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课堂沉默【从课堂沉默看无效教学】

    时间:2019-05-24 03:21: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课堂上学生的沉默现象,找出其中的原因,诸如教师没有高效率地组织课堂教学,没有建立有利的学习环境等,藉此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沉默 建构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5-01
      
      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不主动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也不参与小组同学间的讨论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增高比例也越来越高,如我所在的中学,英语课堂上七年级时,课堂沉默的学生占8%,八年级时占20%,九年级时这一比例高达60%。任课老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很有意思:60%的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增强,怕在大庭广众下出错;30%的教师认为这是由于学科难度增大,学生知识掌握不牢,没有把握,或者根本没有想到正确答案;只有10%的教师认为这和教师的上课艺术及课堂设计有关。其实课堂沉默就是个信号,提醒教师们,你的课堂教学很可能是无效教学,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认识和分析课堂沉默,不难发现:课堂沉默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诸方面的不足或缺失造成的。知识不应单单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多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 即沟通,不仅是口头的,更是心灵之间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 “图式”。学习认知不仅是将知识学懂弄通,同样也指学生将学习外化的过程,即学以致用和进一步地思考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外化既指回答老师问题又指向老师提出问题。
      由此可知,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记忆和背诵所授内容的能力。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是学生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注者。因此,大量学生长时间的课堂沉默必定说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种种问题,是一堂低效甚至无效的课。
      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点浅见。
      1.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营造轻松、民主、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容易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远离沉默,从而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师通过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他们建立一种民主的、友好的师生关系来完成角色的转换:从一个语言讲解者、示范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优化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师生之间要有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心灵的“对话”。教师应多了解学生,诸如他们的知识基础,个人喜好,所习惯的教学方式等。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莎士比亚,同样的知识在每个学生眼中的兴趣点都不一样,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这个单元时,有的学生热爱音乐,说到最爱的歌星非常有兴趣,有的学生爱好运动,说起跑步、游泳、打篮球时兴致勃勃。掌握这一点,精心选择知识的切入点,能够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3.师生之间的“协作”配合不仅是克服课堂沉默的途径也是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同时,学生也要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改变原来的害羞、胆怯等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提问。只有师生双方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相互配合,才会有轻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优良的教学效果。
      4.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应用图示理论,积极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图式,并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能成功地激活那些图式从而实现“意义建构”。朱光潜先生说过:“想”必基于“感”,想象必基于经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积累词汇和构筑语法知识。
      5.教师应多了解时事,不断拓展知识。新课程改革一直在继续,教育应紧贴生活,知识应该运用于实际。这是课改的宗旨,也是学生的愿望。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同时也有许多未知让他们迷惑和期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积累。如三年前,我在教26个字母的书写拼读时,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PK”是什么意思;而在教老虎“tiger”这个单词时,学生又会问“老虎机”用英文怎么说。教师如果及时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游刃有余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不仅做好了知识的迁移,更加树立了教师博学的形象,赢取了学生的信任。
      其他方面,如注意提问的梯度性,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上课方式的多样性等等,已有诸多论述,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所有老师都能从备课、上课及课后反思几方面着手,努力消除课堂沉默,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Lewis, Michael. and Jimmie Hill.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3.吴梅生. 关于学生对课堂提问沉默的心理分析与转变策略,[J1] 赤峰学院学报, 2009(3):16-19。

    相关热词搜索: 无效 课堂 沉默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