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艺术三味阅读答案 《俗世奇人》的三味艺术

    时间:2019-01-29 03:33:3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他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近二十篇作品,每篇写一个人物。写“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偏爱,他觉得“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他的小说以俗人俗事,俗言俗语,俗味俗韵而独树一帜。就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有滋有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民间风味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内容取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把民间艺术上升为文学艺术,却又高于生活。如本文所选的人物“刷子李”“泥人张”都来自民间,“泥人张”还确有其人。资料记载:张明山是“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活,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座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且其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
      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刷子李”虽然找不到生活中的原型,但在现实生活中,刷墙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给人真实的可信度。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作者讲述的对象,他们是民间的艺人、奇人,值得作者为其作传,把他们的传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
      二、语言风味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冯骥才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他的小说语言富有“天津”风味,这显然是其他小说所没有的地方特色。小说的大环境是“天津卫”,所要讲述的传奇人物也是这里的人物。正因为作者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小说才会给人以亲切感,令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能够产生共鸣。如“要哪没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就赛升天一般美”“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等,这些语言都汲取了方言的精华,津味十足。
      幽默风趣世俗化的语言是小说的另一特色。如“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几遍就稀汤寡水,没了精神。”“可是蓝眼长的一双是嘛眼?肚脐眼?”“五年前,已经变成二少爷胳肢窝里夹着一包旧衣服,自个儿跑到敬古斋来。”“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这样的语言是世俗化的,是大众化的,容易让人接受,又不失风雅。
      三、故事风味
      冯骥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俗世奇人》共有19个人物的故事,且“各自成篇,互不相关”。在这部小说中,每篇文章都是以讲故事的方法叙述给读者,让故事更富有传奇色彩,使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文章,更像是在阅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而文章的情节简单却又生动曲折,字里行间体现着人物的奇特之处,一个人物演绎一个传奇故事,一个人物刻画一种传奇人生。如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全身不沾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嘴脸;按规矩先收取七块银洋再看病的正骨医“苏七块”;造假画的“黄三爷”以假乱真让行家丢了饭碗;维新时剪了长发惹来麻烦只得留长发的“背头杨”;想钓哪种鱼就能钓到哪种鱼的“鱼绝后”大回;还有认牙不认人的“华医生”等。正像他所说的:“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冯骥才经过艺术加工而提炼的精华之作,是值得我们一阅的。读他的小说,如同倾听他的讲述一样。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给读者,无论是取材,是语言,还是故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鉴赏。

    相关热词搜索: 奇人 三味 俗世 艺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