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18年中职校语文考试_满足学生需要: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4-25 03:31: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它们一般可以引起学生内在的动机,引起学生思考”。在实际调查中,中职校学生把语文课文内容陈旧、枯燥列为不喜欢语文的首要原因。
      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以原苏教版为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需要相脱节。中职校学生普遍对语文课文内容不感兴趣,认为学习语文用处不大。一些课文内容呆板、滞后,不能体现社会发展变化,不能兼顾当前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是教材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现行中职教材基本上是普高知识体系加上几种实用性文体的模式,较少渗透技术和职业教育因素,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品格,没有着力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三是教材不能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国家统编教材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考核,这种统一模式只满足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几乎不可能照顾到地方特殊性,对学生进入地方企业就业缺乏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基础:满足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疏离学生的需要,疏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生看不到学习语文对于其学习、生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就体会不到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因而丧失学习语文兴趣和动机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有的语文教师会这样认为:“上语文课,我只要把课文内容讲得比学生的需要多就行了,学生的需要随便怎样都能满足得了。”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适合和匹配,语文教学内容的“口径”和学生需要的“口径”要能匹配,如不能匹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就只会各自“空转”而不能一起“运转”。
      所以,针对中职校学生特点,我们不应该在语文教学资源设计上加深变多,加深变多只会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艰难,不容易接受。语文教学资源设计应该在如何与学生的需要匹配、适合上加深思考和理解,这样才可以帮助更多中职校学生掌握好语文学习,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
      三、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三个方向:专业性、职业性、生活性
      对于中职校学生来讲,在学习语文时应该从专业性、职业性、生活性三个方面来调节、改变、设计教学资源,坚持做到与中职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就业职业需要、自我成长需要相匹配、相适合,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
      (一)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专业性
      1.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专业性的内涵
      专业,就是中职校开设的专业,专业性,就是专业内涵和价值的体现。中职校语文具有基础性,但此基础是专业定向后的基础。
      从专业性切入,调节、改变教学内容,是指语文教师针对中职校内涵和价值的特点,找出现有语文教材中体现专业性的生成点,加以调节、改变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专业性”语文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真正明白学习语文对于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理解语文学习的内涵和主题,而不管他们是否觉得这个内涵和主题本身很有趣,或者他们是否喜欢语文学习的过程,他们不断地付出努力只是因为他们相信理解这个结果是有价值的,并值得去做。
      这种“专业性”语文教学内容引起的动机建立在技术价值观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2.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专业性的寻找
      一是课文中寻找。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专业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关键是语文教师不能对这样具有“专业性”的文本价值视而不见、见而不感、感而失语,在中职校上语文课应该有这样“专业性”的敏感力和把握力。
      举一些典型课例说明,在苏教版的中职校国家审定教材中,对接“专业性”的课文有《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专业性价值体现在:技以载道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理想境界。学生可从《庖丁解牛》中知道想成为像庖丁一样技术高超的人,关键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进一步增强专业学习自信;另外一方面,学生也可知道要像庖丁那样不仅仅做“技术人”、“职业人”,而且要做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学生从课文《邓稼先》关于“是做杨振宁,还是做邓稼先”的讨论中,将知道专业理想和专业功利性目的区别,知道学习专业是为了更好地找一份工作,这是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同时能从邓稼先身上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民族情感,知道成为技术人才更要像邓稼先那样树立远大志向,为民族复兴创造出技术的永恒价值,创造出自我的永恒价值。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文中的专业性价值——创造来自于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或重复,或变化,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运用这种规律指导技术创造意义重大。
      二是社会中寻找。除了在教材中挖掘专业性价值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也可以跳出教材,跟上时代的变化,把教学资源延伸到社会,延伸到企业、行业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去欣赏,更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和运用一个厂训、一条厂规、一尊雕塑等等,利用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体验感悟专业文化,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和语文文化共通性的感性认识。
      (二)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职业性
      1.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职业性的内涵
      我们在中职校语文教学中强调“职业性”,即从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切入,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实现从“语言表达”到“语言表现”的一步步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生命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积极人生品质的养成。
      伽达默尔认为:“人以语言作为基础,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拥有世界……”而中职校学生却在“沉默”中失去了“世界”:一方面,上课没有发言习惯,回答时又往往声音含糊、条理不清、词汇贫乏、不知所云;朗读时常出现声音细弱、语速过快或过慢、停顿断句不当、语调生硬等问题;说话时紧张,常常出现声音发抖、表情尴尬、不敢正视听众、搔头摸耳、说错了吐舌头等反应;另外一方面,老师不在教室时却是人声鼎沸,学生语言“表现性”很强,但言语表现得并不文明得体,有的大声喧哗,有的满口脏话,有的“动口又动手”。   “言语表达即生命的本然欲求”,中职校学生同样有表达的需要,为什么在语文老师面前就“拒绝表达”,而老师缺席的情况下,却能“轻松表达”?问题关键在于学生自主性有没有得到体现。
