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千秋一大儒――贾谊:贾谊

    时间:2019-03-23 03:29: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公元前168年,一代大儒贾谊匆匆走完了他短短33年的人生旅程。   贾谊的才华,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而才子短命历来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事情――贾谊两者都占全了。不过,他最让人遗憾的,却是因为他死的方式太出人意料了……单单读他的《过秦论》,我们今天也会讶异于他当年气吞山河的气势:“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并列的句子喷薄而出,一下子就把人的视野和心胸都打开了;不枝不蔓的行文,丝毫没有凝滞感的文气,让人读下来酣畅淋漓,不觉认同了他的观点――古人说,文如其人,那么,那时候的他该是霸气十足、豪情万丈的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贾谊生前都是一个阳刚气十足的大男人,于是,他的死就格外让人想不通――他是哭死的!
      从18岁被荐举,到33岁离开人世,短短15年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让那么高昂的一颗头颅最后无奈地垂下?这个博古通今的才子,目光甚至可以穿透历史:近处,他看到了文帝盛世背后的隐忧,远处他看到若干年后汉朝面临的运势――他有着让世人艳羡的才华。然而,似乎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注定要背负比常人更多的东西,自古以来通向前方的路都是无数开拓者的累累白骨铺就的――贾谊走在了前面,也就注定了他要走一条不那么寻常的路,于是他的身上也就有了无数耐人寻味的故事……
      
      忆当年,雄姿英发
      
      汉初开始了“举孝廉”的用人制度,即由各地推举有名望的人。这种制度被称为“乡举里选”。可以想见,古代资讯不是那么发达,假如没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类作弊事情发生的话,一个人如果不是才气逼人,想要被举荐只怕不是容易的事情。贾谊当年被时人称为“书橱”。一个人皓首穷经,或许称得上一个“学识渊博”,但充其量只是个酸儒;而贾谊却不是死读书,他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与智慧,一出口便气吞山河。出众的才华让他小小年纪就闻名洛阳,也因此吸引了识才的伯乐,很顺畅地从乡野间被挖掘了出来。
      贾谊18岁的时候,河南郡守听说了他的过人才华,非常器重。要知道,这个河南郡守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吏,他政绩卓著,在当时可以称得上全国第一。文帝即位后,征召他为廷尉――因他姓吴,后世人称“吴廷尉”。吴廷尉见贾谊才华过人,年纪不大,却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就迫不及待地向文帝推荐了,称其远胜于己。文帝也是惜才之人,立马擢升他为博士。
      当年,贾谊刚二十出头,却是才华逼人。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事情,博士中最年轻的贾谊的回答往往最有见地,那些年长的臣子们听后都无不叹服,无话可说。汉文帝非常喜欢他,常常自叹不如,对他破格提拔,相交不到一年就欲升他为太中大夫。
      这一时期的贾谊,春风得意,前途一片光明。试想,如果没有人推荐他,那么他终其一生,只能闻名乡里;试想,如果吴廷尉得不到文帝的赏识,就算他再欣赏贾谊,也是人微言轻。而这其中任何一环都完全可能出差错的:吴廷尉是秦朝之相李斯的同乡,而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么?文帝竟然用了,而且是重用,历史上有这般心胸的君主是不多见的。有谁愿意自己刚被重用,前途一片光明,却荐举一个年轻人,而且极力赞许他的好,心甘情愿为自己的仕途找一个障碍的?吴廷尉无疑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伯乐。这一时期的贾谊,套一句俗话来说就是“在对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秦朝的覆亡,给了汉朝莫大的刺激。汉初的统治者,是不折不扣地推行“黄老思想”的。文帝依旧沿用着刘邦时期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政策。
      这项政策无疑是成功的,文帝之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治世。
      正当人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贾谊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他认为西汉建立政权已经二十多年,正是该改立法、易服色、定制度、振礼乐的时候了,于是他提出了种种改革的措施……
      “黄老思想”盛行的时代,大家都是雍容谦让的姿态,唯独你一个人站出来:礼仪的事情,你要插手;邦治的事情,你也要发言……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博士,就算特立独行也要有个度吧?你不过就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所有的政事你都要有自己的主张,岂不显得我们所有的臣子都无作为?有些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以为想做就做么?……林林总总的原因让几乎所有的大臣站到了贾谊的对立面。
