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小场景大震撼:我的世界小本幸运方块

    时间:2019-03-20 03:30: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文题导引      以小见大,是作文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含、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从而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小场景往往能够给人以大震撼。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形象,可以给写作者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经典展示
      
      美的断想
       龚姗姗
      电影《巴黎圣母院》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敲钟人卡西摩多囡劫持爱斯美拉塔而惨遭鞭笞,被抛弃在广场上。爱斯美拉塔不计前嫌,上前喂他水喝。卡西摩多没有诅咒命运的不公,没有痛斥社会的黑暗,而是对近在咫尺的美丽的吉普赛姑娘艰难地吐出一个字:“美。”(由人们熟悉的电影镜头自然切入。借助这一镜头震撼人心的力量引人入胜。)
      美,在这里得到完善的体现,人类对美的追求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评价,更是感慨。思路就此拓开。)
      历史长河之中人类从未间断对美的追求。从山顶洞人披着的兽皮到现代人身上的时装;从楚宫流行的细腰到唐朝高耸的发髻;从往日流行的“迷你裙”到今日满街的天然色……美,是人们对个性的追求与思索。(在历史的回顾中,得到对“美”的初步认识。)
      什么是真正的美?(设问。将对“美”的思考由现象引向本质。)前几日偶翻报纸,不由被一幅普通而美好的照片吸引。照片上一位贝尔格莱德少女伫立在示威人群之中,她一身素装,金色的长发不加修饰地在风中飘逸。阳光中,她恬静的脸上嘴角微微翘起,勾出一对浅浅的笑靥,不禁使人联想起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没有忧伤,也没有激愤,但她那从骨髓里流出的高傲,却展示出一种撼人心魄的美。(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具体的形象来对设问进行回答,不是抽象的定义和刻板的阐释,而是在联想之中向人们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真正的美一民族的自尊与自信铸就的不屈的品格。)
      又记起几天前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的一个镜头。人们自发聚集在被北约炸毁的大桥边。献上鲜花和蜡烛。烛光在风中摇曳,我不禁潸然泪下。娇艳欲滴的鲜花固然动人,但风中的烛火却更有一种独特的美,就如那位少女的微笑。(同样是具体场景中的具体形象,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给“美”以特定的注释。)
      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美,可以在芳香扑鼻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风中跳动的烛光中;美,可以在超凡脱俗的维纳斯雕像上,也可以在那平凡少女的笑靥里。生与死处在两个世界,但美却可在生死边缘上闪闪发亮,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至美。(求同,颂赞以各种表现形式展示的“美”;求异,极力推崇那种为维护尊严、争取和平而笑傲死亡的达于极至的“美”。)
      生命的美如蓝天流云,空谷幽兰,是最自然最真实的流露。想起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如果想给别人阳光,你心中先要有阳光。(一句名言,引出对“美”的更深层的思考。)美,就像这阳光。个人的美可供人欣赏、品味,使人感动;但若将这美奉献挥洒出来,她将升华人的灵魂,美化整个社会。(理性的思考。)记得去年洪水肆虐,良田家园变成了汪洋大海,是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置生命于度外,充当了中流砥柱,救人于危难之中。(感性的材料。)你能说那奔忙于堤上的身影不美吗?你能说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不美吗?你能说那与洪水搏击的身躯不美吗?那是一种精神的美,人格的美。(三个反问包含三个形象,反问之后斩钉截铁,一个结论,深化主题。)
      平凡的人们同样是美的。科学家额上的皱纹,老师鬓前的白发,工人结实的臂膀,农民长茧的大手……人们在贡献自己时,同样显露出美。(推而广之,揭示“美”的普遍意义,同样是运用具体的形象。)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写到读书的三境。美,何尝不是有三个境界。第一境是表面的,虚华的美;第二境是发自内心,真实流露的美;第三境则是最高尚、最夺目的人格美,灵魂美,奉献美。(卒章显志,概括有力。)
      
      训练拓展
      
      请以一组场景来表现“感动”话题。也可以用一组场景来表现人生哲理、社会思想等一个有意义的主旨。
      
      训练展台
      
      例1:有关美
      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灾区人民,一张接一张的感人相片登在报纸上。一张照片中。一位小女孩捧着饭碗,正甜甜地对着镜头。她脸上还抹着尘土,背后是一列帐篷。阳光之下,她的笑容融化了冰冷的心。另一组照片中,有一位年迈的老人,用她那布满皱纹的双手拉开一条横幅――“谢谢”。简单的一句话,却在这危难的时刻带给解放军战士无比的力量,带给这片受难的土地丝丝温暖。八级地震将昔日的家园变为一片废墟,然而瓦砾之下的歌声,不绝的希望却在这惨景中增添几分美丽。(石欢怡)
      当鲜血从膝盖绷带处流出的速度,和他移动的速度成正比时;当后方满是洒过的斑斑血迹时,他依然没有放弃。他一瘸一拐,跑跑停停,动作如企鹅,频率如散步。他对着镜头对观众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无疑是美的。有人说,美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我的关爱。更是一种不懈的坚持。阿赫瓦里给我们诠释的美又何尝不是这样。(黎怡均)
      
