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相约长风冲巨浪

    时间:2021-01-01 10:17: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踏冰而来的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

      在这个不平凡的年度,深谙“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精髓的湖南中烟,凭借其强大的规模优势、雄厚的竞争实力,挟一股王者之气破冰而来,且行且吟,硕果满枝。

      2008年,湖南中烟的经济指标、品牌价值、竞争实力再创新高:全年实现税利325亿元,同比增长16%,品牌规模突破400万箱。2008年7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前20名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评价结果,“芙蓉王”、“白沙”两大品牌以杰出的表现和竞争力,分别位列排行榜第三和第五。

      数字跳升的背后,是湖南中烟用务实的行动,在中国烟草版图中牢牢树立起的有利的竞争位势。在纵横捭阖中,湘烟的生产版图已扩张到东北、西北、西南七个省的11个生产点,市场版图更是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

      湖南中烟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发展与扩张,赢得亿万消费者的青睐?收获季节,我们踏遍三湘四水,去探寻其成功后面的秘诀,触摸其成长壮大的发展脉络。

      在合并重组后,湖南中烟引导下属各卷烟厂认清自己在烟草产业链中的位置,准确定位,理清思路,强化管理,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工艺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夯实管理基础,向着打造“国际一流行业样板工厂”的目标,迈开富有成效的坚实步伐,走出一路宜人风景。

      相约长风冲巨浪,敢立潮头唱大风。从更高起点出发,湖南中烟必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精彩转身,活力就是生产力

      合并重组后,湖南中烟下属的长沙卷烟厂和常德卷烟厂被取消了法人资格,责任和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由生产经营型向生产管理型转变。如何提高烟厂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流的生产型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是摆在湖南中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公司在打造一流卷烟生产厂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坚持“重心下移”的原则,突出各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在公司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并制定了《卷烟厂管理办法》,赋予工厂一定的人事安排和内部分配权力。推行了分级管理、授权管理、属地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的活力。

      高效有序的生产组织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的关键。从市场竞争主体转型为卷烟生产点,各卷烟厂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精彩转身,调整定位,牢牢锁定“以生产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探索自己的发展思路。

      “两眼向内,苦练内功”成为湖南中烟各生产厂的发力点。两眼向内,从内在技术、业务、管理素质的提升上积聚更强大的竞争力。他们加大技改,提升工艺,加强管理,注重质量,提高效率,柔性制造,敏捷反应,按订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长沙卷烟厂完成“十五”联合工房二期工程,常德卷烟厂“芙蓉王”卷烟生产线建设如期进行,郴州卷烟厂、零陵卷烟厂装备填平补齐,四平卷烟厂按照“白沙”的生产要求改造了生产制丝线,吴忠卷烟厂进行整体技术改造,各卷烟生产厂的装备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在此基础上,以长沙、常德为代表的卷烟厂,又开始了打造一流卷烟生产厂的积极探索,着手打造“国际一流行业样板工厂”。

      以生产为中心,一套灵活高效的运营体系迅速在各生产厂建立。

      从制度建设入手,常烟先后修订实施了《生产区现场管理考核规定》、《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节约挖潜考核实施办法》等等一系列适合生产型企业的管理规定,并将质量、工艺、安全生产纳入国际标准进行考核,形成了一套具有常烟特色的生产管理制度。同时,全厂各部门紧密配合,抽调精兵强将对生产线的设备及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优化各项工艺参数,为确保品牌的市场需求提供硬件支撑和技术保障。此外,为合理调整生产组织,坚持每天与公司及企业储运部进行信息衔接,充分了解市场划分情况,制定产销计划,并根据计划情况和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精细化调整,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将每个品牌的生产具体到了哪个车间、哪个机台和哪个时间段。为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力度,该厂还对出现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及时进行考核和调整。长烟初步建立并规范企业内部新的运行制度,着手加强四个核心能力(即风险防范能力、质量保障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系统运作能力)、四个基础保障的建设。

      各部门都积极主动地为生产线做好服务协调,只要生产线有什么需求或是出现什么问题,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解决。企业的生产组织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生产过程监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起了设备现代化、工艺现代化、检测现代化、仓储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尤其是芙蓉王的生产,随着重点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正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人性化的现代化大生产进一步迈进。

