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功夫应在诗外|功夫在诗外

    时间:2019-04-25 03:38: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被古诗词滋养的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尹建莉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基本上每一本必修都要有一单元,而且还有一本选修,可见课改后古诗词的比重有所加大。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学生最惧怕的就是诗歌鉴赏。为什么唯美的古诗词没有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反而成为一种负担了呢?在这里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关于诗词鉴赏教学,新课改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这些做法对于诗词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使诗词鉴赏走上了科学化、有效化的道路。但好的现象却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急进化
      为了在考试中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老师干脆把鉴赏课上成了习题课。一方面表现在重鉴赏技巧的灌输,轻能力培养,尤其在高三阶段各种诗词鉴赏的秘诀如潮水般涌向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求质量,但求多多益善,期望能够押中高考题。它忽视了诗词鉴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规律,是一种诗性美的丢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学生被动性化
      诗歌固然很美,但这种美学生无法走进其中美的境界。因为鉴赏只是老师的个人解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鉴赏主体,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思想、性格、情感都不尽相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必然带有个性色彩。但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这一切都被忽视了。
      (三)过程模式化
      在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死板,模式固定。从介绍作者背景到分析写景---抒情---炼字---表达技巧---总结等等,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诗歌学起来变得枯燥乏味,何来谈效果呢?
      就算是为了考出好的成绩才这么教,那么当一切兴趣都丧失了,最后只能离我们最初的愿望越来越远。我想倘若我们大胆放手一下,暂且不去考虑成绩,先从提高学生的素养入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那么三年后高考会考的差吗?
      学生究竟要从诗词中学到什么?我想首先不应该是考多少分,而应该是这些:
      (一)调平情感
      有些人在生病或烦恼的时候,拿过一本诗词来翻读,偶尔也吟诵几首,心情就会变得平静些,轻松些。说明诗词具有使人内心趋于平静的功能。所以一上来对于高一的学生要从感性上、宏观上入手,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多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引导学生自己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多读诗,读诗的切实意义在哪。等他们在烦恼的时候确实从诗词中得到益处时,他就会慢慢走审美的境界。比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也会让学生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真正走进自己美的世界。而他们也会在这个诗的国度里享受自己的平静。
      (二)轻松娱乐
      古诗词具有音乐美,韵律感很强,所以学生在吟诵时会达到精神上得愉悦与享受。古诗词中有很多美的意境。“若问闲情都几许?一窜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读这些诗词好像有些惆怅,又有些茫然若失。这种惆怅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三)陶冶情操
      经常吟诵古诗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些诗句都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们心胸不断变得豁达、开阔,遇到问题能很快的从消极中解脱出来。因此也会越来越和诗人拉近距离,对诗人有一种钦佩感。在不断的受到诗人人格魅力的影响后,他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从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辩证的审视这个世界。
      (四)净化心灵
      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那么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就更加浮躁,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沉”下来。那么鉴于这种状况,古诗词是驱除内心浮躁的最好良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少个不眠之夜,读到这些诗句才让人安然入睡。诗能让人沉静下来,诗能让人陷入思考,诗可以帮你驱除浮躁,诗可以使你的心灵纯洁无浊。
      其实诗词带给学生的远不止这些,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感悟人生百态等等。
      如此有魅力的古诗词,可惜都在我们乏味肢解的分析中丧失了美感。在学生的眼中只剩下了枯燥的表达技巧。到最后也只能是望“分”兴叹。假如老师大胆一点让学生在诗词中得到了轻松愉悦,让学生在烦恼时知道吟咏,让学生 的心灵趋于平静,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学会审美,你想分数还会远吗?
      我想到那时一定会水到渠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热词搜索: 应在 功夫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