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上学路上_上学路上舞蹈视频五级

    时间:2019-03-27 03:26: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阳光倦怠,从最西边的石拱桥开始,向前爬。   这座小城里的店面以西边的石拱桥为分界标,面对面一字排开,中间留可供两辆小三轮并驾齐驱的宽度。唯独这一家胆怯地向后畏缩了七八厘米。从高点的地儿俯瞰,活像两排被烟熏黑的牙齿缺了一块。
      当然,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个,多数人关心的是这家店的糖饼是不是比昨天小了点,是不是比别处小了些。
      对,这是一家卖饼的店。中国的平民小吃名字统一,人们统称面做的“圆盘子”为饼,这其中被忽略的特质其实并不亚于西餐里的“酱汁”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这偏偏常被忽略。
      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保障的菜市场不讨人喜欢,可这里不缺让我着迷的东西。看过老板做饼的过程:将皮面分成大团,撒上扑面,包上酥面,擀成椭圆形,对折,从横面用面杖上下各擀一遍,为薄长方形,再从横面卷为圆条,用刀切成小段。取段面按扁,提拢按成鼓形生坯。将生坯入烤盘,入炉,用中火烘烤至金黄色。想起来就心情大好。
      骑车过去,老板正好打开店门,把一块块的木条从门缝槽里斜着移出来:“来得巧,饼子刚炕好嘞。”原本街道上的人就不多,各家早点铺也都刚开门抢做第一笔生意,老板这一嗓子明显招来了其他店家的怨念。老板看见我把目光往这飘,端出了一托盘饼子。巴掌大的饼好像以三厘米为半径的圆规画出来的,十张饼的厚度一致,一丝不差。
      “好嘞,两个带走。”老板居然模仿起店小二来,拖着音冲我喊,或者冲其他早点铺喊。这嗓子一大早响起好似公鸡打鸣,我脑子里的混沌居然也被拨开了云雾。
      老板往双手上套了塑料袋伸向托盘,在其中一个饼上蜻蜓点水地一触即离,转而又拿了旁边的一个,从她那个绣有山水画的绚丽袋子里掏出一张美名曰“牛皮纸”的棕色纸在糖饼的三分之二处裹住。这个动作我就很喜欢,给赤裸裸的食物包上遮羞布会让人更有食欲。
      “现在还早咧,你就坐这吃。”老板给我倒了杯热水放在屋内的桌子上。糖饼的边缘一圈寡淡,嚼在嘴里没什么味,但要是从另一方面想,这就像肖复兴笔下的翻毛月饼皮子,没有油也不加糖,吃起来绝不油腻全是饼子原来的味儿――面粉味。像是唐代的铜镜,越往中间越有东西,糖饼糖饼顾名思义,中间也只能是糖了。糖味配面粉味,就是宽肩矮小的日本女人穿上和服,互补了。
      大概是我吃的样子太陶醉了,老板凑了过来:“好吃吧,我女儿以前也喜欢吃我做的糖饼,一次能吃四五个都不喝一口水……”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妈。正常的妇女,说白了,平凡的女人到这年岁莫名地话多,爱唠嗑。家里的孩子处叛逆期,根本听不进她的闲言碎语,丈夫也遇中年危机,整天闷着抽烟,为孩子高昂的学费和前途愁白了头。于是她们和陌生人唠嗑起来就没完,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场所。
      人们常用“像菜市场一样”来形容喧闹的环境,这多半是这些妇女的功劳。她们着实吵,可这是不是她们对现实最压抑也是最低俗的抱怨呢?我妈现在在干嘛?我仿佛想象到她在烧开水的空当去洗漱,满嘴牙膏沫还没来得及对着镜子感怀红颜易老,水开了,她用手托着下巴防止泡沫滴落,小跑着去灌开水。否则吵醒我爸,又是一阵埋怨。
      我失神了半晌,听见老板的声音雾似地飘来:“我女儿以前跟你一样爱吃我烙的饼,可她现在啊……”老板突然顿了顿,刚才笑得鼓起的皱纹深陷下去,随着嘴角的僵硬,两颊的皮肤微微耷拉着:“她现在上了大学,爱漂亮了。说糖饼是‘两高’食品,高淀粉高糖分,吃了长胖。她回来净吃隔壁烧的素菜,搞得隔壁大排档的老板娘天天跟人家吹自己烧饭多好,连卖吃的的人都到她家来吃。”
      我隐约嗅到了一种陈醋与明日黄花混合发酵的味儿。
      “下次我女儿回来,我也跟她说说,重点中学的学生都……”她义愤填膺地说着,顺手扯过我的校服一看,立刻愣住了:“唉?二十八中?哎呦!我还以为是二十七咧。”她讪讪地坐好,抹了抹肩上子虚乌有的灰尘,又顿住不说话了。
      我对她的好感顿失,刚解决了的两个糖饼在嘴里干巴巴的,想吐都吐不出来:“我吃完了,多少钱?”
