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别致动人的送别诗]鹧鸪天送人阅读答案

    时间:2019-05-25 03:21: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原诗回放】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白话文版】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劳劳亭。因为,春风知道离别的痛苦,所以不让柳条变绿。
      【诗情演绎】
       长亭古道,春风吹不尽心中的伤感。又到了分别的时候,为什么天下伤心的地方,总在这送客话别的古道长亭?离别的痛苦难以排遣,想到我们从此各分东西,天涯海角相隔,心头不禁涌起莫名的感伤。春风吹动着柳枝在湖边摇荡,却难以排遣我的忧伤。春风怎么会知道离别的痛苦呢?举手话别,唯有依依不舍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离人断肠,只有泪千行,全都飘落在风中!又是一个离别的伤感的时候!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
       开篇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破题而入,直点题旨。诗人越过具体的伤心之事而写伤心之地,越过伤别之人而写伤人之亭,让读者因地因亭而及事及人,留出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此选材构思,足见诗人立意的高妙和运思的独绝。
       到此,诗人将言离别之苦的主旨已推到了极致,似乎已临绝境,难以为继。不料,诗人笔锋陡转,另辟新境:“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诗人突发奇想,以春风不忍目睹人世间的离别之苦,故意推迟柳条返青的时间,来衬托惜别、伤别时的凄怆悱恻之心,实乃神来之笔。句中的“知”“遣”二字,匠心独运,尤为传神,赋无情之物为多情之灵,将诗人关照天下伤别之人的情怀写得缠绵温婉、委曲深蕴。
       诗歌以亭为题,因地领起,借景抒情,表达了人世间普遍的离别之情,并不拘泥于某人某事。因而,该诗更容易催动人心,引发共鸣。
       劳劳亭,终是一地一物;春风也好,柳条也罢,仅是自然之景象。没有诗人关乎世事苍生的悲天悯人之心,是难以写出这言简意丰、语浅韵长的传世杰作的。
      【名家评点】
       ★清代乾隆皇帝:“二十字,无不刺骨。”
      【小试身手】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拟人。后两句就“痛苦”二字展开描述:是春风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春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深知”离别之苦啊!拟人笔法使诗意顿生。本诗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成为诗人寄托感情的化身。
      
      【异曲同工】
      离亭赋得折杨柳诗二首(其一)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对比赏读: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相关热词搜索: 送别 别致 动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