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2011年最美好的电影 我们最美好的十年小说

    时间:2019-05-14 03:27: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他随心所欲、指东打西、借一还八——从法国人手里借走巴黎,却还给全世界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一场永无止境的艳遇……   如果你将伍迪·艾伦默认成一个十足可爱的犹太老头,就应该相信,《午夜巴黎》完全达到了他这种中产阶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优雅、和谐与温柔的最高境界。他随心所欲、指东打西、借一还八——从法国人手里借走巴黎,却还给全世界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一场永无止境的艳遇……这就是伍迪·艾伦,几乎一生都在和纽约周旋,对待那个城市,就像对待自己的某个原配夫人,几十年来,不停地在她身上实验各种讽刺、挖苦、戏弄和调侃,但对巴黎,他却像待一个孩子,不,是像对待一小瓶酸奶,小心翼翼、精致呵护,然后,却又一口一口吸光了它的魂。是啊,有人把《午夜巴黎》当做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情书,但也有人把它当做伍迪老头儿写给未来、写给后人的一份遗嘱。前者未必滥情,而后者如果不是预言家或阴谋论者,就一定是伍迪·艾伦最诚恳的粉丝。他们真正理解了老伍迪。
      伍迪·艾伦用《午夜巴黎》,甜蜜拥抱巴黎艺术时代逝去的好年华,他当然就是片中的吉尔,已经做好随时离开我们,去和海明威、毕加索、菲茨杰拉德、阿德里亚娜们长相厮守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奇妙的时光旅行之后,他却回到现实,在A和B之间选择了C。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午夜巴黎》的确是一份令人心旷神怡的遗书。可我真的希望老伍迪能长命百岁。他的电影,我还没有看够。据说,他本人的确出生在一个长寿家庭,父母都活到近百岁,而他崇尚素食,不良嗜好也仅限于古典音乐和领养华人少女,我看,他实在没有理由不继续活下去。
      1.海明威,是的,海明威。《午夜巴黎》最叫人感到意外的,不是萨科奇夫人的美貌与才情并重,而是海明威。没想到伍迪·艾伦最喜欢的美国作家,会是他。他们的风格,无论作品还是个人,给人的感觉,都南辕北辙。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若干年后,他以此为题材写下那本半是纪实、半是虚构的《流动的盛宴》。在文学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如此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书名《流动的盛宴》,大意是说,巴黎这座世界艺术名都,历史悠久,人才云集,一些为企图献身艺术而来到这里奋斗的人,许多也最终在这里成名,那时候通宵达旦的文人沙龙,比现在的夜店更富有激情和可堪玩味,就像一席席流动着的盛宴。
      有人说,欧文·威尔逊这个蠢货真的演得很好,他演活了那个美国来的文学乡巴佬吉尔,这个写过几本二流蹩脚小说的文学青年,突然闯入世界文学艺术的宏大殿堂,他的初稿竟然还能通过海明威递交到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手上接受批评和指点。伍迪·艾伦,你可真谦虚,让我们来瞧瞧作为作家的他,都写过些什么的文字吧:
      1、我不愿通过努力工作而永垂不朽,我想通过不死而不朽。
      2、惯性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婚姻。而爱情造成了余下三分之一的婚姻。
      3、我不能听太多的瓦格纳。我都有了想要征服波兰的冲动。
      4、世界上的人似乎可以分成好人和坏人两种。好人睡得踏实……但坏人似乎更享受他们醒着的时间。
      5、我的妻子很不成熟。当我在浴缸里洗澡的时候,她会走进来弄沉我的船。
      6、人生充满了痛苦、孤独和折磨——而且它结束得太快了。
      对生死、信仰、艺术、正邪、两性关系这些人类最关心的问题、艺术最关心的问题,伍迪·艾伦始终保持着足够的消遣态度,他可不是什么蠢货,或者“美国来的乡巴佬”。
      况且,他爱海明威。我一向深信,狂热地爱着海明威的男性,也许很难保证他内心深处不是个潜在的同性恋者,但若能以正常温度热爱海明威的男人,他们的灵魂里,必然都包藏有一颗不羁的心。伍迪·艾伦属于第三种,他总在调侃上帝你注意到了吗?因为他觉得他自己说不定就是海明威本人,而“伍迪·艾伦”这个小老头,不过是七十七年前他就走错的一个房间。
      2.穿越,是的,将穿越玩弄于股掌之间。
      怎么能说《午夜巴黎》不是穿越电影呢?它是多么纯粹的穿越电影啊。