      “你下次再来我这儿吃啊,我会把刚炕好的留给你。”她答非所问,贪婪地“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我瞬间想起我妈常用来嗔怪我的俗语。我很有骨气地没有回答,我的爱校之情一下被激起来。“它是我的,还轮不到你评头论足。”我这般想着,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币递给她。
      “下次一定要来啊。”她从那挂在墙上的口袋里掏出零钱给我,我这才发现――她居然把包糖饼的牛皮纸和零钱放在一起!
      太阳醒了。
      我骑着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准确来说我是在闪躲。我的疑心病又犯了,老是觉得卖菜的大婶,扫地的大伯,匆忙赶路的上班族是来监视我的。就连不小心从树叶缝跌落的光束,也像是探照灯照得我眼发晕。我努力装作和街上的人无异――一副很忙的样子。所以我不停地踩着脚踏板向前冲,恨不得快成一阵风在空气中遁形。
      我该往哪儿去呢?
      我看见两层玻璃的后面,坐着一个虾米一样的男子。尽管玻璃中还闪现过街道的行人和双层大巴,那些脑袋硬生生地堵着他的脑袋,但我仍能远远地确定没认错人。他在租书店里,左脸的太阳穴上有一条三厘米长的疤。
      随着我脚步的移动,他的脑袋慢慢贴过来。我的前脚踏入书店――越雷池一步,后脚还赖在门外。好了,认命吧,我对自己说,方圆几里8点前开门的书店只此一家,况且我是带着目的来的。我把另一只脚缩进去,同时侧开了脸留给对方一个别别扭扭的后脑勺。天哪!我要惊呼了,扭头的瞬间我的余光扫视到他正在埋头读报,真的是弯成虾米的弧度。他倒是留给我一个后脑勺。
      我可不是怕他,我只是怕惹麻烦。那男的二十来岁,是这家租书店的老板。据我那小道消息灵通的老妈说,他原先是我们学校的,上高中时因为年少气盛,不懂“忍一时风平浪静”,只知道“退一步面子扫地”,和外校的人打了一架,把人家打残了自己脸上也刮花了,被记大过并勒令退学,工作无望只能让父母借钱开书店。“这么健全的大小伙儿,天天坐那闲着,真不像话!你以后别学他啊,要坐也要坐办公室。”我妈介绍完他还不忘表达对我的期望。
      自从上个月我办了一张借书卡后,一直风雨无阻地每天来这里报到。我承认,在公共读物后面留言这种缺德事是我想出来的。
      我想你们都发现了:图书的倒数第一二页普遍为空白,这些赛雪洁白的广阔空间勾起了我倾诉的欲望。“P36的文章真扯!”我第一次犯案是在一本小说集上,留言就7个字外加一感叹号,言简意赅。收到了出乎意料的热烈反响:“是哦,真XX扯淡!”“XX写的都比他好。”“这文章能参加作文大赛了,不同意的找我。QQ……”陆陆续续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参与讨论,这里甚至成了交友平台。一本书的价值竟然更多体现在它的附加功能上了。
      自此以后,我形成了一种习惯。每次还完书后,隔几日便会来再把它翻一遍,当然是看最后几张纸。我看到有人回复,或认同或反对,有的说些“哲言”,有的表白爱情。我从不认为这是什么精神的碰撞,也没指望它擦出火花,这只是一群憋屈已久的咸鱼在发泄而已。
      我绝对不是这项活动的开山鼻祖,公共财物上的印记就是证据。多少个在补习班虚度的日子里,学生们是靠宛如经过十大酷刑的课桌椅上的涂鸦熬过?是这个让补课有了指甲缝大的、属于我们的私密乐趣。
      但看了蔡智恒的《回眸》后,我翻然悔悟:上述举动和文中智慧的男女主人公比起来实属令人发指的行径。学他们在桌子下贴纸条吧,隔了几年还能看到留言,真是环保又实用啊!可惜悔得太迟了。
      上周我照例揣着沉甸甸的图书来归还,店老板机械地接过去,他雪藏在“啤酒瓶底”后红肿的小眼睛在看过书名后猛地眨巴了一下,红薯条样的手指把书快速翻了翻,最终目光和手指一起定格在最后一张纸上。
