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在路上的行者,于别处的生存】行走在路上,累并快乐着

    时间:2019-03-27 03:26: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这部小说被公认为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派的经典之作,它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面世即引起轰动,至今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在路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几代人的圣经:《在路上》
      陈向军
      
      记得几年前听过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背起行囊城市已在远方,对你挥挥手,不用说再见……”这分明是一幅杰克・凯鲁亚克式的“在路上”的典型景观。最初阅读《在路上》一书,我是被作者那种东拉西扯、无所谓、一切都不过如此的语言所吸引,书中散发出的颓废气息很快把读者拉进那垮掉的一群人中。阅读的开始仿佛是一场旅行的开始,带着喜悦的心情欣赏他们漫游的传奇故事。
      小说的核心人物是迪安,没有他就没有在路上的一切。在他的带动下,萨尔等人找个借口就上路了,他们搭车赶路,结识陌生人,放纵性情,随心所欲,在聚众旅行的狂欢中,几乎没有道德底线,即使落魄如乞丐,但只要“在路上”就是惬意的。萨尔曾经由衷地感叹:“啊,美好、温暖的夜晚,月光如水,搂着你的姑娘,喝喝酒,说说话,啐啐唾沫,简直是天上人间!”在这种混乱、亢奋而筋疲力尽的得过且过的状态背后,《在路上》的主题远没有它的语言那样轻快。书中的人物不停地穿梭于公路与城市之间,每一段行程都有那么多人在路上,孤独的、忧郁的、快乐的、麻木的……纽约、丹佛、旧金山……城市只是符号,是路上歇息片刻的驿站,每当他们抵达一个地点,却发现梦想仍然在远方,于是只有继续前进。
      这是一本注定属于年轻人的书。作者曾经借书中迪安之口对萨尔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我想这也正是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提问,它以无与伦比的诱惑吸引着无数人上路。如今,“在路上”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它穿越了几代人,具有了普遍意义。背起行囊激动地上路,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开启通向神秘的种种可能和多姿多彩的历练本身之门”,“在路上”更像是一种自我标榜的仪式。
      与《在路上》的迪安那伙人所不同的是,今天中国的年轻人相对理性。“垮掉的一代”是颓废地流浪者,而今天中国的年轻人虽然极度渴望自由,敢于蔑视传统、颠覆经典、恶搞名人,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敢冲破生活,也没有像书中的年轻人那样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界限。但对于一代又一代喜欢《在路上》的读者来说,凯鲁亚克表达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异化、不安和不满,因此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人生“想象的理想状态和醒悟的自由感觉”。
      写到最后,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个情景:1995年暑假,我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间小客栈里遇到一位从北京来的女大学生,她正眯着近视眼在胡杨树下读书,书本封面上的名字赫然就是《在路上》,后来大家很快成了朋友,也许就是因为我口袋里也装了同样的一本书。
      
      《在路上》: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高国良
      
      这不是一本旅行指南,也不是一本励志书,而只是一颗赤裸灵魂的自述。这颗灵魂曾经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痛苦徘徊,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退路。主人公萨尔的原型就是作者杰克・凯鲁亚克本人,迪安的原型就是凯鲁亚克的朋友尼尔・卡萨迪。他们直接否定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在他们眼中,自由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他们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放荡不羁的生活, 酗酒、吸毒、乱性、纵情声色, 大肆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自我毁灭与自我救赎的道路上痛苦挣扎。相对于我们森严、盲目、一本正经的生活来说,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异类。他们亲身践行着“在变老之前死去”的摇滚名言,在自我放逐的道路上一去不返。那种毫不妥协的硬气是我们所缺乏的。他们那纯洁的灵魂与无与伦比的精神气质,直到现在依然令我们内心感动不已。
      我经常想起另一位“垮掉派”著名人物――艾伦・金斯伯格。在温暖的夏日阳光里,肥胖的、愤怒的、情欲勃发的艾伦・金斯伯格在疯狂朗诵他的长诗《嚎叫》,宽大的身躯不停地抖动,眼神透着圣徒的光芒,四周是汹涌的人群,人们脸上都挂满真诚的微笑。那是一个关心精神远大于关心物质,关心整个人类远大于关心自己的时代。《在路上》这部被嬉皮士奉为圣经的书就是对那个激荡人心的时代的记录。
      萨尔和迪安驾车横穿美国大陆, 从纽约到洛杉矶,那是一次精神的自由之旅。“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就是他们的宣言。他们热衷于东方佛教、冥想、苦行僧式的生活。神秘的东方赐予了他们无穷的想象以及灵魂解放的道路。
      “在路上”表明了行走的无目的性,也正是因为无目的,才会不断地被永远在远方的梦想所鼓舞。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漫游,象征着那些自由灵魂寻找安身之所的顽强努力。放纵背后是身心分裂的苦痛,是对坚实信仰的不懈追寻。他们的放纵与放肆决不单纯是破坏,而是在这个密不透风的世界里寻找着另外一种突围的可能。
      面对这沉默的、庞大无边的、令人窒息的、整齐划一的正常世界、正常生命、正常人类,他们选择火中取栗,宁愿被自渎的火焰灼伤,也不愿苟延残喘。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内心却骄傲得像个国王。那种猛烈而激荡的人生本身就令人神往。当我们支起发烫的肉体和黑暗的屋顶怀念远方,怀念幸福的雨水,怀念每一个爱过的人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无望和痛苦中,孤单地仰望天空的时候,那句话就会在心底重新响起:“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七月的雷霆穿过天空,甘香明亮的雨水迫不及待地打湿我们的额头,远方的幸福又在召唤我们上路。
      这是一部传世杰作,却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去阅读,不是因为它的语言,也不是因为它的叙述方式,而是因为人的精神气质的差异。生活的湍流早已把一些人淹没得无声无息,对于这些人,在路上远没有在床上舒服。
      