      例2:有关震撼
      很久以前,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一双不朽的手,保持着向上托起的救人姿势,而这个姿势也在那一刻被定格。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是一双只管救人而不顾自己的手,是一双在别人遇难时勇于伸出的手,是一双让人看了会落泪的手。这双手属于武夷山的一位军人,一位因救落水者而牺牲的好军人。虽然这位军人已经离去,但这双手,这向上托起的姿势永远烙在人们的记忆里。
      还有一双手,那双张开的手,向两边压着,而在结实的臂膀下,几个小孩安然舒适地躺着。但那双手的主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是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教师的手。这位可亲可爱的教师用自己温厚的手,结实的臂膀顶着墙板,为自己的学生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
      这两双伟大而感人的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李燕鸿)
      
      例3:有关幸福
      前几天偶翻笔记,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小狗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回答说:“幸福啊,它就在你的尾巴上。”幸福在尾巴上,多奇怪的比喻啊。可仔细一想。却又颇有意味。我们的幸福,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它们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却一直注视着远方那朦胧的背影。忽略了身后的幸福。
      又记起曾看到的这样一张照片:照片的正中央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坐在长椅上,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面带微笑。背景是海滩边的长廊。落日的余辉洒下,给万物罩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也许 他们在欣赏风景,也许他们在回忆往事。也许他们经历过许多磨难才走到一起,也许他们刚刚才历经生死分离。但无论如何,他们是幸福的。
      幸福,可以在冒着热气的早餐中,也可以在母亲不停的唠叨中;幸福,可以在朋友的问候中,也可以在陌生人的一个微笑里;幸福,可以在家人的鼓励中,也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中。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的感动中。珍惜拥有,感受幸福!(伍阳)
      
      例4:有关感动
      感动犹如一场雨,可以瞬间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淋浇掉人的灵魂上附着的黑点。使一个人更“真”;感动犹如一团火。能够点燃人内心深处爱的火把,从而使世间更温暖。
      当看到一位年逾五旬的老人,艰难地用手推动着承栽自己的轮椅时,我惊呆了。来到了丛飞遗体前的花圈边,她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激动地从轮椅上挣扎了下来,跪倒在丛飞的遗体前,全然不顾旁人的劝阻。满脸的泪水,伤痛欲绝啊!痛惜和感动,浸染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当看到那位深情的母亲时,我笑了。“我叫你学人家打架,我叫你打架!”她看起来很激动,似乎是要火山爆发了。她先拿起一根棍子,在小家伙面前晃了几下,然后四处张望,丢了棍子,捡起一根树枝,“我叫你打架!”她又瞥了一眼旁边的板凳,她丢下了树枝,拿起凳子上的一张报纸,卷成一根大大的“棍子”,才轻拍了几下儿子的屁股。多么美丽可爱的母亲,那是比天使的爱还感人的爱啊!(梁朝高)
      
      例5:有关信任
      那是一条小路,每天中午我都会经过它上学。路旁开着很多火锅店,一到夜晚,那是热闹非凡;但早上,那里寂静得听得见空气的呼吸。
      一天,我骑车上学,照例经过那条小路。快迟到了,时间很赶。
      路很静。前方只有一辆自行车在缓缓行驶,车上是一对老夫妇。老爷爷骑着,老奶奶坐着。我很快地超过了他们。就在超过的那一瞬,我看到了:老爷爷是那么努力地蹬着车,老奶奶坐在车后尾架上,双手环抱着他的腰。她的脸上,荡漾着信任、幸福的笑容。
      还是在那条小路。依旧平静。无疑,车很少。更准确地说,只有我的这辆破自行车吱呀吱呀地行驶在这路上。
      路旁,有两个小孩,大的那个女孩约摸五六岁,后面跟着个小男孩。他们似乎要过马路。我骑近时,女孩正拉着男孩的手,一脸认真地,用稚嫩的童音说:“跟姐走。”男孩默默地牵着她的手,满脸信任。
      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成为别人心中可依赖可托付的靠山啊。(李静)
      
      例6:有关救助
      水位越来越高了,孩子们很着急,爷爷走不动,他们也出不去。难道就呆在屋里等死吗?爷爷非常镇定,说:“水位越来越高了,你们必须爬上这屋子最高的地方,等待救援。”孩子们很快跑开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又回来了,拿着梯子和木板,他们要把爷爷抬走。几个平均年龄不到8岁的孩子和这位双腿残废的爷爷最终都得救了,他们的不离不弃让人感动,他们的智慧一样让人佩服。
      灾难中,勇于求生的智者令我们佩服,但是解放军的救援也让我们感动。三位救援人员坐在艇中四处搜寻,希望可以在树枝间或还没淹没的房子里找到生还者。很快艇中就坐满了被救的人,正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还有个中年人抱在不远的树枝上,看样子快支持不住了。如果救他,艇上所有人都有危险,如果不救,他一定死去。救援人员最终还是决定救他。其中一个救援人员留在树枝上等待救援。水位仍在上升,看着船艇离去他只能默默祈祷,救援快些来临。(林海燕)

    相关热词搜索: 场景 震撼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