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言语活动的形式【备课中言语形式的发掘和追索】

    时间:2019-05-24 03:22: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在实际的教学情形中,学生把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投入到语文课堂,在不同的单元主题、在各种经典的文本里、在不乏激情的课堂上穿梭、共舞,探之弥深,仰之弥高,但是,体现在自主的表达上,许多学生仍然会显出无从措手,或言不及义。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传统的重内容分析的课堂教学把“人文性”放大了,而真正承载语文学科内涵,将语文学科性质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是言语形式。“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从纾解学生表达困惑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重视对言语形式的发掘和追索,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对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在言语形式上有着显著特点的文本来说,不妨考虑以此为重点展开课堂设计。真正如叶圣陶先生早在30年代所提出的,“把课文当成一个例子”,用这个例子锻造学生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言语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提出了“写作本位”的观点,他认为: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要学生学以致用,即要学生将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说出来或写下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
      那么,如何从备课环节做起,实现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读写互动呢?
      
      一、词句:任务,还是资源
      
      通常的语文课堂中,对重点词语的识记和巩固是学习文本的初始环节。孤立地学词语,易显单调、程式化,难给学生惊喜和更大的提高。教师头脑里应该有资源意识,把词语学习也当成一种课堂资源来发掘和利用。一般来讲,重点词语往往包含了文本的核心内容,连缀成句,可以成为概括段落大意以及文章主要内容的支撑;其中几个词语的组合,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文本中印象深刻的画面和瞬间;有的词语也可能是全篇的文眼,学生据此发表感悟,或展开质疑。把重点词语当作星星之火,用以表达,形成燎原之势,借以照见整个文本。
      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在人教版第六册《七颗钻石》中的一个设计:检查“水罐、焦渴、大旱、清澈、喜出望外、绊倒、唾沫”等词语时,让学生1分钟内凭记忆写下5个左右的词语,再依据词语叙说对文本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这种写,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简洁的表达,也很好地提炼了初读感受,顺利过渡到文本的细读。可谓一石三鸟。
      这种由词语而起的表达练习,在实际的运用中,面对同样内容的篇章,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调换词语的位置,或转换语气等来概括表达,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成不一样的效果。
      在文本学习的全过程,都可以让学生简练地写感受、写批注、写质疑、写读后记等等,也是读写互动的重要内容。像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所选的冰心先生的《山中杂记》,作家亲切、直率、雅洁的性情文字,“拔草喂马是第一乐事”“我从来不十分爱猫”,“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啊”,都极易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强烈的共鸣。
      
      二、仿写:支架,还是桎梏
      
      仿写是常见的学习、运用、积累言语形式的方法。我们所熟悉的、运用最多的,是依照词语结构、修辞方式、句子样式的仿写。通过这种仿写的练习,在达成积累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反观对照,加深对原文句法妙处的理解。
      浙江名师郭初阳执教小学课文《鸟的天堂》,抓住了文中的一处场景描写,“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抽去了划横线的部分内容,让学生仿此格式进行迁移练习,说一段自己观察过的其他场景如市场、海滩等。最后再回归段落原文,诵读体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地把握和学会了场景描写的基本方法。
      进入中高年段,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结构方法并迁移运用,也是备课时要着重注意的。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写船夫技术的总分式,《赵州桥》的过渡方式以及总分结构,《雨中》的顺承,还有并列式、因果式、点面式等多种形式。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模仿,尽快把构段方法用到习作中去。
      但是支架终归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中间形式,运用得法,能比较容易地引导学生进入自由天地;而拘泥于形式,把重心都放在支架上,那么反而会成为一种桎梏,也未可知。学生在依支架仿写的时候,比较容易只仿形式学其皮毛,而忽略了句段内容的鲜活。所以,仿写要给学生一定的宽容度,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言语创新,不要让仿写禁锢学生的构思。陶潜明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课堂的仿写设计如果能使学生“得趣”,自主自在地用之于生活、作文,不亦快哉。在学完《荷花》一课后,有学生这样写所观察体会到的校园盛开的杜鹃:在杜鹃花丛里,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杜鹃花,穿着红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朵花被风吹落,沾在我的发梢上,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杜鹃,我是在看杜鹃呢。这里化用了老舍原文的意境,浑然天成,使人惊喜。
      
      三、补白:补,或者不补
      
      同书法的“飞白”一样,文章的“留白”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往往包含着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有着更为丰厚的意蕴。对于小学生来讲,在深入文本的前提下,对于文章留白的部分,会产生表达的冲动,教师在备课环节考虑及此,适时地安排学生对文本进行“补白”,是一种不错的言语方式。
      《孔子游春》的第八自然段,孔子畅谈水的种种德性、情义、志向,后边用了省略号。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省略内容的补白练习。课堂上学生承接孔子的描述,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有说水能滋润万物,无私奉献的;有说水荡涤污垢,净化心灵的;有说水化身云雾雨雪,带给人美好感受的。又从水的精神联想到了无私奉献的老师,不辞辛劳的城市美容师,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等等。此补白练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具个性化、时代感。
      补白,是训练学生将文本读“厚”的一种方法,以此开拓文本内涵,通过补白深入文本,深入主人公内心,深化理解。但是,仅做到这点还不够,尚须重回文本,领悟作者原文省略的用意,将补白与文本对照,明白为什么省略。是精炼表达,摘其大要,不计其余,还是有意留些回味和想象的空间,等等。如此看似迂回,却能促进学生深刻阅读,主动思考,心领神会。
      
      四、读写:先读后写,抑或先写后读
      
      强调读写互动,是因为读作用于写,而写,也同样作用于读。
      像《燕子》《拾穗》《晚钟》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能够从教材插图中得到大部分信息的课文,在备课时就可以考虑设计这样的环节:尝试让学生先试写图中的一个人物,或一部分场景,然后跟原文去对比阅读,这样有目的地研究、学习和吸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建的曾扬明老师在教《钓鱼的启示》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钓鱼的经历,学生大多只能是概括地讲“我们先是装好鱼饵,抛下鱼钩,看着水面,等了好久,才钓上来一条小鱼”等等。然后引导学习文本相应的部分,让学生读读鱼上钩时“剧烈舞动”,“不停地甩尾跳跃”,以及湖面上发出的“啪啪声”;让学生发现作者是“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拖上岸来”。文章还写了“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还写到月色下的鱼。这样先写后读,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将学生自己的语言与文章语言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细节之妙,并用之于自己的观察和写作,同时也摆脱了机械仿写的局限性。
      
      五、追溯:教材与原文
      
      许多有心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还常常做这样一项工作,比较一下教材选文与作家的原文有何出入。
      古人作诗爱雕琢文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炼字佳话。在备课时多做了解,追溯其源,会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并深化对诗文的理解。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其强烈的表现力究竟在何处?
      许多经典的现代文在选择入教材时,编者出于多种考虑,往往会做一些改动。如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的《燕子》,把原来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改成了“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条”。又如教材中《鸟的天堂》一文,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改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编辑的改动,一定经过反复斟酌,自有其用意;但实际效果究竟若何,不妨提供出来,让学生自己再来咀嚼一回,品味一番,不轻信,不盲从,相信得失自在人心。这不单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也有益于引导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从备课环节即重视读写互动,发掘和追索言语表达形式,从经典文本习得语言,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积淀,有足够的定力和用心,具备独到的眼光和对语言的敏感,找对、找准读写互动的点,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得意、得言、得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增知、增效、增值。

    相关热词搜索: 追索 备课 发掘 言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