      在路上――灵魂的行者
      冯 捷
      
      第一次听到《在路上》是看《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对秦岭告白时知道的。当时感觉自己特别羡慕他们那种放荡不羁、不入世俗、不在乎目的地,随心情流浪式、游戏式的生活方式(后来才知道《血色浪漫》是中国版《在路上》)。所以我特别想看看如此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在路上》是怎样的。也就是在前段时间高考结束后,我才把这久久的耳濡变成目染。
      但当我细嚼前半本,囫囵后半本,却被其中自述式的唠叨和永无止境的旅程搞得毫无心情。在三个星期内发狂地用咖啡、药片保持清醒,用各种不同材质裁剪的三十英尺的打字纸,流水一样地倾倒出他这七年四次穿越美国的流浪生活。可以想象这样的作者写出的文章是两个极端的。后来证明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但我确实有点不明白,一群血热发狂的青年为何漫无目的地穿越美国,芝加哥、纽约、圣弗朗西斯科、丹佛、新奥尔良,还有墨西哥。陌生的司机小伙、貌似很熟的姑娘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加油站。他们吸“绿货”(没处理完的大麻)、偷盗、崇尚爵士乐、享受性的放纵……他们似乎没把法律和基本道德放在眼里。谁能说他们是值得我们效仿学习的?更让我搞不明白的是他们的身后有一大群朝圣者。这些人当中不乏有北岛、徐星这样的大作家;也不乏有像彭刚、崔健、瑞・曼萨科等画家和音乐家。他们说他们都是“在路上”的忠实行者。瑞・曼萨科说:“没有《在路上》就没有这个伟大的乐团。”崔健也在歌词中写道:“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他们都在青春的年华中燃烧过,挑动自身的每一块肌肉,灼热每一根血管。甭管肌肉中供能的糖元是否足够,也甭管血管中是否还有葡萄糖,不在乎自己是否生活得安稳饱足,只在乎自己是否上路和路上的风景,还有看风景的心情。因为他们都是行者。我似乎从中明白了一些他们如此去生活的原因,那些看上去与世人格格不入的行迹,恰是他们对生活不满、异类的反抗方式。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类人。他们生活的扭曲恰恰证明了当时社会有一些已经存在却不为人察觉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是他们为什么能身无分文、穷途末路也要坚持在路上?是什么驱使他们的?这才是应该明白的。别人都只看到他们儿童、成人都不宜的行为,却没有去窥探一下他们的思想。说思想不如说是他们的信仰。想象一下,大家勾肩搭背、说说笑笑,顿时你麻木的心跳跃了起来,明知前方的路不知有多远,你也要向前走。正是因为前方的路不知多远它才充满着兴奋的空气,挑逗着每一个旅程上的行者,向前向前,保持在路上。其实他们的信仰就是“垮掉”。《旧约》中有“垮掉”的概念:一种致福和至极的状态,一种回归原始和自然的直觉和意识。用作者的一句话,也是传为经典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还年轻,我渴望在路上,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现在的中国貌似二战后的美国,我们就像是当时“垮掉的一代”。社会上张扬起各种各样的欲望,功利心理越来越强。物欲横流、光怪陆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钢筋水泥、纸醉金迷占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似乎正需要这样:背起行囊,带着梦想,歇斯底里地唱歌;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让他们见鬼去吧!不需要肉体上离开家乡,只需要灵魂在路上。■

    相关热词搜索: 行者 生存 路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