      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自主自由的表达氛围,学生就会享受表达、获得满足、实现自我,表达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又是对再表达的新投资,从而形成主动积极表达的良性循环。所以“从语言表达到语言表现”的教学关键点,在于教师能让学生觉得“你在教室里”和“你没在教室里”里一样的自由自主。
      语文教师对中职校的学生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课堂上有了“不同的声音”,就应该敏锐地把握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出现在哪儿,让学生自由地讨论,相互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语文老师还要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进行互动控制,做好“接力”,并充分“给力”,推进学生言语表达的延伸。
      2.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职业性的途径
      中职校学生从“语言表达到语言表现”的教学改变,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途径:
      一是师生合读、学生诵读。苏教版的中职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是言语表达训练现成的典范性素材。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可以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配上音乐和画面,增添文章或诗歌的美感,营造出触动心灵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投入。实践证明,音乐背景产生的艺术情境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去感受思想情感的流动,从而也实现了学生生命意识的“高峰体验”。
      教师为学生诵读。中职校学生语文阅读的动机不足或者缺失,语文教师可以为他们诵读经典名作,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享受到语文美,更使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亲近,从而又促进语文学习动机的进一步生成。
      二是创设语言活动情境。
      回答问题。最常规的做法是教师提问要尽量具有启发性,难度适中,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如果要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可以改变“师问生答”的传统做法,变为“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方式。请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指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历史背景等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来提问。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也可以将问题还给学生讨论,促进更大范围的语言表达情境产生。
      复述。复述是将听过或看过的语言材料重新复述一遍的方法。它需要学生根据原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实践中,请学生复述最近看过什么书,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是什么,你为什么觉得好看等。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也是用人单位经常会在中职校学生就业测试中使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类型。自我介绍中的语言表达是语言表现中最真实的语言活动,因为它是学生个人情况、爱好及特长等信息的语言表达。
      讨论。讨论是指同一组学生之间针对话题展开的讨论,能够充分体现通过口语的信息交流及语言的交互性。由于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交际情景相对轻松,学生心理压力小,容易发挥出真实的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
      ①你觉得自己有网瘾吗?到了什么程度?
      ②如果南通的网吧全部关闭,你觉得合理吗?
      ③如果你是父母,你反过来如何教育一个有网瘾的孩子?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在一种模拟式的交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行为,能体现语言的交互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准确、流利、得体,并且要符合交际情景中的角色、身份、话题的要求,能体现个性思想和交往能力。
      【案例】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忽然,一个大个子插到了队伍中间……练习前先讨论每个人的角色、动作、姿态、表情和对话过程,要设计好如何说话、如何动作、怎样解决分歧和矛盾等等。
      (三)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的生活性
      1.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生活性的内涵
      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同样源于生活,面向生活,也归于生活。每一个中职校学生都是生活中鲜活的主体,所以,在中职校语文教学中强调“生活性”,即改变以往忽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事实,将学习主体与生活主体融合起来,将语文教学与师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体验和对话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生活,学习语文就等同于在经历生活,从而促进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努力实现中职校学生人格的完全建构和全面发展。
      “生活性”语文教学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而能够触及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职校语文教学资源设计生活性的做法——“体验题”
      在中职校语文学习的实践中,“生活性”语文应该直接聚焦于语文与生活相融合的主题上,而不是将教学覆盖全部教材,覆盖章法、句法、名词术语、词语概念等内容。下面是在实践教学中设计的语文与生活结合的“体验题”——
      你为包身工感到难过吗?为什么?(《包身工》)
      鲁侍萍做出的选择正确吗?为什么?(《雷雨》)
      在山上生活对你来说有吸引力吗?说说原因。(《我的空中楼阁》)
      你能想象自己和这个人一样的境况吗?你会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纪念刘和珍君》)
      ……
      同学们在这些体验题的引导下,实现了通过语文学习自我建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体验教学重在语文和生活的相遇,在于过程,在于情境的构建和生成。体验的主题以学生为主,围绕学生生活经验、生命成长的意义、生存方式等角度,进行个别体验和互动生成。重视体验性学习,是对语文源于生活的进一步确认,是对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尊重。体验性学习追求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现成储存,而是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生命的感性参与,注重个体经验与新知识信息的互动联系、文本的间接经验与主体的直接经验的交融,进行更接近语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对话教学。当学生逐渐意识到这些体验生活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时,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也就日渐高涨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真正给学生以主体地位,避免以全体感悟代替个体感悟、以教师感悟代替学生感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存在阅读理解程度的差异,不能以个别感悟能力强的学生的理解进度代替所有学生的理解进度,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感悟空间和时间。同时,在感悟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点不同,教师要珍惜这种差异,因为差异代表了感悟的个性,也代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一方面,中职校语文老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提供好背景,以免学生产生对“生活”的误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资源 职校 语文 实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