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试论思想政治课中个体性知识的重要性]

    时间:2019-04-15 03:19: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变化,带来了人类知识观的变化,从客观、公众的知识观到个体性的知识观,知识的个人化成为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师和学生的“个体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两者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客观知识; 缄默知识; 个体知识;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唉声叹气,那些被教师认为是知识点的东西,却被学生视为陈词滥调,是“高帽子”“大道理”,枯燥乏味但又不得不背诵或识记它们。许多教师很痛苦,由于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而使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反对那种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然而,作为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为最终课程目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理应在价值澄清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认知目标。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很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把什么知识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是学生能够并愿意接受的?本文通过波兰尼的“个体知识”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诠释。
      一、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1.从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
      17世纪以来, 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逐渐取代了宗教神学的知识观,即现代主义知识观。现代主义知识观是建构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其文化理论基础是启蒙运动所崇奉的理性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注重的精神辩证法。在这种文化理论基础影响下,科学是人类上百年来崇拜的对象,科学主义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面大旗,一切活动都要用科学、效率来衡量。斯宾塞在他的《 教育:智力、道德与体力 》一书中,曾经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唯一的答案是——科学。在所有方面都是如此。为了直接的自我生存,依靠科学;为了谋生,依靠科学;为了完成抚养责任,依靠科学;为了形成良好的公民修养,依靠科学;为了欣赏艺术,依靠科学;为了达到训练目的,依靠科学。科学是开展这些活动的最好准备。”[1] 这种客观的知识——科学,由于其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人们广泛认同的“范式”。
      现代主义知识观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在理性主义和哲学思辨的指导下,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人们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应该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经验、情感、常识等。由于知识的客观性,所以它理所应当具有普遍性,“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是对知识普遍性的强调和宣传,也正是由于知识的客观性,才引出知识的中立性。知识应该是“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应该是“悬置”了认识主体的各种观念,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的,不会因主体的价值观念、性别、种族而发生变化。
      人类对这种客观性的知识产生了狂热的追求,对科学产生崇拜,甚至神化科学这面大旗。在现代主义知识观下产生的科学的“技术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并不能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武器的不断推陈出新,然而战争却连绵不断;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却急剧恶化;饥饿、贫困、毒品、战争等问题却没有为科学所解决。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反思我们所信奉的“范式”,“现代范式机械的形式主义正受到后现代范式折中性杂烩的挑战”。[2] 英国20世纪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波兰尼认为,“正是这种对知识客观性的盲目崇拜和无休止的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3] 他从科学领域的研究转到哲学领域,开始研究科学知识的问题,在1958年完成了他的巨著《 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 》。在这本著作中波兰尼提出了“个体知识”理论,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悄然升起。
      2.“缄默知识”与“个体知识”
      波兰尼吸纳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顿悟”理论,为他的个体知识理论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他提出了知识的两种分类:“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形、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是另一种知识。”[4] 他把前者称为可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而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或缄默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默会知识就属于一种‘私人意味’很强的个体性知识,它是非理性、非批判、非意识、非言语、非公共的。”[5] 波兰尼把“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作为自己的认识论命题。
      在分析默会知识的基础上,波兰尼吸纳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指出个体的介入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提出了“个体知识”理论。“个体知识”是波兰尼针对客观知识“范式”提出的相对的科学知识理念,被很多人认为是从现代主义知识观到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转折点。波兰尼用“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个体参与的”或“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必然包含着个人系数”[6] 的命题,来描述了个人知识的理念。他强调科学家的个人参与是科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个人系数指的是科学家个人在科学知识发现过程中无所不在的参与。”[7] 科学家本身是带着一定的个体判断力、信念去研究发现新事物的,“公认地,存在着一些给予科学发现以有价值的指导的规则,但是他们只是技艺的规则。……科学研究的规则使其应用处于充分开放的状态之中。让它由科学家的判断力来决定的”。[8] 因此,知识的形成是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建构,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认识主体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信念去揭示新的事物的实践活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实践活动,就会形成不同的“个体知识”。波兰尼的个体知识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对待个体性的态度, 把个人因素看作知识的必要成分, 提升了个体因素在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思想政治课中个体性知识的重要性
      波兰尼的“个体知识”理论传递给我们的是知识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主动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公共知识还是社会知识都是个人的,是个体认识的结果,“所有的知识都是个人的”[9],是包含了个人系数的知识。所以,知识不仅有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它也是个人的,它既离不开个体的实践活动,也离不开个体的个性人格特征。它内化到个体身上,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在知识传播的课堂教学上,两个主要参与主体“师”和“生”也都有自己的“个体性知识”。
      1.教师的“个体性知识”
      思想政治课以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律教育为课程目标,以让学生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知识为认知目标,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的传播途径的逐渐增多,尤其是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事实性知识(Know-What)、原理性知识(Know-Why)和技能性知识(Know-How)的传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教师仅仅只进行事实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的传授,把认知目标作为教学的全部,忽略自身的“个体知识”(Know-Who)对学生的影响,很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那么就会出现教师权威性受到挑战和学生讨厌听课的状况。因为,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其他的途径也可以获得,比如网络。教师在学生心中就成了一个有声的知识传播器,通过课堂学习来求知的吸引力,就会被网络所取代。同当今信息时代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样,由于网络的存在,每个主持人面临的信息量和观众是大同小异的,如何让观众选择看电视新闻节目而不是通过网络来看新闻,就取决于主持人自身的语言魅力和主持风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只不过有的教师很丰富,有的却很贫乏。教师该怎样把自己的“个体性知识”运用到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关键在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知识,用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去重塑知识。在给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把教师的“个人系数”尽可能地体现出来,这一过程为“知识的个人化”。同样的事实性知识,加入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个体知识”。当然,这离不开情景型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方式的支持。
      2.学生的“个体性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学生也有自己的“个体性知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就会形成不一样的“个体性知识”。以往的“个体性知识”会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纳,接受新的知识时,通过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同化和顺应,形成自己新的“个体性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性知识”,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个体和差异性。这样学生就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当然,作为政治教师需要澄清主流的价值观,可以用苏格拉底的助产式问答法或者是“两难法”,抛掷问题,一步一步地来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主流的价值观,进而能认同这些价值观。只是一味地灌输主流的价值观,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性知识”,不仅会导致学生厌学,还会使学生形成两面性的人格,即必要时被迫持有主流价值观,而私底下却认为其他的价值观是较好的,这会阻碍学生人格的良性发展。
      三、教师和学生“个体性知识”的良性互动
      教师的权威性并不是指教师是外在的控制者、首要解释者,从外力的角度来控制学生,对学生来说是不平等的。最利于发展的模式是,创造一个情境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是内在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这样的情境框架使建立“‘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王国’成为可能。在关切而富有批判性的对话中,促进方法、程序和价值从生活经验中养成——‘是’就此转化为‘应该是’”。[10]
      在这样的情境框架下,教师和学生的“个体性知识”都得到重视。教师用自己的富有魅力的“个体性知识”引导学生,兼顾完成了认知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学生有尊严、平等地表达了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并从中获得了新的“个体性知识”,于是,成长发生了。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市 海淀区,100048)
      
      参考文献:
      [1][2][10][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4][5][8]燕良轼.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6]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 a post- critical philosophy[M].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58.
      [7][9]秦文,王永红.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与教育思想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相关热词搜索: 思想政治 性知识 试论 重要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