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_孔子思想的矛盾性及其他

    时间:2019-03-28 03:23: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绝非多愁善感之人,对于催泪的东西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然而,在读《孔子世家》时,我却流泪了。   其实我感觉无论是谁写作孔子的一生,都是极其感染人的。因为孔子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本身不可避免的无奈与痛苦:丧失至亲,命运多舛,怀才不遇,无人了解等。一个经历了一番沧桑与白云苍狗后的人,会自然地把自己看做是孔子在两千年以后的寂寥的回声,这也就是孔子在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后,依然可以打动诸如伏尔泰、卢梭和卡夫卡之类的大家,因为语言表达的差异是无法阻遏人性光辉的发散的。
      公元前495年,56岁的孔子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值得大写的事,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我想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浩浩14年,应该是“精神苦旅”,这好比是一次凤凰涅■。去之前,别人叫他孔夫子;14年后,世人称呼他为孔圣人。涅■的过程是痛苦的,一方面他每时每刻都得忍受列国的礼崩乐坏,名实不符,诸侯们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和他同属一级的士人也充满着急功近利、汲汲用世的情绪,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时无刻不想着:我是周礼在人间的代表,我是来匡正世道的,这个乱世能奈我何!匡人把他困住,他笑着说:“匡人其如予何?”桓■欲谋害他,他不屑地说:“桓■其如予何?”这不是自负,而是一种对理想近乎痴狂的执著。
      我们试想,一个生不见父、少时丧母的男人,从小到大唯一能弥补他心中严重失衡的就是一堆在他人看来已腐朽不堪的礼乐典章。孔子17岁就成为了一名主持祭祀礼仪的儒士,在主持祭祀的过程中,他感受到敬畏与信仰的力量,让他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保持着赤子之心,就是所谓的仁了。这样两方面现实与理想、肉体与精神的直接冲突,注定这14年不会平凡。孔子的精神意识一直在游离,因此我们在读《论语》时,会发现孔子有许多话是有些歧义乃至自相矛盾的,甚至在与学生的辩论中也不能自圆其说。像对待“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孔子是主张入世的,认为“隐隐没世,而文章不表与后也”是一种耻辱,并把身为人臣作为处世最高道义,反对隐居不仕,但是在评价宁武子时,却又赞誉其“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肯定了“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观点的合理性。他一方面反对臣子的“愚忠”,另一方面又要求其在乱世承担起匡扶世道的责任。这就体现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
      但这种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儒学本身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儒家思想中很大一部分吸收了三教九流的见解,与其他学派相互交融,这样的矛盾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加剧,因此后来的儒士荀子干脆就培养出来两个法家大师;其次是孔子自身的矛盾,他信奉周礼,但是他也清楚其思想的不可行性,他奔波各诸侯国的行为被看做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自己也笑着承认自己“累累若丧家犬”。这样了解自己思想主张与时代的相悖,他的言行也就难以避免矛盾了。但这种矛盾最终还是回归到儒学上来。《论语》毫不避讳地表现孔子的这一面,其实告诉我们:孔子也是很纠结的,他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意识与存在截然不同的失望,他的一生都是一段多舛的“精神苦旅”,一个困厄终生,思想挣扎的智者形象,更能被世人接受。
      孔子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他本人也是不回避地表现这一点的,他说只要任用自己,国家三年即大治。那让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治国的:他在担任鲁国的大司寇时,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堕三都”。所谓的“堕三都”,就是把当时鲁国专政的“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城邑的城墙给拆掉。不要以为这是在搞装修,“堕三都”就是要搞垮“三桓”的势力,交权力归鲁国王室。把城墙拆了,下一步自然就是攻城了。可是“三桓”不是软柿子,“堕三都”并没有什么功效,尊王行动也未成功。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孔子“堕三都”的举措,与他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在孔子看来,用武力征伐是最末最末的行为了,按照正统的儒家做法,孔子应该加大宣扬仁义道德,匡正风气,搞得“三桓”热泪盈眶,自责不已,然后把权力拱手交回给公室,严重一点然后还自刎而死。可孔子没有,在他担任大司寇的几年里,他的政治手段主要是以强硬为主的。在齐国与鲁国的和会上,为了压一压齐国的气势,孔子一斩乐师,二斩歌妓,让这个齐王也傻了眼。对于扰乱国政的少正卯,他想也没想,杀!感觉和那些法家人士没什么区别。我们来听听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子路曾经问孔子:“卫君想请你做事,你去了先做什么?”孔子很快接了一句:“正名分。”这三个字很有内容,正名分,端正各自的名分,君是君,臣是臣,各行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展开一系列理想化的政治。我们会发现孔子的一些所谓“德治”的理想施行者都是君王,天子,而不是大夫,更不要说是家臣。他没有指出怎么“正名分”,换句话说,他的观点就是:要用各种手段正名分。所以孔子才会问心无愧地去动用武力,乃至依附陪臣的势力去对付“三桓”。
      个人认为,儒家的政治思想应该分为两部分,即:一,正名;二,德治以及后来的仁政。可以通俗地说,韩非子、李斯等法家人士把正名的做法一用到底,从而有了法治。其实儒学中的德治仁政在封建社会里从未有过实际的应用,在封建帝王手里,它只是用于推行专制的华丽外衣而已。后来的汉宣帝刘询,他采取的是“王道”与“仁政”的合二为一,仁政也是个宣传的大喇叭。到后来的汉元帝,这位先生个人狂爱儒学,把他老子祖宗们的大喇叭当成了治国的宝贝,把什么“子曰”都搬上了政治舞台,结果导致王权的偏落,汉朝走向衰弱。毕竟孔子时期没有出现封建的至尊皇帝,他能提出这样的政治主张,的确已难能可贵了。
      14年的“精神苦旅”过后,孔子回到了鲁国。这时的他,即使仍是一个落魄的智者,但他的精神足以使那个时代为其动容。他当过多大的官、编过多少的书已经不重要了,他成了那个乱世的精神支柱,只要他活着,那个时代的信念就不会倒;只要他活着,那个时代的心脏就还在搏动,热血就还在流淌。他的弟子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子贡富甲一方,子路孔武有力,宰我治国有方……孔子,是一眼永不枯竭的人文源泉。
      但是这一天还是来了。公元前479年,操劳了一生的孔圣人死了。死前七日,他对子贡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一代圣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悄然长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的确是对孔子人格的最好概括。
      (指导老师 何文魁)
      
      明灯留言
      孔子的思想是矛盾的,也许只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后世我们尊孔子为“圣”,而历史上的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一个出身卑贱,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却持之以恒地以复兴早已没落的周礼为己任的人;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地向弟子传递文化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无权无势却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梦想安定天下,还百姓以盛世的人……
      孔子很彷徨,也很无奈,不为狷介,不做清流,为了理想,唇燥舌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累累若丧家犬),却矢志不渝。
      而当个人的渺小在现实碰壁时,孔子的形象似乎始终在眼前闪现,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重读孔子的部分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矛盾性 孔子 及其他 思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