      质量为本,高品质就是竞争力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的竞争。可以说,“芙蓉王”“白沙”等湘烟品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傲立群雄,与湖南中烟一贯的高品质追求是分不开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面前,他们“谨小慎微”,容不下任何缺陷;
    质量面前,他们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节。在湖南中烟采访,我们处处都能体会到那种入骨入心的质量文化,在那里,质量是一种态度、一种标准、一种责任、一种承诺。

      “产品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湖南中烟人常挂在嘴边的话。走进长沙卷烟厂和常德卷烟厂的生产车间,“质量源于细节,标准源于市场”、“疏忽1%=失去100%”、“1.8秒的松懈就可能酿成一次质量事故”等标语赫然在目。从公司到车间始终把品牌质量摆在首位。严把投料前原辅材料质量关,不断提高卷烟生产过程控制水平,加强对成品和半成品的监督检验,把质量、成本控制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细节,长烟人确保了“包包精品、支支一流”,将“亿支万件”无质量缺陷的记录不断刷新。

      对质量的控制是超前的。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湖南中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预控体系,增强产品质量的预控保障能力,并针对产品质量缺陷的快速处置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将质量管理从传统的“产后检验”向“产前预控”转变。形成了有效的“设备、工艺、产品”质量控制链,使产品质量检验前移、产品质量控制因素前移,实现了质量管理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向、由人工经验向科学决策的转向、由实物质量控制向对整个在线装置控制的转向。

      对质量的控制是全过程的。原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品质,为了把好烟叶质量关,2007年,公司将烟叶调拨工作“阵地”前移到产区烟草公司的基层站,主动配合产区烟草公司做好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工作;
    严格执行烟叶调拨程序,加强烟叶调拨质量的跟踪考核,实行质量责任追溯制。在长烟,把质量过程控制向精准控制推进,针对某些检验标准定性描述多,易出现理解和执行上的差异,长烟更多地引入定量标准或缺陷图片作参考,标准制订得更为具体,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多点生产标准执行的一致性。并增加了有利于烟丝质量评价的烟丝碎丝率、填充值、烟丝宽度、梗丝厚度等检测标准。常烟生产的每一支烟,其质量从烟叶、卷烟纸、咀棒等“子细胞”开始,到投放市场到消费者手中,质量监督检测都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和提升。

      对质量的控制已经覆盖到每一个角落。长沙卷烟厂“白沙”品牌卷烟与多家烟厂实现了联营生产,确保联营厂家“白沙”卷烟的质量一直是长沙卷烟厂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实现“白沙”“一牌多点”生产的卷烟产品在质量上的一致,公司开展产品均质化应用研究,着手搭建科学、统一的工艺技术集中平台,并积极探索质检新模式,制定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定期开展消费者调研和产品质检工作。同时,他们还向各联营厂家派出了“白沙”卷烟项目组,进驻10个联合加工点,向合作厂家提供均质化生产的指导、管理和服务。2006年一个寒冷的冬日,“白沙”项目组驻河北白沙的工艺员陈彤发现在烘丝机出口处每隔半小时左右都会滴一滴水。“虽然只是一滴水,也会影响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消费者那就是大事了。”陈彤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立即召集车间工艺员、维修技术人员、设备主任一起查找原因。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作战,终于解决了难题。由于对联营加工的管理到位,无论是行业的质量检测数据还是市场反馈情况,长沙卷烟厂对外合作加工点的质量合格品率均为100%。

      生产线上,一台台精致的小车,载着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和检测工具,穿梭于各个生产现场,进行质量数据的采集……从2008年1月1日起,常德卷烟厂增加了这样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湖南中烟生产厂对质量的管理手段也不断进步。近年来,常烟建立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过程质量的控制、在线质量的控制、成品质量的控制、源头来料的监控都纳入了信息系统。而在长烟,则有一个被称为“质量问题电子词典”的质量经验库。长烟把历年来出现的质量隐患、质量缺陷及解决措施,全部收集起来,开发出了质量经验库。当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时,通过查询经验库,一般都能找到解决措施;
    还可根据与经验库中记录的质量问题发生的生产环境作对比,判断当前生产状况是否可能导致质量问题,从而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此外,通过经验库中的各种统计分析工具,还能快速发现关键质量问题,并找出辅料、设备、人员等与质量缺陷的关系,结合参数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工艺质量的持续改进。