      “完了”,我心里的我说。我借的是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要命的是我的留言:“你们觉不觉得租书店的老板和敲钟人卡西莫多很像?”这本名著小学老师都要求我们必读了,中学考试都考过它的内容梗概了,为什么这店老板还是一副没见过的样子?他看到那行字不是我的罪过。
      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幕“猫捉老鼠”的戏码。我今天来是干嘛的?我也不知道,只是这天心里堵得慌,有一些话对他不吐不快。他到现在为止一动没动,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我胡乱拿了一本书,想引起他的注意,可他仍像一具死尸――虾米的死尸。
      我的呼吸声在我的耳边伸缩,长――短――长――短,在第三次深呼吸之前,他终于抬起脑袋来,眼镜顺势滑到了鼻梁的凹处,这使他的脸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好久没来了吧。”他用食指扶正眼镜,语气一如既往:“你们初三是不是有很多作业?许老师还在教你们?他应该调走了吧?”
      “嗯。”我敷衍着了事。我一向很反感别人把三四个问题一股脑抛给我,尤其是关于学校的。我想我在家听得够多了。
      他这下很满意地点了下头,又有很多问题要问的样子,但墙上的闹钟响了,七声长一声短,响的正是时候。“哦!都七点半了,你赶快去上学!马上要迟到了!”他迅速把手里正在看的报纸扔到一边,看起来比我都急。
      我接过他登记好的书,条件反射似地翻到书的最后,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几张从数学簿里仔细裁下的纸,上面用钢笔小心、生疏地写了三个字:留言本。再看向店老板,他留给我的又是那后脑勺。我有意想看看是什么东西让他如此着迷,那页报纸上宋体小五号字巴掌大的一则广告,戴着500度近视眼镜的我能看到几行字:“夜校,成年学生均可,价格优惠。”
      外面的人变多了,周遭是司机不耐烦的鸣笛声;电动车的刹车皮过紧,遇到正在过马路的学生一个急刹车,发出尖叫声直戳向驽钝的脑神经;还有催命的,学校预备铃的声音。
      我使劲蹬着自行车,一天又开始了。
      可他们呢?■
      
      主打锐评
      
      我喜欢这样细腻的叙述。看似琐碎的词句,却蕴含着鞭辟入里的深意。深入生活的细节,工于人物的心思,让文字以简单的形态出现,却又呈现出新鲜的光亮,从生活繁芜的尘埃中挣脱了出来。上学路上,每天的必经之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简短枯燥的过程,能发生什么呢?从张洁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人情的冷暖,梦想的荒芜,以及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重新认知。租书店的年轻老板,无疑对作者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没有人会完全失去追求梦想的权利,只有那些不懂珍惜的人,主动放弃了向前的希望。因而,那位年轻的老板,是值得尊敬的,也给了他人内心的警醒。有多少人能够在上学的路上想到这些呢?这些平凡却又难得的情怀,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懂得和坚持,那么,上学就会成为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了。(萧泊零羽)

    相关热词搜索: 上学 路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