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公益讲座:铸造学习型社会

    时间:2019-04-05 03:22: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图书馆公益讲座:一间永不下课的教室  “聆听一场精彩的讲座仿佛有‘胜读万卷书’的感觉——更何况,还是相当于在复旦读的万卷书。”徐汇区退休女教师张老师满足地说,她刚刚在位于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的多功能厅听完一场题为《老庄哲学的文化地位》的公益讲座,主讲嘉宾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涌豪。而这只是张老师“5月听讲座计划表”中的一课而已,张老师告诉记者,此前她不仅一场不落地听了世博系列讲座,还听了王安忆解读《悲惨世界》、王小鹰赏析《红楼梦》、过传忠赏析李清照作品、王鹤鸣谈家谱文化等,场场都令她收益良多。
      “听讲座是我这几年退休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次听讲座都让我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其实最开始,退休前教语文的张老师是把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功能作为充实退休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的——和大多数市民一样,张老师认为图书馆自然就是借书的地方。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图书馆二楼听到了一场公益讲座,大受启发,从此“去图书馆听讲座”就变成了她退休生活的重点。“我特别爱看书,有时看到一本好书心潮澎湃,特别想找人交流,无奈知音难寻;或者有些疑惑的地方,也找不到合适的人讨论,心里特别郁闷。而那次讲座上,主讲老师恰好谈到了一个困扰我多时的疑问,让我茅塞顿开,全身都舒坦了。于是,我开始坚持来图书馆听讲座,不花分文,却有了一个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呵呵,好事啊!”现在,张老师每个月都会提前到图书馆的大厅了解当月的讲座安排,然后根据讲座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看书、查资料,争取在讲座上与主讲人有更多的交流,“好像回到了读书的时候,日子过得比退休前还充实。”而在这里,不仅仅有张老师这样的退休教师,还有纺织厂的退休工人、服装研究所的在职设计师、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的研究员、以及外资银行的年轻白领等等,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各自有完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但是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听众”,他们不约而同把上海图书馆的讲座看作是“人生充电站”和“没有围墙的大学”。
      “城市教室”效应是无形的,更是长期而巨大的
      虽然在图书馆里听公益讲座是在近几年才红火起来的,但其实上海图书馆举办公益性讲座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一代代讲座工作人员的精心耕耘下,讲座内容从最初单纯的宏观时事分析,逐渐发展到目前6大板块18个系列,内容涉及时政、人文、科学、法律、教育、健康等方方面面,讲座数量也从最初每年30讲激增到150讲以上,迄今已累计举办各类讲座2000多场,直接听众超过百万人次。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专家们的讲座,上海图书馆更是专门开辟了讲座阅览室,使没能在现场听讲的读者只需凭普通阅览证就可以点播收看数百场讲座;还把讲座全过程制作成多媒体光盘,定期为上海200多家图书馆分馆和全国180家成员馆提供讲座声像资料,并把讲座光盘免费送到街道社区、干休所、部队、纠治办和盲人协会等公益服务点;他们还创建和完善了上图讲座的公共网页,随时提供七百多个在线视频讲座的点播功能。
      对此佳绩,上图讲座中心老主任陈凌康深感欣慰,陈主任可以说是打造“上图讲座”品牌的直接参与者,说起公益讲座的发展史来如数家珍:“社会公益讲座是近年来上海图书馆业务领域拓展的一大亮点,上海图书馆举全馆之力打造这一文化品牌,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讲座策划运作部门,这在全国的图书馆中都是并不多见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目前已建立起以22位客座教授为核心、数百名讲师参与的资源网络。两院院士徐匡迪、杨福家、裴钢,法学家曹建明,外交家吴建民、沙祖康,经济学家吴敬琏,导演谢晋,作家金庸、王蒙,画家陈丹青、陈逸飞,文化名人靳羽西、余秋雨、杨澜,企业家张瑞敏、刘永行等都曾登上过上图讲台。”