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农户包括 政策性金融对农户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9-04-11 03:27: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13个“一号文件”涉及到了“三农”问题及它们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据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3873.6亿元增加到2010年36941.1亿元,增加了23067.5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253.4元增加到2011年6977元,增加了4723.6元。然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国家以财政形式对贫困农户予以“输血式”的补贴,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商业性金融高回报率、低风险的特征仍然将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户拒之门外。贫困农户融资困难是农户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性金融的降临,为“三农”造血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政策性金融的概述
      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在利率等方面予以优惠的政策,其中包括存款、贷款、投资、担保、贴现、保险、利息补贴等。
      政策性金融对农户的作用领域主要分为担保服务、存贷款服务、保险服务,其中担保服务包括低要求的市场准入,提供多种形式的担保贷款产品等,例如小额信贷。担保服务可以使贫困农户容易踏入信贷的大名,可以使贫困农户投资于新技术、教育或健康等方面。存贷款服务主要是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高存款利率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积累资金,从而刺激贫困农户的消费,避免收入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低贷款利率有利于减少贫困农户的还款压力。保险服务是基于农业脆弱性的特点,为贫困农户提供灾后受损保险,避免风险自担,解决贫困农户的后顾之忧。
      恩施州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性金融经历了制度变迁和业务转变,它的发展已有很大的改善,但农村地区相对来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存在很多问题。
      (1)信贷资金总量上不能满足农户信贷的需求。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储蓄存款积极性高,而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却顾虑多,导致信贷资金不足,农村资金不能为“三农”服务。2011年恩施州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为306.84亿元,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为53.2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1.4%,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10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18.8%。
      (2)信用社是农户资金支持的主要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都是为“三农”服务的,都承担着政策性金融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承担了农业领域里的一部分政策性金融业务,它的业务对象主要包括农户和小企业;邮政储蓄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但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只吸收储蓄而不发放贷款;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是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粮棉油收购信贷上,对农户的扶贫支持没有直接的影响。然而,针对贫困农户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重担就落在了信用合作社的肩上。
      (3)农户贷款担保物缺乏,农户资金需求难以实现。随着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和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农户对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大大增加,但因农户的资产价值低、流动性差,很难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在申请贷款时必然遭到拒绝。
      (4)政策性金融业务狭窄。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只限定在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给和管理上,不直接与农户形成信贷关系。而对贫困农户的扶持属于政策性信贷支持的范围之内,限制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农户增收的职能发挥。
      (5)恩施州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农业避灾抗险能力较弱,构建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是必要的。农业保险中只有对水稻保险投保 37.5万户,承担保费补贴资金173.9万元,保险覆盖率为16.9%;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经营风险大,加上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不够,农业保险呈现萎缩的状态,保险公司也因亏损而减少对农业的保险。
      恩施州农户的特征
      1、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农村经济发展涉及的各种经济利益主体——农户是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和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最弱的农业主体,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据恩施州统计局《2010年恩施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恩施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938.54元,增加了683.56元,增长21%,增额和增幅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时,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的情况为工资性纯收入为1538.74元,比2010年增加了286.06元,增长22.84%,占农民纯收入总额的39.07%;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为2031.06元,增加了323.85元,增长18.97%,占农民纯收入的51.57%,是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转移性纯收入为351.01元,增加69.8元,增长24.82%,可以看出政策增收效应非常明显。但不能忽略的是,2011年恩施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04.42元,比同期增加798.42元,增长了7%,与2010年恩施州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相比,只有3938.54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2%左右。换言之,农村居民收入确实增加了,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地区贫困的事实也没有改变。(表1中列出了2010年到2011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2010年、2011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及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为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
      2、非正规金融是农户的主要融资渠道
      我国传统型农户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在生产活动中经营规模小,而且极为分散,仅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追求衣食无忧和生存安全,一旦遇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致使农业收入不足,难以维持生存,首先考虑到的是增加非农收入,然后才会考虑信贷的支持。但因农户缺乏规定的担保抵押品,难以在正规的金融机构寻求贷款。同时,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低盈利性的特征,与正规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最求安全性、盈利性的原则相悖,此外,正规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相比,手续较复杂、程序较多,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存在时滞性,农户无法及时得到相应的资金而导致耽误农时。相应地,非正规金融就成为农户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方式。   3、农户缺乏投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户收入较低,支付保费的能力也不强,导致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购买力;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户缺乏保险知识和保险意识;再加上政府对农业生产还存在直接补贴的优惠政策,导致农户对政府有强烈的依赖性,对发生的灾害风险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农户不会积极主动的参加投保。
      政策性金融扶持农户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政策性金融宣传工作,加强农户对政策性金融认知程度。由于贫困农户接受教育程度有限,加之政策性金融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农户无法得到相关有效的可靠信息。因此,通过政府监督,由政策性银行积极宣传,甚至必要时,组织农户接受相关信息、政策集中学习,使农户清楚明白并更好的运用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2)建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保障体系。国家应出台并完善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规范、约束和保护作用,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经营原则以及业务范围,使国家运用政策性金融有法可依。用过法律严格划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局以及农户、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策性金融充分发挥其职能。
      (3)加大政策性支农信贷资金,充分支持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逐渐调整,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发挥支柱与骨干作用。政府应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金。
      (4)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领域和范围,实现政策性金融全面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担起支农惠农的大责。在现有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利于农户脱贫致富。因此,拓宽政策性金融支农领域和业务范围,加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以便更好的服务农业龙头企业,也更直接的为贫困农户服务。
      (5)加大小额信贷力度,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为终极目标。虽然小额信贷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承担的业务,但也是基于商业银行“嫌贫爱富”下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应当加强发展力度,不断完善贷款信用机制,使农户在贷款过程中更方便、更快捷。
      (6)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解除农户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较低,有效需求还存在不足,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较大等问题突出。通过建立政策性保险体系,将农业政策性贷款与政策性保险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总体支农效果。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政策性 农户 影响 金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