他那里都是不合适的,他只属于他自己。《画家的工作·反射》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是一种深刻的充满情感与生命力的“精神分析”,这种分析显然不同于珀尔斯坦的理性分析。作为架上绘画的殉道者,他以独特的知觉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承担着揭示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问题和自身灵魂的剖析与追问。
      
      参考文献:
      [美]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册 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6月版.
      [德]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冯大康(1972-),男,四川剑阁人,四川美院油画硕士,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油画语言艺术研究;张青荣(1972-),女,四川营山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弗洛伊德 谈起 画家 反射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