在陈主任看来,这一串串闪亮的名字当然是“上图讲座”的品牌功勋,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凝聚和浓缩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思想精华、人生阅历、成功心得,而这些都通过一场场的讲座在上海这个城市传播了出去,扩大了开来——有形的财富会因为分享而减少,而无形的精神财富则会因为分享而变得更加丰厚——也许一场讲座上只是以一人之力影响数百个听众,可是这数百人如果再能持续把影响传递给他们的家人、朋友,家人、朋友再传递给家人的家人、朋友的朋友,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不可估量了。固然,和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庞大的人口相比,这样的影响力并不能产生一夕巨变,但只要持之以恒,以一灯传百灯千灯、乃至无尽灯,最终的结果必将是“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佛法玄妙,但叙述的正是一个朴实的真相,这个“真相”用上海作协副主席、作家赵丽宏的诗性语言来说,就是: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已然物质化了的大都市来说,这一点寄托精神的净土空间,有和没有,对于城市和生活其中的市民来说,差别太大了。“上海这样的城市商业气息已经很浓了,我觉得应该提高它的人文气息,我们作家或者学者,作为知识分子,应该主动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可能也不太会去主动筹划什么社会活动,所以我很高兴有图书馆这样一个本身就是精神家园的场所来组织这一类的活动。”近年来,赵丽宏参加了很多图书馆组织的讲座、诗会,不止是上海图书馆,有的时候区级的图书馆,甚至社区或者街道图书馆来邀请他去做个讲座,只要没有什么特别冲突的事情,他都会欣然答应的,“而如果是企业或者商家来邀请我参加商业活动,哪怕是再大的场面我也不会参加的。”
      是的,图书馆里的公益讲座也许既不豪华也不盛大,台下坐的也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可是赵丽宏说,这里有让他动容的精神力量。赵丽宏曾经在上海图书馆做过一场关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讲座,《追忆似水年华》全书七卷,可以说真正读完这一套书的人就算在大学中文系也不会很多,可是那一场讲座的效果出乎他预料的好,下面参与的听众有些本身就是文学专业的,有些则为了听这个讲座,提前月余就开始读原著,做笔记,“他们在现场问出来的问题,你一听就是很有水平的——不夸张的说,有些长期听讲座的老听众,他问出来的问题可能比中文系的大学生还专业。”对于这些老听众,赵丽宏很有好感,他说:“我参与上图的公益讲座也有些年头了,包括我们上海作协和上图合办的每季度一次的‘海上心声’朗诵会。我看到有一小部分老年人是非常热衷来听讲座的,每次都来。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每一场讲座都能理解、都有收获,但是我觉得即使他们只是把听讲座当成了退休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很好的,毕竟去图书馆听讲座怎么也要比在棋牌室打麻将要健康、积极很多吧。更何况,听了那么多,怎么会一点收获都没有呢。”而这一点点的收获,很可能就成为“老听众”们持之以恒的动力,而这些“老听众”的存在本身,又成了演讲者们心底的那一片温暖,让他们看到了自己付出的意义,所谓“良性循环”就是如此吧。   像大多数文化名人一样,华东师大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子善也是个不爱热闹应酬、独独对公益讲座很有热情的学者,究其原因,除了公益讲座所能产生的社会意义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他觉得这样的讲座对于演讲者自己也是大有裨益的。陈子善说:“作为研究社会的学者,我做研究的最终目的总是要把研究成果化为大众能够了解得到的知识或者常识的,而要达到那样的目的,我可以做的传播途径无外乎‘写文章’、‘教学生’、‘开讲座’三种。”然而,文章写出来自然要有合适的刊发版面,而即使有版面,现在的报刊媒体留给文化版面的大小也是有限的,分配到一篇文章的篇幅上则更是“豆腐干大小”;若想言尽其义,出书自然也是很好的选择,然而且不谈当下“学问书”的印数有多少、宣传有多缺,就是一本书二十好几的定价,也会把它和一部分市民特别是退休老人隔绝开来——而陈子善的研究中很大一部分关于老上海的城市文化及伦常风俗,正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而“教学生”的传播局限则更大,因为能够进入名牌高校本身就是一道比较高的门槛。所以对于陈子善来说,公益讲座无疑是他普及研究成果的最好途径。而实际上的收获还不止如此,“因为我的讲座内容很多是偏向怀旧的,所以来听我讲座的人群平均年龄是偏大的,他们中的很多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有时候反而是我更多地受到了触动和启发。”陈子善如是说。对此,赵丽宏亦深以为是:“作家当然应该静心写作,不入浮躁世事,但我觉得公益讲座这样的活动决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公众活动或者抛头露面,反而,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能真正直面我的读者而不是图书销量那一组数字,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写作是有意义的,让我更加相信这座城市是有人文精神的,这让我更加能静下心来继续我的写作和我的工作。”