      于是当汉文帝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时,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或许出于嫉妒,或许出于其他原因,齐齐上疏:“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大意就是,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的姿态,一度是高昂的。而他少年得志,就算洞明世事,也毕竟是纸上谈兵――于是一切都在不可思议地发生逆转,过去让他骄傲自信的资本,此刻都成了毁灭他的祸根――善于言辞,敢于直谏,原本是知性的光辉和鲜明的个性,此刻却成了“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的罪证。
      也许,自踏上了去长沙的路,贾谊就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太奇怪了――人们是古怪的,所有的事情也是古怪的――自己明明是尽职尽忠为君主效力,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般局势呢?也许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巨大的落差,给贾谊心理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在湘水边上,他作了一篇《吊屈原赋》,说:“天下九州都会有施展抱负的地方,又何必仅苟怀这一个都城?凤凰在千仞之上飞翔,选择有道德生辉的地方落下;如见到苛细的小人,险恶的征兆就振击翅膀离去。”他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来表达对世道的不满。不过,此时的贾谊却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依旧是有着信心的。他认为尽管环境恶劣,也应当顽强地活下去,自己虽然将居住在溽湿的长沙,或许因此而不能长寿,但仍不愿像屈原般选择自尽,也许他还暗藏着希望的……和屈原相比,他对世事似乎更豁达,更彻悟。
      然而,被贬终究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有几出几起几落的故事呢?过去的二十余年,细细排下来,真正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如意的,曾经唯我独尊,如今却一下子跌到尘埃里,前后反差如此巨大,带来的无疑是强烈的失落感和耻辱感。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痛,最大的一种叫做不甘。他每天对着滚滚流逝的长沙水,亲眼目睹着自己的心一天天死去,却无能为力,这或许比彻底的死心更让人难熬吧。那么自信的一个人,被贬长沙后,终究还是掩饰不住满腔的失落,终于在一个闲极无聊的午后,做了一篇《服鸟鸟赋》,来宣泄自己的郁闷。
      终于盼到了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召见了他。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然而叹服归叹服,最终却依旧让他到远离中央的地方做了一个无实权的太傅,只不过这一次做的是梁怀王的太傅。换了一个国家,换了一个主子――和上一个主子比起来,这个主子更好学,这个主子更受宠――贾谊不知道这次他是该欣喜还是该难过,不过,他知道他是连选择情绪的余地都没有的。
      三年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积攒了那么多年的泪水终于在此刻滚滚落下。他所有的不得志早已化为内心的无边愁苦,汪洋恣肆的豪情也早已变成无涯的悲苦――此刻,所有悲伤的泪水都借着梁怀王落马滚滚而下。如果说,初到长沙,曾经的自信还支撑着他翘首以待天恩,那么此番再次离京,聪明的他恐怕早就勘破了自己的命运:死是必然的归宿,只不过不确定是什么方式。而一年多不止息的哭泣,也终于要了他的命。
      这个骄傲的人在担任怀王太傅时挥笔写就的《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中,依旧胸怀天下,豪情满腔。文如其人,贾谊最终也没有对命运妥协。他选择了死亡,也许是因为那颗高傲的心永远屈就不了,也许是抗议满腔才华无以施展――与其说他是悲伤着怀王,不如说他在哀叹自己的命运。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有了想法就马上可以付诸实施的。汉文帝无疑是一代明君,但是他的特殊经历,让他不能无所顾忌地推行自己的措施。历史上的汉朝,在刚开始的时候,差一点就改“刘”姓为“吕”姓了。刘邦死后,惠帝早殇,吕后专权乱政。有了这样伤筋动骨的经历,在诛杀诸吕计划成功之后,朝中重臣在立储的态度上谨慎万分。当时有资格登上帝位的,无论从什么方面论资排辈,都轮不上代王刘恒,然而恰恰是这种没资格,让他有了资格:他的外戚均出身贫贱,出现外戚乱政的可能性不大――经历了一个吕后,汉朝整个一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就是说,汉文帝当时阴差阳错,捡了个皇帝做。试想,登上帝位的文帝,敢忘乎所以、置大臣们的意见于不顾、一意孤行地推行他认同的政策么?
