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构建有效快乐作文的方式】构建什么的有效机制

    时间:2019-02-12 03:19: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宋朝诗人陆游认为:“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这正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文教学应面向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宝藏,也成为舞文弄墨的舞台;作文既是学生锤炼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怡情养性的休闲方式。即从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作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作文。学生每当到写作文时就犯愁:或者咬碎笔头,就是无话可说;或者勉强写之,常常是开了头,就煞了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呢?关键是“无米下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界已形成这样的共识:“以我手写我心”,“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按理说“写自己的生活”,学生有着深刻的体验、丰富的情感,文思泉涌才合乎逻辑,但是事实上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写。问题在于缺乏对生活的发现,正是缺乏发现导致了写作兴趣的淡薄和“无话可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必须通过学会做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从高于生活的层次,从另外的角度才能在貌似平凡、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动、感人的内容来。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有必要也应该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感受到作文本有的兴趣和快乐,因为孩子们的本性是快乐的。只有当孩子们认识到快乐作文是对生活的记录,是生活的释放,是留住快乐的一种方式,他们才会真正的快乐作文。这样应首先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好比做米饭,有米才能做出米饭来,所以米是做饭的关键。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什么地方找“米”呢?散文大家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即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装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秦牧是对作家创作提出的要求,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习作。其实,这三个仓库实际上就是两个大仓库,一是直接生活仓库;二是间接生活仓库。说到底也可以说是只有一个仓库,因为书本上的材料原本也是来自生活,在书本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和加工也源于生活。所以,正如我们常说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可能有一些同学会说,我不也天天处在生活中,为什么就发现不了可以用来写作的“米”呢?常言道,留心处处皆文章。高尔基在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过,他从l6岁开始,就是一个别人私语的旁听者。这话很有深意,它告诉我们,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时刻关心生活,投入生活,才能真正拥有生活。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心中不快。通过作文渲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每个人必须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要以平常心对待作文,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让学生多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例如学生的一篇文章写着:他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在班里无人能比,他那壮实的身躯,肥硕的手脚,一头短发,戴着一副近视达800~900度的眼镜。站在矮小的同学面前,给人以“泰山压顶”之感,走路时“地动山摇”,偶尔大笑时却“声细如蚊”。走在路上总是“满面春风”“生气勃勃”,与人交谈时彬彬有礼,还有点大熊猫式的憨态可掬。跟人开玩笑时喜欢举起他的一双肉手“一顿暴打”,可被打的人总会喜笑颜开。
      学生的观察记录,既有对行为表现的观察,又有对性格特征的观察,既有校园生活的丰富体验,又有校外生活的深刻感受,既有现实主义的采写,又有浪漫主义的描绘,内容丰富多彩。
      我让学生设立“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可长可短,不拘一格,唯一的要求是写出生活气息。
      用笔做摄像机,写好“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使之成为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库。也使作文教学由课堂封闭型,走向生活开放型。“生活小镜头”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从而让学生的“作文”之树常青。
      多留心,是找“米”下锅的首要条件,但只有这一点还是不行的,还必须多观察、多思考。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只有时时处处对周围的事和人不断地观察,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才能为自己的作文提供不尽的源泉。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观察习惯,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而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就能做到把“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在教学上我要求学生把作文“日记化”,就是把依据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提高写作兴趣。如第九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①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事。②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注意语句通顺。三个要求全部达到,对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分成三次写,就可以分散难度,提高作文质量。第一次,只要写暑假中一件真实的事,即可得“优”;第二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语句通顺,即得“优”;第三次,要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尤其是经过部分,通过范读、评议、自己修改,明确叙述经过时把主要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理表达出来即可得“优”。这种针对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
      有些同学说,我平时也不是没有观察,只是观察了也找不出好的东西。不错,你是观察了,但你分析了没有?思考了没有?对观察的材料不加以分析,不加以思考,那么,你的观察肯定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停留在一般地看看,就不能称之为观察。观察观察,不但要观,还要察,不但要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因此,真正的观察是伴随着思考进行的。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生活中的一次简单自我介绍,自己一次独立购物的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学校班级里同学的变化,家中最熟悉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校长的一次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餐桌上的闲聊,课间同学间的活动;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虽说我们学生每日局限于家庭与学校的两点一线中,但可供用来写作的素材,就像是一座座小金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打开这一座座金矿呢?就必须对生活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留心就要求我们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多观察就能挖掘出生活的矿藏;多思考就能不断擦出写作的火花。作文,它的最大的优点是让所有习作者都有话可说,都能找到感兴趣,熟悉的东西。朱熹先生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要力图将自己对生活的独创思考,读书的广泛收获与所要写的话题勾连上,从而写出扣题、生动、深刻的文章来。就必须让学生留心去观察认识大自然的规律,体会语言的玄妙,深入旋律的世界,参与体育运动,解读形与色的世界,实际就是积累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文字,转化为学生习作的源泉,让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进行快乐的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 构建 方式 快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