      由此可见,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出现和兴盛都不是偶然,它显然既符合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又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它作为“城市教室”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虽然是无形的,却也是巨大的。正如陈凌康主任所说:“在文化的发展中,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遗产、进行学术研究、开展文化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等主要社会职能。举办公益讲座是图书馆向人们提供知识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也是社会公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可以说,举办公益讲座既拓展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又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正因为清醒认识到讲座工作在图书馆业务中的重要性,2005年4月,上海图书馆还发起了一场以“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会上,来自上海地区各中心图书馆分馆、长三角地区和全国范围80多家图书馆的有关领导和代表共150余人济济一堂,思想碰撞,还因此催生了一个创举——为更好地推进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协调健康的发展,由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发出倡议,由各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平等友好协商,共同签定了“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各成员馆的讲座资源均可以无偿共享,让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各地的文化讲座资源。也就是说,从那之后,即便是西北地区的听众不出家门也能跨地域听讲座了。上图更是把自己举办的各类讲座光盘无偿提供给了全国各兄弟省市图书馆,“从成本到人工全部我们承担——我们甚至连快递费都包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迈出这一步实践开始,上图讲座真正实现了从图书馆走向社区、从上海走向长三角、从长三角走向全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5年至今又过了七年,当年具有开创性的研讨会从某种意义上开启了全国图书馆讲座的蓬勃之势,如今图书馆公益讲座已然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意识到举办各类讲座活动不仅是合理配置社会人文资源的良好举措,更是从实践上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明星效应”也可以是正能量
      今年7月,上海图书馆迎来60周年庆。为了与市民同庆,上图讲座部策划了一场盛大的“大家讲坛”——顾名思义,届时请来的主讲嘉宾都是全国文化界的“大家”,而他们来到图书馆也正是来服务市民“大家”的。因为来的都是王蒙、易中天、周国平这样的“大腕”,这一系列讲座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网上的预定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其红火程度不亚于影视明星的演唱会出票,更有年轻白领在活动网页上激动留言:一定要去看易中天真人啊!
