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时间:2019-05-02 03:24: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是城市新兴的工人阶层,却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长期处于身份得不到认同、权力得不到保障的生存困境,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甚至产生对抗甚至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正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探求其融入城市的可行性路径,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87-020引言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少务农经验,对于土地和农业的感情日益淡薄。在社会归属取向上来看,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即使回乡也没有出路。因此,更渴望融入城市。他们在创造着城市的繁华的同时,也在编织着自己的城市梦想。受高昂的生活成本,复杂的户籍问题及其社会保障的缺失等条件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只能游离于城市边缘。横亘在面前的是难以逾越的制度、文化和技能的城墙。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1.1 在制度层面上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明显有别于城市居民,农民工不仅没有分享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制度带来的不公平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极为尴尬。一是土地制度。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障碍。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退出土地和农业的市场机制,农民工由于城市工作大多具有不稳定性、临时性和收入低的特点,只好依靠农村的土地保障,难以割舍与土地的关系。二是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属地管理和身份管理,其本质是控制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和户籍政策已趋于宽松,但现行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仍阻碍了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封闭性,没有将事实上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障碍重重。四就业制度。现行的就业制度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设置了各种限制,农民工就业权利不平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农民工只能通过次属的劳动力市场找到那些稳定性差、收入低、劳动强度大、无福利、无保障、无晋升机会的边缘性职业和岗位。即使在同一家企业,农民工和正式工人相比,也是同工不同酬,处于不平等地位。
      1.2 在文化层面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同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巨大的文化反差和文化冲突,成为阻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文化因素。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工作动机、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等方面相对上一代农民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少了把农村作为自己归宿的认同,更渴望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身份认同感和成就感,消除与城市居民沟通理解的文化障碍,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但他们进入城市后,其原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与社会认同容易与城市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发生冲突。农民工虽然与城市居民比邻而居,但他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且具有封闭性,其文化活动主要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上网等,内容相对单调。其社区文化活动的范围仍旧封闭在一个传统的以血缘、地缘等乡土同质性为纽带的“圈子”中,远未融入城市社区。也无法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对城市市民的认同感,更难以产生对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甚至会产生认同危机与被剥夺心理。而且城市社区的管理也没有把广大农民工群体纳入服务对象,使这一群体缺乏与城市市民的沟通交流平台。当某种文化与其异质的文化相遇时,以前一种文化作为行为规范的人很容易产生与异质文化作为行为规范相抵触的行为。农民工在为城市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心理落差产生的失范行为给城市秩序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加大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障碍。
      1.3 在技能层面上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总体偏低,缺乏一技之长,大部分农民工就业层次低,只能从事低端岗位的初级劳动。技能的缺乏不仅影响到就业,也是是农民工融入城市难的基本内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就业就在“用工荒”和“就业难”之间纠结,农民工文化技能素质低与城市产业升级用工要求高、竞争就激烈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满足以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要求,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比起他们的父兄大有提高,但整体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仍然偏低。除了年龄与体力的优势外,他们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用工单位乃至城市发展所要求的人才素养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生代产业工人仍有一段距离,已成为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瓶颈”。“十二五”期间,我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对农民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民工能否由“乡下人”转变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技术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不仅是农民工能够在城市找到工作、在城市立足的重要条件,同时更是农民工自我发展乃至融入市民社会、最终取得市民资格不可缺少的成功因子。但他们总体上技能水平和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就业竞争力低,这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基本内因。
      1.4 在社会资本层面上 社会资本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所谓社会资本即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所结交的社会关系网,另一个是个体从社会制度中可以获得的资源。社会资源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助推器,作用十分重要。如果农民工建立的社会网络越多,社会资本规模也就越大,越有助于融入城市。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很密切,社会支持网络也很强。但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他们是一个孤立的社会个体,他们在农村的社会关系网不起作用,必须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以维持他们简单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个暂时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暂时的联系。相比之下,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的平均水平要远远低于城市工人。从个体所结交的关系网方面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结构的基础仍然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关系,所拥有的信息和资源并不丰富,社会资本质量相对较低。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资本虽然在发展但增量不大,这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中多是“老乡”、“亲属”,限制了他们社会资本网络的扩展。同时,城市居民对农民工观念上根深蒂固的偏见与行为上狭隘的歧视,相互之间很少交往,进一步限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网络的扩散。从个体从社会制度和社会联系所获取社会资源方面来说,进城农民工缺乏相应的社会组织给予其依靠和帮助,又因为制度的安排和户口的差异无法实现对城市的政治参与,得不到体制内资源的支持和保护,从社会制度方面获取的社会资本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其合法权益都会受到侵害。
      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2.1 制度方面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无论是市民化意愿还是受教育程度都比老一代农民工更高。因此,他们所感受到的由于制度所带来的歧视就更加深刻。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因素。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允许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统一户口制。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渐剥离户籍的附加功能和利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难的实际问题。二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力于创造公平的竞争制度与就业环境,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培育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就业社会服务体系,打破就业方面的各种壁垒,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使农民工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能够通平等竞争获得与城市市民同样的权利。三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农民工从农村成功退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进而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四是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1.5亿这一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社会基本制度的运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和可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能一蹴而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步推进、逐渐完善。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新生代 农民工 途径 探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