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日本机器人索菲亚_浅析日本对于机器人动漫的热衷

    时间:2019-04-21 03:23: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刘睿   如果要说什么是日本动漫里面经久不衰,又最为特异的主题,那无疑是机器人动画了。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铁人28号开始至今,日本的机器人动画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历程。五十年间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动画层出不穷,风格体系发展变化种类繁多。而唯一不变的是日本人对于机器人动画近乎执着的长久热情,这种独特的热情使得众多机器人动画已经独立于众多动画之外成为一个独特的体系。机器人动画之于日本人,与其说是一种兴趣爱好,更多的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本文就将对日本机器人动画的缘来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机器人动画并非日本所独有。单就美国而言就有《变形金刚》、《霹雳五号》、《I,ROBOT》等知名作品。但美国的机器人动画中,机器人主角大多是具有智能,独立于人类的具有自我的机器人。相比美国的机器人动画,日本动漫中的机器人大部分都是由人类所操纵的工具和武器。虽然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和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作为两种类型机器人动画的代表几乎同时被搬上银幕,但是日本人的喜好明显更加偏向于受人操纵的大型机器人,也只有这一类机器人动画枝繁叶茂的发展了起来。综上,美国人的机器人动画往往描写的是人工智能,而日本动漫描写的实质上是人和人所操纵的机器。因此,有的人认为日本的机器人动画以操作机器人这一工具的人类作为主角更具有人文精神。当然这一想法似乎顺理成章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并不得当,日式机器人动画中的这种设定反而更多的体现了人的物化和反人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从日本人的近现代民族性上入手分析。
      类似于中国,日本的现代化在被美国人的坚船利炮的威胁下开始的。幸运的是,作为一个贫穷的岛国,西方列强并没有把日本视为竞相掠夺的肥肉,这给了日本变革求生的空间和可能。在中国人纠结于是要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的时候,日本人显然更能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是倒幕派还是攘夷派,是尊皇还是攘夷对于日本人而言自然众说纷纭,但唯有一点所有人都有着一致的共识,那就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确,日本人在这里把握住了重点。社会制度虽然重要,但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问题。在“德先生和赛先生”之间,日本人显然认为赛先生更为尊贵。虽然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总是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太多封建残余。但正是这种保留使得相对的和平演变得以实现。可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科教和生产力上。而事实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正确,明治维新后27年,日本就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号称拥有世界排名第八海军的中国。11年后,又在对马海战中摧毁了西方列强之一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三十余年后,日本甚至敢于向美国宣战。即使在二战之后的一片焦土之上,日本也凭着科技创新迅速重新崛起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可以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始终将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而这一理念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即使是二战中的战败,在日本人看来也是由于技术上不如美国所造成的,日本人对于科技的崇拜已经升华成为近乎信仰一样的存在了,可以说日本人生下来从骨子里就有对科技近乎迷信一样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任何高科技的事物都是伟大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科技来解决的。技术力量有着近乎神力一样的伟力。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人对于机器人动画的狂热追求了。我曾经说过,机器人动画在本质上和超级英雄动画并无区别。而超级英雄动漫的实质是“力量”,让普通人掌握超越常人的力量会如何就是超级英雄漫画一致的主题。其吸引力正是在于迎合了人们对力量的渴求。而机器人动画,其力量的表现只是将奇幻动画中的魔法和刀剑;超级英雄动画中的超能力、武侠小说中的绝世神功替换成为了机器人这一科技的产物。而相比魔法、超能力、武功之类的存在,机器人这一科学技术的化身显然对于崇尚科技的日本人有着更加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每个人都有着对力量的向往,而巨型机器人这种力量无疑充斥着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当日本人看到动画中的少年进入巨型机器人的驾驶座,握住操纵杆的时候,就跟美国人看到了绿巨人变身一样的热血沸腾。而机器人这种力量相较魔法、超能力无疑更为现实。让人忍不住想象未来这种力量也许真的能为人类所掌握。而且机器人相较战车、飞机这一类的兵器,其人形的形象更具有人的象征符号,更容易被人视为人体自然的延伸。
      当然,在具有科技力量所独有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的同时,日式机器人动画一样有着同其他超级英雄动画一样的超现实性。众所周知,科幻作品根据其科学性的高低也分为软科幻和硬科幻。美国的科幻作品往往硬科幻较多,即使是软科幻作品中作者也经常不厌其烦的对其中的未来科技进行解说和完善。而像阿西莫夫这样的科幻巨擘更是拥有理学博士学位。反观日本的科幻作品,除去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之间受美国科幻影响产生的早期硬科幻作品以外。现代的日本科幻往往并不注重科学细节。例如知名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其背景和科学设定可谓漏洞百出,自相矛盾。拔掉其星战背景,实质上就是一部现代版的三国演义。即使把战舰换成步兵,也不会对其情节产生任何影响。而具体到机器人动画上,日本人对于科学合理性似乎也是毫不感兴趣。其实,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武器和工具本来就不符合科学原理,更何况诸多机器人动画中对于机器人的技术细节也是语焉不详。
      这种对科学细节的大而化之似乎不符合日本人对科技狂热崇拜的民族特性。其实不然,这正是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科技的近乎盲目的崇拜。科技的发展使得专业分化更为细致密集,即使是技术人员相互之间也面临着隔行如隔山的现实困境,而对广大的民众而言技术细节更是无异于天书。试想一下平时生活中各种电子设备充满技术名词的说明书,医院检查单里各项不知所谓的数据。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使得科学的准入门槛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反而越来越高。但是民众对于科技的崇拜并不会因此而减弱,相比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迹。各种高新技术和科技发现对于人们而言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奇迹,即使无法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也无碍与人们对科技的无条件信任。这种科学和技术的盲目崇拜,已经超脱于信念发展为近似于迷信一般的存在,只是将迷信的对象从诸天神佛变成了科学这个现实的大神而以。不管是电器还是药品,只要塞上几个流行的科技名词进行宣传,就能让民众死心塌地的为之买单,就像左旋肉碱之类的产品科学上可靠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名字听起来够科学就行了。同理,在机器人动画上也是如此。观众并不需要了解机器人背后的技术细节和科学合理性,只需要“科学技术制造出来的钢铁巨人”这个象征性的符号即可。
      回到之前的问题,日本的机器人动画到底是不是一种人文的象征呢?在我看来,对机器人的喜爱其实从很大程度上正是体现了日本人心底对自身物化的潜在渴望。现代日本社会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生活使得日本人渴望获得如同机器人一般的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力量。这是这种社会化大生产下将人作为生产零件高节奏高强度驱使的现实需求使得日本民众产生了对机械力量的无尽向往。虽然动画中的机械人是作为人的工具而受人操纵的,但其实质体现的确实人对物化的追求。反观美国动画中的智能机械人,却往往是一个思索自身存在,自我思辨追求独立,追求自身存在意义的角色,也即是一个追求人性化且反物化的角色。可以说两种类型的机器人动画中,以人为主角的否定人性,以物为主角的反而在追求者人性。
      综上可见,对艺术主题的喜爱和追求绝不会是无根之水。日本机器人动画这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正是在“科学崇拜”的土壤中发芽,靠追求“物化力量”的渴望和需求之水滋润,终而获得如今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日本动画类型分析》李彦,曹小卉编著海洋出版社
      [2]《日本动画全史》(日) 山口康男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 日本 浅析 热衷 机器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