      年轻人以追星的心态来热捧公益讲座,对于主办方来说这是一种尴尬的局面么?拿这个问题问陈凌康主任,他笑眯眯地并不以为然:“不管是来追明星的,还是来凑热闹的,只要能把年轻人吸引到我们的讲座课堂来,我觉得就是很好的结果。”陈主任认为,虽然上图讲座面向的是不分男女老幼的所有市民,但其实私心里他更期待年轻人能更多地走进讲座,因为一个城市里的年轻人的综合素质往往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未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陈主任笑说,“我觉得年轻人以追星的心态来听讲座也没什么不好,这些文化名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明星肯定有他们过人之处,不管是学术见解还是口才魅力,只要年轻人能各取所需地去欣赏去学习,我们讲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陈主任说,年轻人的热情关注同时也会给策划方带来更多想法:“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下成长的一代,因此我们未来在讲座策划方面必须与时俱进,比如借助上海书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契机,与有关单位合作,邀请世界级的名作家、名导演来开讲座。我们目前在国内文化资源的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的目标就是要以讲座为载体,把上海图书馆建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对于听众的“追星”,赵丽宏笑着说:“有些年轻人可能一开始来听讲座就是因为一个他喜欢的作家或名人;或者只是因为今天主讲的嘉宾很有名头,他是来追星的;甚至有些可能就是来附庸风雅的,为自己以后的谈资添点光彩,可是没关系,我一点不反感这样的听众。如果能坚持长期地过来附庸风雅,听着听着,他很可能就慢慢听出了情趣,最后有可能真的就变成一个风雅的人了。”赵丽宏倡议说,媒体应该为市民提供更高雅的导向作用,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从这座城市的媒体导向上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不要只是去追逐那些流行明星分分合合的八卦绯闻,不要只是去大肆宣传什么奢侈名店开张香车美人如云,电视里也不要只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每天上演婆媳房产大作战或者特色小吃大搜索——你以为你是在迎合读者、观众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真的就是上海市民们最喜闻乐见的么?市民们想要看到和听到的,真的是这些么?真的只是这些么?”   当然,“明星效应”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号召力,如果运用的好,它亦可以成为一种推动文化发展的正能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然而“效应”虽好,“明星”却不是谁都能请到,众所周知,现在的文化名人也讲市场经济——这自然没什么不对的,君子爱财只要取之有道——而图书馆作为一个公众服务类的非盈利机构,面对“明星”们动辄上万元的出场费,会不会有力不从心的困窘呢?当然,除了出场费,很多文化大腕本身就是出了名的难请,因为他们有的埋首艺术世界,有的潜心学术研究,有的也许就是性格喜静,大多不愿被社会活动打扰……所以有时候能否请到一位有分量的主讲嘉宾,往往成为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最大难题。然而,翻一翻上图讲座近年的嘉宾名录:谢晋、金庸、王蒙、陈丹青、陈逸飞、余秋雨、杨澜、易中天、鲍鹏山……个个都是难请的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一点上图的讲座部大有经验可谈。
      “比如说现在最红最难请的易中天老师吧,因为他的社会知名度极高,而且因为他太忙,所以可能也影响到他的出场费啊等各方面因素,一般的社会活动是很难请到他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易先生已经在我们上图做了4次讲座,而且马上7月份的‘大家讲坛’他还是会来。”说起自己从事的这项文化工作,上图讲座部的副主任倪捷充满了成就感:“其实我们第一次请易先生来的时候,他的‘百家讲坛’刚刚播出,还没有红火,但那时候我们的老主任就看出了他的能力和魅力,当时就向他发出了邀请。所以通过这个第一次,我们和易先生就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友谊,即使后来他成为社会名人,但到我们这里做演讲都是友情出场的,不谈价钱。”
      而易中天的事例并不是个例,陈凌康主任补充说,比如百家讲坛的名人鲍鹏山,也是于微名时就与上图讲座结缘的:“2006年的时候,我们上图想策划一个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当时经过各种物色和筛选,我们找到了鲍鹏山教授,而他也对我们的策划很感兴趣,很快就交出了一系列关于先秦诸子的讲座计划。后来的结果众所皆知,通过一个系列的讲座做下来,我们的这个系列得到了听众的认可,鲍鹏山本人也通过这个系列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和精进,后来被央视的百家讲坛关注,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和成功。”所以,这些经历了相互信任和共同成长的“明星”们,在得知上图的公益讲座需要自己出力的时候,又怎会不顾念旧情、积极支持呢?