      “不仅如此,穿越中还有穿越,巴黎中又有巴黎。从今天到历史,从黄金时代到失落的一代,在对爱情的寻求中,吉尔终于看清的只有一点:完美是不存在的,幸福是不可及的。但巴黎的浪漫,也并非禁锢在对往日时光的悲叹缅怀当中,巴黎是现在时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巴黎现代时,正如格特鲁德·斯泰因对盖尔所言,‘我们都惧怕死亡,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迷惑不解,但一个艺术家的角色并非向绝望低头,而是寻找对抗空虚存在的解药。’……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一次次向时代挑战而终于败北,在于远离以及那些永远触不可及的迷人,不论那是在纽约、伦敦、北京,还是午夜的巴黎。”
      听懂艾小柯女士这番话了吗?至少你会记住这一句——穿越中还有穿越,巴黎中又有巴黎。这就是伍迪·艾伦《午夜巴黎》的主旨,和海明威先生《流动的盛宴》,根本就是一码事。伍迪·艾伦完全就是在帮美国佬们提升他们通俗电影的档次,这不是因为他附庸风雅了巴黎,而是他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谛:
      巴黎本身就是一座美妙的电影院,每天,这里都在上演同名而不同内容的电影。是的,柏林也是,伦敦也是,北京也是,如果伍迪·艾伦肯来为它们拍一部电影的话。有人说,“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再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巴黎永远没有个完,每个在巴黎住过的人的回忆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我们总会回到那里,不管我们是什么人,她怎么变,也不管你到达那儿有多困难或者多容易,巴黎永远是值得你去的,不管你带给了她什么,你总会得到回报。”
      尽管如此,仍然有些人会正气凛然地公开讨厌《午夜巴黎》,他们普遍的观点是说这部电影“浅薄”,他们一般都这么说话:
      “看了伍迪·艾伦10多部电影,经典叫绝的有好几部,但没见过有《午夜巴黎》这样‘作’的,别以为滔滔不绝谈论一些文化名人,就不会是浅薄媚俗了!最大的问题是,它无法动人!人物、故事、线索、载体等都失去了可以动人的基本动机,如果不是摄影和画面等技术上的满意表现,我想,打一颗星就足够了。我承认,知识是美德,但知识不等于‘知道的多’,这中间必需蕴含的是‘思想’和‘精神’贯穿其中,才能盘活知识,深深的嵌入内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才成就了所谓的‘美德’。否则,仅仅是‘知道的多’而夸夸其谈,自以为美哉,那通常是令人厌恶的。”
      这种令人惋惜的评论,唯一的“美德”恐怕只是没有错别字而已。有人试图以善良态度来理解这种人的苛刻,他揭示了伍迪·艾伦究竟在什么地方冒犯了那些人。他说,黄金时代的生活就像一个梦,存在于每个文学青年的脑海里,无论是谁,哪怕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出他们,都是夺走人们的梦幻。要我说,这种解释真是牵强的要死。
      在现实世界里,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没能在一部美好的电影中获得应有的快乐和回味,便设法让自己相信那东西是糟糕的,他们一旦说服了自己,就想要去说服更多的人。祝福他们吧,祝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3.许多年前,伍迪·艾伦曾经向一个采访他的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年轻时,他曾想当个严肃作家,专写悲剧,“如果能像尤金·奥尼尔或者田纳西·威廉姆斯那样就再好不过了。”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才华在喜剧上,他爱讲笑话,也爱写,于是很多年来都在干这个。“写严肃题材对我来说非常好玩,但写的时候却很要命,因为我是靠喜剧入行,对我来说那更得心应手。正剧有点像写诗,你要冒着让人读了自己又觉得尴尬的危险,因为你是把心掏出来,不加任何幽默或别的调剂:那么认真的东西你当然不想让人看了之后说,哦天啊,这可怜虫想什么呢?太烂了。”
      像每个内心严肃的喜剧大师一样,原来伍迪·艾伦也是躲在调侃和讽刺背后的,他透过他的小眼镜,冷静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我们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超脱生存层面,超脱狗咬狗甚至狗不理狗的水准,靠内在力量生活,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实,引来我们需要的爱。”如此看来,巴黎并非终点。或者,只立一份遗嘱,对伍迪·艾伦这种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还远远不够。

    相关热词搜索: 最美好 电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