      更为可喜的是,一种以追求质量为核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已在湖南中烟形成,对质量的追求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在湖南中烟,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常烟二车间挡车工方朝辉,每天下班都会详细地记下当天的生产情况,产量、消耗、质量隐患、设备故障以及解决的方法。这个习惯他已坚持7年,前后用完了10多个日记本。

      成本领先,数字之“降”凸显水平之“升”

      在常人眼里,作为每年上缴税收数以亿计的利税大户,湖南中烟绝对有理由“财大气粗”。谁也不会想到,在成本控制上,湖南中烟却是抠门抠到了家。

      在湖南中烟管理者的眼里,成本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跟质量、效率一样,是推动企业进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于是,每年的工作会、职代会,“成本”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作为硬性指标,公司上下带上“紧箍咒”:在公司机关,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内部管理规则,对于公司的内部管理从严要求,严格预算管理,严格费用控制。从办公设备添置到业务招待乃至公车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从市场主体地位退下来的各个生产厂,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执行单位,挖潜降耗指标更是被一一分解到各个岗位。在长沙卷烟厂,随着“成本改进项目承包制度”的推行,“成本领先”观念深入人心。在常德卷烟厂,“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在全厂全方位展开,各部门负责人与厂部签订节约挖潜目标责任书。

      为确保实现2008年挖潜降耗3亿元的目标,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制订了提高烟叶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万支能源消耗、降低原辅材料采购成本等一系列增收节支的具体措施。

      围绕挖潜降耗,各生产厂开展了大量的管理改进、技术攻关和工艺攻关,从节约烟叶、辅料、动能、采购费用等方面制订了详细的降耗方案。并针对烟叶、烟丝、咀棒、卷烟纸、小盒、条盒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改进和设备攻关降耗。

      在成本控制上,常烟在“严”字上做文章,坚持不懈地抓好此项工作,并将抓好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员的节约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和控制浪费为目标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原辅材料入厂计量把关、过程工艺控制等影响生产成本的各个环节和关键点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分析,寻求可优化流程和可控制成本真实性的途径。其次,严格定额管理,加强统计分析,不断探索、完善符合企业管理实际的成本核算模式,大大提升了成本控制管理水平。2007年,企业实现节约挖潜2495万元。

      要真正打造成本领先优势,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低成本新突破。一项技术改造,往往会发挥出巨大的成本效应。长沙卷烟厂技改办作为该厂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和维护的职能部门,是资金使用的大户。在每个项目的设计上,在不影响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节约。在对一个项目的地基处理中,该办经过充分论证,将1100米的防空洞大开挖改为采用填实处理,节约资金80万元。

      在成本控制中,“小事件”往往也能支撑“大成果”。在湖南中烟,笔者听说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看似微不足道,却生动地体现出成本控制在湖南中烟往深度、精度发展的可喜态势。成本意识已渗透到每个员工的习惯之中,渗透到每个流程的标准动作之中。例如,在长烟的联合工房综合班,每一批外运烟丝出柜结束后,皮带和储柜里总会残留一些尾丝,点点滴滴接出来,多则30多公斤,少则10多公斤。虽然相对于一天4万多公斤烟丝的装箱数量而言,这些简直微不足道,但从不舍弃任何一根烟丝一直是综合班员工的行为准则。这些尾丝悉数都被掺兑到出丝皮带,输送到了卷包车间。按一个月18批外运烟丝计算,仅此一项,综合班全年就为厂里节约6000多公斤成品烟丝。

      涓涓细水,汇流成海。在品牌规模越做越大的同时,湖南中烟各项成本费用指标呈现下降之势。据统计,湖南中烟2007年全年物资平均成本节约1.8亿元,全年广告宣传费用节约1.3亿元;
    单箱耗烟叶加权平均同比下降0.3公斤以上,全年成本费用同比下降6000万元;
    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全年节约成本3000万元;
    通过改进工艺,发挥烟草本香潜力,降低香精香料设计成本和过程消耗,全年节约3000万元。