      这是个很好的经验,有些时候,我们与其去辛苦吃力地追逐潮流、追捧明星,何不尝试一下把眼光放长远些,擦亮慧眼,发掘和培育出自己的明星呢?或者说,像图书馆这样的公益平台,与其考虑怎样花大代价把明星请上台,不如先把自己搭建成一个可依托可发展的文化平台,让明星们以站在这样的平台上为乐为荣,这正是可以欣欣向荣地发展文化建设的一股正能量啊。
      校园公益讲座: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
      “上海滩上好风光,丽娃河畔柳丝长。师大因有大师在,诸多粉丝跳粉墙。”
      这首诗可能大多数人都并不用读全,一看到亲切的“丽娃河”三个字便知道写的是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因为这条优美的河流已经在太多作家的作品中出现太多遍了。的确,这首诗正是著名作家莫言5月16日上午在参观华东师大校史馆时即兴创作的,之后他就坐到了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的篮球馆内,应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系列讲座“杏坛高议”之邀,为满满一体育馆兴致高昂的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名为《写什么,怎么写》的讲座。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莫言一出场就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未及开场就有众多热情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纷纷围上去索求签名,等一个个手捧签名如获至宝的粉丝们散去之后,莫言终于现出了“庐山真面目”——跟他背后的巨幅照片上一样,有一双细长而凝神的眼睛,和一副魁梧的身材。“我跟华东师大是很有缘分的,我的大哥就是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所以我从8岁起就知道这个吃饭不花钱的大学。”莫言的头一句开场,就引来了台下同学们的叫好和欢笑。
      
      中国高校独缺“无用之学”
      作为这一次促成莫言来华东师大开讲座的邀请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扬表示,他和莫言都没有想到,这一次讲座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会这么高。“这一次莫言来我们学校开讲座,去的是闵行校区,用的是篮球场——平时多用作文艺演出的大场馆,我们校方也没有安排组织学生来听,而在这种情况下会场还如此爆满,说明学生们是很需要这样充满人文精神的公益讲座的。”杨扬表示,其实我们的高校并不缺讲座,每周食堂门口用来贴讲座消息的宣传栏可以刷满一层又一层海报,可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讲座中讲就业应聘、讲励志成功学的多,讲人文艺术的太少,尤其是在华东师大这样一所深具人文气息的综合性高校里,这样的情况是很不容乐观的。“所以这一次莫言讲座的盛况空前,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表现了我们人文教育严重缺失之后的一种反弹。”
      的确,现在的大学和以往不同,校园里的学生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对未来工作、生活压力的提前忧患使得中国大学校园里实用主义横行,这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的一种精神缺陷,难怪在美国《科学》杂志曾经刊发的一份《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中显示,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来自我国清华、北大两校的本科生数量名列全球前两位。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表示要留在美国工作。对此,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显章还曾发表言论,“这表明来自我国顶尖高校出国深造的留学生,当他们在美国就业并成为业务尖子后,其多数人的文化选择和服务选择,首先是美国而非祖国。”胡显章郑重指出,这正是我国高校偏重工具理性倾向的教育下产生的恶果:重物化目标而轻精神因素。这是由于人文教育被职业教育屏蔽所致——偏重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养成、忽视心灵教化与人格培养。他说:“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基础上,这种偏颇强化了科学与人文分离,使得我们的学生群体既存在中华优秀文化失根现象,又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人才的全面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讲座教授、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向大家描述了一枚哈佛大学校园雕塑底座上的浮雕:在这枚浮雕上刻有三本书,有两本是向上翻开的,而另一本则向下反扣。这个设计是有独特寓意的,它象征着在人类知识领域中,有一些真理是不能靠理智获得的,但是这些真理却非常重要。杜维明说:“哈佛的校训就是‘真理’。有些真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但是有些真理我们却没有办法通过一般科学实证掌握,那就是人文领域的真理。比如: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终极关怀是什么?”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好像都是些没有答案甚至是虚无缥缈的问题,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知识探讨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但是那些真正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却并没有这样认为。杜维明举例说:“2009年我曾应邀去德国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会议的主持者是德国的总理,而会场之外,总理却在家里邀请了15个哲学家参加会议。这个编外会议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何为人’,还有一个是‘我们为什么在这儿’,也就是探讨人生的意义问题。所以说,这些问题不仅是一般人应该注意的,社会精英层面也应该予以足够的关注。”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如果连这个人群都不能保有对人文精神的敬畏,又何谈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呢。   中国的大学人文教育缺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关于对策,知名讲座学者、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大学不缺专业教育,也不缺专家教授,我们所缺的恰恰正是人文教育:关乎情操,关乎理想,关乎荣誉,关乎信仰。