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作文审题失误原因归类] 命审题失误

    时间:2019-03-03 03:22: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话题作文“淡化审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场地,然而,“淡化审题”不等于“忽视审题”,不少同学因为审题失误而转移话题,信马由缰,结果导致人仰马翻,其原因大致如下:
      
      1、忽视了概念的内涵
      
      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会有走题之虞。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显然,这里的“热”是指一种社会现象,但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将“热”理解成“热情”“热心”,甚至写成了“我为祖国献热血”等。错解内涵,在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
      
      2、忽视了背景语的指向
      
      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作文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心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文脉的贯通。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了: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读背景语,我们就会发现,要求我们谈论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滥施于人”;孔子的“入世”与庄子的“出世”;谭嗣同式的“我自横刀”与文天祥式的“隐忍以行”……而有的人忽视了背景语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写成“忘记过去是一种背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这一些论点虽具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对立双方的哲理观点是不符合命题者意图的。
      
      3、忽略了提示语的暗示
      
      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接触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以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1)要写自己的,不能写他人的;(2)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1)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2)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上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读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4、用自己之酒杯,装他人之佳酿
      
      因为话题作文有开放性,文体选择又比较灵活,一部分学生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便套用现成的文章,只在结尾象征性地点一下话题。比如以“英雄”为话题作文,一个同学写成《母亲――心中的英雄》,记叙了母亲持家的艰辛、对父亲的忍耐、对邻人的关爱。然后在结尾生硬点题:“母亲是平凡的,但是,她却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勤劳、忍耐是美好的品行,但是未必能算得上“英雄”,这很可能就是套用了一篇现成的写母亲的文章。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尽管内容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所写的文章必须以音乐为轴心,不能离开这个轴心而另起炉灶。有学生写成《家庭,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大谈家庭生活,只在结尾提上一两句:“音乐,正回响在我的家庭中。”这种贴金式点题,是我们极力反对的,因为它很容易造成作文中的“宿构”现象。
      
      5、只注意判断中的主项或是谓项――似看神龙,见其尾不见其首
      
      判断通常由主项和谓项两部分构成。主项是判断的对象,谓项是表示判断对象具有或是不具有的性质。话题作文是一种“宽题”,写作中,可以将一个概念细化为一个判断。比如以“生活”为话题作文,可以细化为“生活是一种选择”“生活中要经历失败”等。可有的同学在行文中却抛开了判断的主项“生活”,片面地谈“选择”或是“勇气”,这样一来,实际上把原话题“生活”变成了“选择”或是“勇气”。
      
      6、偷梁换柱――半路杀出程咬金
      
      有时面对一个话题,刚刚写作时,还是切题的。但是在行文中,经过层层推演,离话题则越来越远。比如,以“人生之美”为话题作文,一个学生确定了这样的写作角度,“人生之美在于紧紧把握今天”,这个视角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分这样几个要点去阐释:“今天最美,把所要做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赊欠帐单;今天最美,所有梦想的终点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显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转向了“今天之美”。再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文化中去考察,这本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由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了。
      符合题意是考场作文必要的限定,没有这个限定就没有作文考试。话题作文的符合题意主要是符合话题而不是符合材料。因为话题才是作文的核心,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话题。因此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不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写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 审题 作文 归类 失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