      致力于精细化管理的湖南中烟,何时能够成为别人的管理标杆?以“国内先进,国际一流”为方向,正在疾步前行的湖南中烟,已经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芙蓉王”完美超越50万箱魅力绽放

      2008年年末,当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中国市场的时候,消费市场疲软,特别是高端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欲望更是降到了冰点以下,本该产销两旺的年末市场,却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蒙上了一层悲观的阴影……

      在如此不景气的市场氛围中,芙蓉王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这个寒冬里带给我们信心和慰藉——2008年12月1日上午9时,随着流水线上的一件“芙蓉王”进入成品库,“芙蓉王”年产规模达到50万箱,并成为行业第一个年产规模突破50万箱的纯一类卷烟品牌。

      “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同样,从零到50万,“芙蓉王”今天的成就也不是朝夕之间达成的。从1994年创牌至今的14年间,“芙蓉王”执着于品牌理想——追求成功,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一次次精彩的成长,一次次完美的超越,5100多个日日夜夜的累积,才实现了中国烟草的高端突破,成就了“芙蓉王”年销量突破50万箱的辉煌业绩。

      回望“芙蓉王”14年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但却一路昂扬,自我超越是14年来“芙蓉王”不变的主题,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芙蓉王”超越竞争对手,成就了中国烟草的一段传奇,成长为中国高端卷烟市场的引领者。

      1992年,成都举行的全国烟草工作会宣布卷烟价格放开,烟草行业进入专卖体制下的市场经济阶段。至1994年,中国高端烟市场仍以“中华”独尊,然而“芙蓉王”敏锐地发现了中华背后留下的巨大的市场空白区,1994年9月30日第一款“芙蓉王”横空出世。

      “芙蓉王”以政要、高级公务员、高级白领、业界精英、社会名流、成功人士为目标人群,产品从包装到吸味再到高尔夫、江诗丹顿、轩尼诗等品牌联想,无不流露出“名流标志、身份象征、财富伴侣、权位名片”的产品寓意,正因为如此,“芙蓉王”迅速捕获了消费者的心理,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在高端烟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5年3月,在北京全国第二次卷烟拍卖交易会上,以超过期望成交量10倍,经11轮竞拍成交,创下全国起拍至成交差价之最(100元/条差价)。此后,“芙蓉王”频繁出现在各种颁奖礼的领奖台上。

      1995年获国际包装装潢金奖,95、96、98年三次获全国一类卷烟质量评测第一名,96年起连续四年获全国名优卷烟殊荣……

      1995年,“芙蓉王”以湖南烟酒茶文化的经典形象享誉全国,“湖南三绝走天下,王烟鬼酒湘妃茶”广为流传,“芙蓉王”声名日盛,产销两旺。

      如果说“芙蓉王”最初的成功在于它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精准的产品定位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的“芙蓉王”的每一步成长都源于对产品理念的执着和对自我的超越。

      2000年至2006年间,烟草行业的形势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百牌号”目录的发布,“双十”战略的提出,卷烟品牌数量从两千多个锐减到2006年的224个,并在进一步压缩。大量品牌停产,其中不乏历史悠久和市场表现良好的优秀品牌,烟草市场资源重新整合和划分。此时的“芙蓉王”早已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产品行销全国,但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芙蓉王”并不满足于现状,看到了市场资源的整合为优秀品牌成长带来的空间和机遇,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品牌文化,树立品牌形象,“芙蓉王”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超越,换来的是更大的市场份额。

      2000年12月,“芙蓉王”家族新成员“芙蓉王”(蓝盖)应运而生并持续旺销,蓝“芙蓉王”首次采用CPF滤嘴和高透气度卷烟纸,对卷烟焦油的截留能力明显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卷烟安全性。同时,蓝“芙蓉王”开创了中国高档卷烟包装“蓝色风暴”。国内高档首次采用深蓝色包装和亮蓝色过滤嘴,愈显冷静,优雅与高贵,更加契合了“芙蓉王”的品牌定位,并成为“芙蓉王”重要识别标志。