这也正是我们的优秀大学和西方的优秀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所存在的一个巨大差异以及严重的不足。而弥补这样的差距也许需要一些复杂的程序和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公益讲座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公益讲座对我国大学现存的人文教育缺失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鲍鹏山表示,人文之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无用之学”,并不能产生功利,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站在这么高的精神层面上来积极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因为这其实也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城市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我们还是在追求劳动力和生产力的阶段。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中的大部分人也依然还在追求生存条件的完善,在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压力下,他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在休息上或者学习实用技能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我们应该更注重高校的公益讲座,因为至少在高校这样的环境中——当然,象牙塔已然不再——是有大部分的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来接受这些“无用之学”的,而等到他们毕业之后步入社会,就会发现这些“无用之学”才是他们可以受用一生的东西。因为,教育不止是专业技能,还是视野和心胸,是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关爱与分享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公益≠免费,高校应大力扶持人文讲座
      “大约因为我本身就是高校的教师,所以虽然我常在电视讲座上露面,但我做的最多的还是大学里的公益讲座:有自己学校的,也有全国各地高校的;有校方宣传处邀请的,也有学生会邀请的,还有的是社团邀请的。我大多数都会答应下来,因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非常支持这样的讲座。”鲍鹏山说,自己之所以这样支持大学校园的公益讲座,除了深明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因为公益讲座都有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听众们都是自愿的。“有些时候遇到单位或者学校‘组织’的讲座,可能讲座内容本身没什么差别,但因为是有任务性的或者工作性质的成份在里面,来听讲座的人可能就会带上一点不甘愿的小情绪,而这种消极的情绪多少也会影响到我们在上面讲的人。所以我很喜欢公益讲座,它的气氛是非常积极互动的。”
      然而令鲍鹏山略感遗憾的是,他看多了积极的大学生听众,看多了积极的大学生社团,看多了积极的学生会干事,却鲜少见到积极的校方人员。鲍鹏山说,公益讲座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的责任,现在既然有热心的学生社团或者学生会主动替校方做了前期工作,校方就应该主动在经费上提供支持。“大学的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其实成员本身就是大学生,他们的经费是来自会员或者社员所缴纳的会费,本身就不宽裕,当学生们自发为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出力的时候,学校还要学生们自己出这个钱,长此以往难免要让学生们心冷的。”
      同为大学教师的杨扬对这个问题也深有同感,他说,虽说社会上很多学者名人对来自大学校园的公益讲座邀请都支持有加,一般不会提什么“出场费”或者“讲课费”,但是把这些讲座嘉宾请到校园现场也总是要产生费用的;现在很多大学的分部都在郊区,如果嘉宾从市区出发,那么产生的往返车费加上餐费对学生团体来说也不是很小的数目,而这些完全是校方应该专款支持、主动承担的。“希望校方相关领导不要认为所谓‘公益’的就是‘免费’的,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在我看来,所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文化交流活动都是‘公益’的,哪怕是校方出钱请来嘉宾让学生们免费听讲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行为更加是‘公益’的。”杨扬如是说。
      网络公开课: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公益讲座
      身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打开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你便可以随时随地聆听世界顶尖大学、知名教授的课程,不用花钱,甚至连注册都不用。在十多年前,这还是一个近似乌托邦的理想,然而从2001年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的序幕。随着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全球的开放课程运动开展得一发不可收。
      目前在美国已经有20多所大学加入了这个行列;在欧洲,2006年英国就开始启动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计划;在日本,已经有近20所大学公开了部分课程,其中包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等著名高校。此外,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加拿大等国也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相应的开放式课程,它们有的是公开了本国名校中最拿手的课程,有的则是将馆藏丰富的大学图书馆的部分资源通过网络对全球开放。
      2011年4月,人们终于在这场公开课的盛宴中看到了中国大学呈现的特色菜品——复旦大学联合门户网站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网络公开课。据教育部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数百所高校加盟、上千名名师参与、数万门课程或知识模块开放,将有数亿人从这种教育资源开放形式中受益——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正在卸下门锁、拆掉围墙,这绝对是中国教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创举。
      
      网络公开课不用成为“百家讲坛”
