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英华泳业招工 涵泳诗情品英华

    时间:2019-01-20 03:24: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传统诗词以其意境优美,情感含蓄,词采华丽,音律和谐,能很好地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建构学生人文品格而为高考所重。在高三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诗词鉴赏教学应突出一个“品”字,含英咀华,方能品出美感,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如何品出诗词美感?本文从品意境之优美、 品语言之精炼、赏表现手法之巧妙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诗词鉴赏教学教学实践
      
      我们的传统教育,历来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接受优秀成果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及审美能力,更是今天我们教育功能中一项重要内容。传统诗词以其意境优美,情感含蓄,词采华丽,音律和谐,能很好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建构学生人文品格而为高考所重。在高三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诗词鉴赏教学应突出一个“品”字,含英咀华,方能品出美感,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一、发散形象思维,于诗意弹性中品意境之优美,情感之丰富
      诗歌是用形象思维的。什么是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用具体实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与无表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与想象中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感。在高三诗歌鉴赏专题教学中,我很好地把握了这些,积极引导学生发散形象思维,于诗意的弹性中品其意境之优美,品出美感。在高三诗词鉴赏专题课上,我明确指导学生,有的诗写景,所写景物比较单一,这单一景物就是该诗的形象,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塑造了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草形象。借此,我诱导学生发散形象思维,联想到人生,联想到生命顽强之精神,从而领略到人生之哲理。有的诗歌描写景物形象较多,我则诱导高三学生涵泳其间,对众多单一形象进行组合,于诗意的弹性空间中充分想象,形成整体意境深味出美感来。如李白《望天门山》诗中:“天门”“楚江”“碧水”“孤帆”等都是单个形象,配上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就构成了舟行江山的整体形象。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也就使学生不难想象诗中壮丽开阔之境界,领略李白胸中之豪气。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诗中鸡声、茅店、月光、人迹、板桥、霜冻,原也是具体有形的物象,在具体教学实施,我同样诱导学生诗人借助于对这些物象的描写,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旅人在荒凉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的生动情景。领悟了这些,高三学生也就深深体会到旅人“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内心境界了。
      二、品语言之精炼,于优美语言中品味其高超的表现力
      在针对高考的诗词鉴赏教学中,由于是品评字词的精练每每出现于古诗鉴赏的题目中,教学上,我就着重让学生理解明白: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感情,新颖的构思需要运用优美、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好诗很少是一挥而就的,大多经过对字句的千锤百炼,特别是那些最能使景物特征突出,形象生动的动词,诗人更是反复斟酌。贾岛“推敲”的典故,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
      评讲陶渊明《饮酒》(之五)时,我就特别提示学生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中“见”字用得很妙,若改为“望”则诗意顿失。陶渊明弃官归田,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偶一抬头,看见南山幽景,心中喜悦,故说“悠然见南山”。用“见”字表无意中看到,则“境与意合”,状出诗人心灵与南山相融及诗人超然沉醉的形象,改“望”则有意去望,就破坏了诗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等一连串动词用得十分形象,教学时我便以此为像启发学生细品古诗词语言的张力。作者就是用这三个动词从不同角度拆诸不同的感觉,串连了峭陡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三种形象,集中突出了古赤壁战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再如其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中的“笑”看似平实,实则饱含作者满腔人生感慨。教学中我就着重让学生思考作者笑谁(笑自己)?笑什么(笑自己多愁善感,年华已逝犹作少年梦)?为何笑(自我解嘲的笑,表现了作者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一个“闲”字,乍一看似是表现诗人闲适恬淡心境,实际上是与前文的“家农雨”“处处蛙”的喧闹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诗人久等而客不来时枯坐无聊的心境。这种字面义和隐含义的反差处理显得十分富有情味。
      诸如此类,我都努力让学生明确,体味语言美,就是要能说出那些最具表现力词语的妙处,这是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三、赏技巧,于诗人匠心中品浓郁的诗味
      对表达技巧的欣赏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环节。表达技巧指的是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诗歌的情与景是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情景交融是诗歌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有的诗富情于景,例如评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我就诱导学生领略作者怎样通过写三峡行舟,如行云、飞鸟、猿声、山影和一泻千里的江水,来寄寓了作者豪放和欢快的心情。他的《望天门山》也属此类。有的诗则情景交织,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把情、景、人、物融为一体阐发了登高才能望得远这一哲理,激励人奋发向上,站到更高立足点放开眼界去领略更加辽阔壮丽的风光,去追求更新更美的境界。
      关于表现手法,在高三诗词鉴赏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要积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比兴、夸张、借代、象征、衬托、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等。特别是要看看该诗想象是否丰富,联想是否得当,有没有运用烘托、反衬、象征等手法。
      例如,《琵琶行》中写了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如“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写了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写了听众的反映,如“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这些渲染有的烘托了送客的环境气氛,有的则烘托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在鉴赏教学中,我都特别强调学生对情与景的细心品味。古诗中有不少咏物诗,他们写小事物,但都是象征性的,有所寄托,这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以石灰为喻,托物言志,表面看句句写石灰,实际上借助石灰从开凿到焚烧使用的全过程,象征自己为报效祖国,甘愿经受劫难与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
      在技巧方面,我还强调学生要重点了解一些著名诗人的艺术特色。如屈原的沉雄绚丽,曹操的苍凉慷慨,曹植的激越华茂,陶潜的质朴淡远,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流丽坦畅,杜牧的俊爽明丽,李商隐的幽怨典丽,苏轼的豪放旷达,辛弃疾的深沉豪放,陆游的雄放流畅,柳永的伤感缠绵,李清照的凄怨清丽,姜夔的峭拔雅丽,马致远的清隽流畅,关汉卿的泼辣清新,张养浩的警辟深远,等等。
      应当说,诗词鉴赏是一种整体的美感欣赏。在高三诗词鉴赏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明白,在实际艺术鉴赏过程中,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割的。学生仍在大量诗词的熏陶中提高了古诗词欣赏的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英华 诗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