      然而,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文帝待贾谊真的是不薄了。文帝很了解他,也很尊重他。他可以随意上疏言事,率性而谈,丝毫不需要顾忌。彼此几乎可以说既君臣又朋友的关系,自古以来,读书人能像贾生这样得意的人有几个?从臣子这个角度看,也许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贾谊似乎太不体谅文帝了。他向文帝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每件事情都关乎一大群人的利益,它们不是历史遗留问题,就是眼下热点问题,每一件事情都不是轻易能解决的,比如广东诸侯王问题、匈奴问题、富商大贾侵损贫民问题……甚至定名、礼乐这一类问题,他也要提出属于他的意见。然而政治就是有些事情即便懂也要装不懂的――成功的政客,大都是懂得进退的。短短的日子里,贾谊提出来的政见,比一般人一辈子都要多,而且件件不留后路――既不给自己留,也也不给他人留。
      懂他的,也许知道,这后生日后定是扭转乾坤的人物,只是当下还需要锤炼,这朝堂他初来乍到,有理论没实践,年轻人多热血沸腾。但你是我的谁,我一定要为你找那么多的理由?更何况,你要打破目前的平衡,首先要触动的就是我们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为你开脱?面对着切身的利害,朝中那些公卿王侯对贾谊实在是宽容不起来,于是“尽害之……,乃短贾谊曰:‘……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为了一个人得罪一群人,毕竟天下不可能只是一个君王和一个臣子的天下,这样就注定了贾谊只能是那个被牺牲的人。
      贾谊不是一直抑郁不得志的。文帝当年尽可能地采用他的建议,有名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政策(即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国析为几个小国,让他们无力和朝廷对抗),用的就是贾谊的主张。至于别的,诸如贾谊多次提出的削藩问题,文帝其实早已心中有数,只是欲速则不达,鉴于当时的形势,不可能采用大动干戈的方式解决问题。他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对于南越王赵佗屡次进犯南边边疆的事件,他很聪明地用一纸文书取代了兵戎相见,解决了这件事情――他很清楚贾谊的很多建议从时下来看尚属急功近利,无法采用。不过,文帝对贾谊的欣赏却是出于内心的。即便是那样他也并没有让贾谊下不了台,只是向他表示自己无能,不能大规模有所作为,对他的一片热肠雄心,还一句“谦让未遑”,古今中外有几个这样大度的君王?
      “汉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千年之后,在晚唐那个让读书人绝望的时代里,李商隐,那个不得志的才子,用苍凉的调子为贾谊鸣不平:满腹经纶的他,在被放逐之后又得到皇帝的召见,却不是为了问“天下黎民百姓”,而是向他求教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事,对于一个愿意“兼济天下”的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痛苦。李商隐自己的遭遇,让他读到贾谊的故事时,心生戚戚之感。以为贾生也是不得明主,才难抑悲伤,最后泪尽而亡。其实李商隐大错特错了。
      贾谊后来的确不得重用,但是也是情势所迫,而非文帝之过。在满朝文武对贾谊都满腹意见之时,文帝将他贬到长沙,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爱护呢?历史上的皇帝,在明知道臣子所有的作为并没有任何的过错,但为了通盘考虑,用对方的脑袋换几天太平的例子少么?文帝之后的景帝,是晁错一手教导出来的,晁错提出了和贾谊一样的建议,景帝用了,百官怒了,景帝还不是用他的头来平息了天下的乱么?有的人也许会说,贾谊如果晚那么十几年再提主张,也许会更好。是啊,那时候他会替代晁错用自己的头血祭自己的策略,会多一个改革家的名号,他的死也就多几分刚烈,生命看起来会更圆满一些――不过无论说法对还是错,历史是永远不能假设的。
      后来汉武帝即位,为了表彰贾谊的功绩,擢升贾谊的两个孙子为官――汉室没有忘记他。
      两千年后,后人依旧感叹于他的才华,唏嘘于他的不得志――历史没有忘记他。
      贾谊的一生如彗星一般耀眼,却又极其短暂地划过了天空,也许是一种遗憾,但那瞬间的光芒已足以让世人永久地记住了他。★

    相关热词搜索: 大儒 千秋 贾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