      “我个人很喜欢网络公开课。”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教授正是“淘课”一族,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网上看看听听,而且还会把有意思的课程推荐给朋友和学生看。“一方面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比如法律、历史等领域的课程,可以拓展自己的跨学科知识面;另一方面我也会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学领域,主要是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对问题的当代阐释以及教学方法。”
      郭英剑认为,目前的网络公开课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所有公开课都来自世界名校,这是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名校效应”。第二,所有公开课的讲授者都是所在大学的知名教授、大牌教授甚至“明星”教授,他们的课堂教学思路开阔,内容与时代契合,对经典内容的阐释彰显了当代意识,教学方法也非常得当。在流行文化盛行的全球化时代,这样的人能够吸引人们关注,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第三,无论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还是文学领域,都有极为吸引人的课程,而这些内容也是当今大学生正在学习和白领阶层关注的,吸引他们去“淘课”就不奇怪了。但郭英剑同时指出,“网络公开课”与“百家讲坛”必然是有所不同,“前者毕竟是一门课,而后者则是一个话题”。话题可以深入浅出,甚至旁征博引,只要能让人听得开心就行,但课程就要深入得多,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它们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所以网络公开课完全不必办成百家讲坛。   
      “公开课”应该成为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标杆
      2011年4月1日,复旦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率先粉墨登场,立刻赢得一片热烈掌声。据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介绍,复旦正在实施的“人文振兴计划”中,专门有1500万元用于国际学术交流,为此校方将在全球遴选一流的人文学者,邀请他们来作短期访问。“届时每位学者要作4—5场公开讲座,学校就会把这部分讲座的视频制作成网络公开课免费向社会公开。”方明还透露,复旦每年都有超过2000场各类讲座,资源非常丰富,“过去5年来,我们也积累了大约500场讲座的视频,今后我们将从中陆续选择一部分公开上网,与社会共享。”
      为了规范并促进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发展,教育部高教司还专门成立了“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专家组”。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教研处处长陆国栋教授正是该专家组成员,他表示,网络公开课不完全等同于大学里的一堂课,它的课程是重新设计过的,会兼顾学生和大众两种需求。陆国栋认为中国的网络公开课应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比如,延伸出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来。而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则期待于更多大学能够基于社会责任感,由下而上地不断发展网络共开课:“我很期待各个大学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不光是‘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在我看来,网络公开课的开展也不失为是考验大学社会责任感的一块‘试金石’,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无功利地推行知识共享,这也是衡量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卢晓东指出,网络公开课发展到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有更多的课程、更多的老师提供更多层次的知识传播,吸引公众积极地学习并真正学到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三条谏言:
      第一,就大学而言,应该提高认识,充分意识到网络公开课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应该鼓励更多的大学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变为网络公开课。对于那些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教学名师,学校有责任、也应该有组织地将他们优秀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网络公开课,这既是对他们教学实践的肯定和褒扬,也必定会成为全社会的宝贵教育资源。
      第二,大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唯有如此,才能迎接新技术时代教学需求的挑战。无疑,网络公开课不仅检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也应该提高认识,在享受网络公开课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更多地为那些无法进入大学校门学习的人着想,与教师一起,把好的课程推向社会,使更多人受惠。
      TIPS
      到哪里找讲座信息?
      1、各大图书馆
      上海的大部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网络主页,图书馆一楼的海报栏也是公布讲座信息的常选之处,有的图书馆如上图的大厅咨询台就可以直接咨询讲座信息和领取讲座入场券。
      2、豆瓣同城
      一般重要的文化讲座在豆瓣同城活动页面上都有预告,不仅可以查到讲座的举办时间、地点、主题等信息,还可以了解主办方信息、讲座热门程度,并能和同样对此讲座感兴趣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3、各大高校首页、各大高校论坛以及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主页
      如果家住高校附近,则完全可以经常关注校内的布告栏,那里往往有第一手的讲座信息。
      4、报纸的文化版面
      此版常辟有“本城一周文化活动预览”的栏目,虽然大多是演唱会、话剧等娱乐表演,但偶尔也会有重要的讲座信息。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型 铸造 公益 讲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