      新成员的加入大大提升了“芙蓉王”的业绩,在2000年63000多箱的基础上,2001年突破8万箱达到85267箱,2002年更是一举突破10万箱,一场史无前例的“蓝色风暴”正席卷整个中国烟草市场。

      2003年1月,“芙蓉王”趁热打铁新规格“蓝软”面世,在当年的春节市场再次掀起了一股“蓝色潮流”,这是“芙蓉王”的一次巅峰演绎。2003年“芙蓉王”销量突破12万箱。

      “芙蓉王(蓝盖)”和“芙蓉王(蓝软)”的巨大成功更加坚定了“芙蓉王”蓝色风格的信心并积累了向更高端迈进的实力。2004年9月,“芙蓉王(钻石)”作为“芙蓉王”发展十年的献礼作品面世,同时也吹响了“芙蓉王”向更高端卷烟市场进军的号角。

      伴随着“芙蓉王”品牌系列的不断丰富,产品理念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90年代末期,社会逐渐从浮华回归理性,赤裸裸追求财富与权力的暴发户心态逐渐为人鄙视,于是,“芙蓉王”及时对品牌内涵予以进一步深化,将“华夏瑰宝,一王情深”这一直接追求财富与权力的品牌语演化为“创造无限,体验成功”。成功是人人希望的,尽管人们的目标不同,但都满怀着希望,因此成功属于每一个人。这次品牌内涵的及时深化,使“芙蓉王”得到了更多的价值认同。

      进入新世纪,中国迈进了小康社会,含蓄、内敛成为价值追求的主流。审时度势,“芙蓉王”的品牌内涵再一次得到深化——“传递价值,成就你我”。“芙蓉王”成为了每一个人成功路上的伙伴。其关注的不再是成功的结果,而是成功的过程,从而强化了社交用烟对人的祝福与良好期盼,使“芙蓉王”成为渴望成功、愿意帮助别人成功的代言人,成为了积极向上的代名词,成为了传递价值的使者。

      “芙蓉王”在紧跟并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实现自身品牌理念境界的提升,从追求个人的成功到帮助他人成功,与他人共享成功,这是“芙蓉王”的品牌理念,也是“芙蓉王”对社会的承诺。多年来“芙蓉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始于1998年的“芙蓉学子”助学计划帮助无数寒门子弟圆了大学梦,除此之外,在扶贫、助教、体育赛事等各类公益事业中“芙蓉王”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享成功,共享价值”的品牌理念,并使其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芙蓉王”的进一步成长营造了美好的氛围。

      进入2006年,“芙蓉王”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一年对于“芙蓉王”日后的成长来说其意义不亚于1994年的创牌,因为在这一年的11月16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合并重组为一个法人实体,成立新的湖南中烟工业公司,11月16日举行新公司揭牌仪式。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称“这是中国烟草行业真正意义上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联合重组,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

      重组后,长沙、常德两厂的优势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在新的、更大的舞台上,“芙蓉王”更加游刃有余、挥洒自如。2008年初,湖南中烟推出第一款“芙蓉王”新品“蔚蓝星空”,这包烟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湖南中烟的平台上,集合长沙、常德两厂科研、技术力量和所有湘烟人的智慧而成。产品延续蓝色经典,软包硬化技术更显尊贵,口感更加醇厚饱满,呼吸之间成功人士的智识价值尽然闪现。产品上市后引起了极大反响,“蔚蓝星空”的加入使“芙蓉王”的上升势头更加强劲,并在2008年全年销量一举突破50万箱,在这个清冷的冬季第一次吸引了全行业的目光。

      有人说“芙蓉王”是一个传奇,也有人说“芙蓉王”是一个神话,然而,当我们细数“芙蓉王”的成长经历,探寻“芙蓉王”奥秘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传奇和神话的背后是“芙蓉王”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成就了今天的“芙蓉王”,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50万箱不过是“芙蓉王”又一次对自我的超越,“芙蓉王”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湖南中烟)
    相关热词搜索: 巨浪 相约 长风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