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古代汉语常识之省略句]古代汉语省略句

    时间:2019-03-09 03:2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语言更加简约精练,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单音节词占优势,另一方面是文言文多省略句。所谓省略句,是指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原则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某些成分省略掉的句子。省略句是古今语言系统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只不过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正确辨别和分析省略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考点之一。
      按省略句中省略成分的不同,省略句一般可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定语的中心词省略、介词省略、介宾短语中的介词省略等。掌握好这几种省略对于阅读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一、主语省略
      由于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因此主语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语的省略,主要可以分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省略等形式。
      1.承前省略如果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为了避免重复,后面句子若出现的同样是主语,后面句子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例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了避免重复,句中的括号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廉颇”。
      2.蒙后省略前面分句的主语因后文表达的需要或者必须出现主语而把前面的主语省略。这种省略一般是为了起强调作用。
      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句中的括号部分省略了主语“公”,强调了“度我至军中”这一条件。
      3.对话省略对话省略一般多见于对话性句子中。主语在上文中出现过,或者说就是简单的相互对指,这时主语常常省略。在翻译对话的时候,要注意对话双方的角色转换。
      例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前三个括号省略“我”也就是“沛公”,最后的括号是对指省略,在这里也是指“沛公”。
      二、谓语省略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话中用了某个动词,相邻的另一句话也用了同样的动词,那么这个动词就可以省略。谓语省略可以分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情况。
      1.承前省略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由于前文出现了谓语“鼓”,因此括号中两个谓语“鼓”都省略了。
      2.蒙后省略
      例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后文有谓语动词“追”和宾语“之”,因此括号中相同的成分都省略了。
      3.对话省略
      例如: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句中除主语省略外,括号部分还省略了谓语动词“学”。
      三、宾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作宾语的对象如果在前文出现过,后文中的宾语就可以省略。所省略的宾语相当于代词“之”。具体来说,又可分以下几种。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句中承前省略了“之”,即“驴”。
      “之”作为最常见的代词之一,放在动词之后,往往省去;而在使、命、令等构成使动用法的动宾结构后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部分内容在兼语省略中会讲到。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例如:引( )以( )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括号中,都是省略掉的宾语“之”,只是,第一个“之”为动词的宾语,第二个“之”为介词的宾语。
      介词结构用作动词的状语时,如果“与”“为”“以”三词的宾语是代词“之”,则往往省略。
      四、兼语省略
      兼语省略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使动用法中,这类词的宾语常常会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也就是所说的兼语成分。这类词以动词最为明显,如“使、派、命、令、让、叫”等等。兼语省略一般是承前省略。
      例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括号中省略了兼语“尉”。
      兼语省略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归属到宾语省略的大类之中,只是它比宾语省略的句型的语法意义要丰富一些。
      五、介宾短语中的介词省略。
      在文言文中,构成介宾短语的介词“于”“以”和“自”常被省略。
      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括号中省略了介词“于”。
      此外,文言文中没有量词,一般认为量词省略,其用法比较简单,不再赘述。极个别句子也有省略分句的情况,但不必作为学习的重点。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不属于主语省略的一项是()
      A.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下列各句不属于谓语省略的一项是()
      A.六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省略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D.以为桂林、象郡。
      4.下列各句不属于兼语省略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召入,使拜夫人。
      5.下列各句不属于介宾短语中的介词省略的一项是()
      A.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6.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B.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C.今其智反不能及(之)。
      D.将军战(之)河北,臣战(之)河南。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B.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C.投诸(于)渤海之尾。
      D.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B.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
      C.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D.(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曰:“不若与人。”
      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之)陇西。
      B.蹇叔之子与师,(子)哭而送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D.(余)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10.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余)谋!
      B.(吾)居则曰:“不吾知也。”
      C.今寡人不能,(寡人)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D.人死,(人)则曰:“非我也,岁也。”
      11.下列各句没有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户。
      C.蟹六跪而二螯。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2.下列各句没有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B.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C.口技人坐屏障中。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敢以烦执事。
      A.会帝崩,不施行。
      B.欲呼张良与俱去。
      C.以为桂林、象郡。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大王见臣列观。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弃其杖,化为邓林。
      15.下面是《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补出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问(b)所从来,(c)具答之。(d)便要(e)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a村人b渔人c渔人d渔人e村人
      B.a村人b村人c村人d村人e渔人
      C.a村人b渔人c渔人d村人e渔人
      D.a村人b村人c村人d渔人e村人
      16.下面是典故“纸上谈兵”中的句子,补出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与其父言兵事,(b)不能难(c),然不谓(d)善。
      A.a赵括b赵奢c赵括d赵括
      B.a赵奢b赵括c赵奢d赵括
      C.a赵括b赵括c赵奢d赵奢
      D.a赵奢b赵奢c赵括d赵奢
      17.下面是《促织》中的句子,补出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于盆而养之,(b)蟹白栗黄,(c)备极护爱,留(d)(e)待限期,以(f)塞官责。
      A.a成名b饲之以c于促织d之e以f之
      B.a成名b饲以c促织d之e以f之
      C.a成名将其b饲以c促织d之e以f之
      D.a成名将其b饲之以c于促织d之e以f之
      18.对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之,代指秦桧)何待?
      D.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省略句》
      1.C(为宾语省略)
      2.B(为主语省略)
      3.C(为介词省略)
      4.A(为主语省略)
      5.A(为宾语省略)
      6.D(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C(“诸”是兼语词,相当于“之于”,不用补“于”)
      8.D(前者省略的是“孟子”,后者是“王”)
      9.C(A于;B蹇叔;D妪)
      10.C(A之;B你;D你)
      11.A
      12.D
      13.A(主语省略,其余为宾语省略)
      14.B(都为介词省略)
      15.C
      16.A
      17.D
      18.C

    相关热词搜索: 省略 常识 古代汉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