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大力推进枸杞产业化发展

    时间:2020-10-28 08:05: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大力推进枸杞产业化发展
    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景泰县发展枸杞特色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景泰县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大力培育发展枸杞产业,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中找准了发展的着力点,有力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11个乡镇10个乡镇都栽植枸杞,栽植总面积达5.8万亩,枸杞干果产量达到87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亩产干果产量300斤,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枸杞收入已占到全县林果业的38%,枸杞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条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枸杞产业带正在形成。
        一、明确重点,找准发展着力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景泰县草窝滩镇6个行政村的1.3万亩良田开始盐碱化,全镇陆续盐碱化的耕地达到了近一半,群众每年投入大量的劳力和资金,而收入微薄。尤其是红跃、范湾两村,80%的耕地变成了盐碱地,盐碱严重的地块寸草不生,群众多靠外出打工和政府救济维持生活,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生活十分困难,十年间全村没有盖过一院新房,不要说奔小康,就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成了全县闻名的特困村。盐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现场调查研究,寻求对策,盐碱区的干部群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投身于战胜灾害、建设美好家园的实践中去,积极寻求治理盐碱、脱贫致富之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更是把治理盐碱作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步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点工作来抓,县上在“八五”、“九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北治风沙中治碱,干旱山区压沙田”的全县发展策略。经过广泛调查论证,认真分析,在采取铺压黄沙、开挖排碱渠的同时,探索出了一项富有创新性的措施——栽植抗盐碱程度较高的沙漠枸杞,走生物治碱之路。
        二、因势利导,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目标确定了,关键在抓落实。与景泰县邻近的宁夏中宁县是栽植枸杞的大县,具有丰富的枸杞栽植经验,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98年,县上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多次赴宁夏中宁县考察学习枸杞栽植。通过考察发现,景泰和中宁两地气候条件十分相似,栽植枸杞不仅抗旱、耐盐碱程度高,而且见效快,种植后当年就可获得收益,特别适合在盐碱区和风沙区种植。县上立即决定试点种植,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第二年便在红跃村试种了50亩,成活率达80%,当年产鲜果40000斤,平均亩产800斤,亩收入达600元。引进试点获得初步成功。农民得到了收益,看到了希望,开始大面积栽植,到2004年底,全镇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2005年,县上将枸杞作为全县盐碱区和风沙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每亩兑现100元补助资金,决定在草窝滩镇和漫水滩乡发展两个万亩枸杞基地,并向景电一、二期适宜栽植枸杞的乡镇推广,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2006年召开的县十二次党代会上,把枸杞产业作为全县“三个五万亩”林果产业之一列入全县“十一五”规划,确立为发展全县林果业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在全县盐碱区和风沙区建成五万亩枸杞基地,实现枸杞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当年,景泰县万亩枸杞繁殖推广项目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7个优良乡土树种繁育项目之一,纳入退耕还林计划,更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分户种植和个体林业种植大户参与枸杞基地建设的热情,改过去的“要我栽”为“我要栽”。当年就有27户个体大户参与工程建设,建设规模小到100亩,大到1000多亩,完成枸杞栽植0.79万亩。作为枸杞种植“创始人”的红跃村,在枸杞产业的带动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由当初不足4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3500元,高出了全县的平均水平,彻底改变了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涌现出了一批种植枸杞的致富能手。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来带头种植枸杞致富,2007年被评为全市劳动模范,他与村主任也因种植枸杞在全村带头购买了私人小轿车。截止目前全县种植枸杞千亩以上的大户有2户,百亩以上的大户达21户。这些种植大户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景泰县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进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和培育枸杞深加工企业。2006年创建了“景泰县玉杰农贸公司”,先后投资1260万元,建成高标准无公害枸杞干燥净化太阳能制干车间3个共2200平方米,大型成品库760平方米,年可收购干燥净化枸杞鲜果3000吨,加工包装干果600吨。形成了集枸杞清洗、制干、筛选、色选、包装、销售于一体的流水生产线。条山集团公司开发出了枸杞乌鸡活体及餐饮系列产品,县上以此为典型,大力引导发展生态放养鸡,目前为止,规模养鸡户已发展到11户,年饲养量达到18万只,年出栏达到10万只,创收150万元,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重视和赞许。与此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联结基地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加快发展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2008年,县上紧紧抓住国家林业局把景泰县确定为“全国枸杞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机遇,把“标准化种植和培育新品种”作为新的任务,以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引导玉杰公司从宁夏和内蒙古引进“宁杞1号”、“蒙杞1号”新品种,并试引进荷兰枸杞快速制干保鲜技术。玉杰农贸公司投资近730万元建成集枸杞栽培、新品种试验示范、测土配肥为一体的枸杞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200亩,实施枸杞节水无害化栽培。示范基地的建成,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枸杞产业化发展路子,在枸杞的科学化种植与规范化管理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既为龙头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原料,带动了周边农户,又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提高了枸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在引导全县枸杞走上规范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以科技为动力,依托品牌树形象推动发展。结合枸杞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景泰县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科技优势,加强农科教结合,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根据枸杞种植的布局,调整农技人员的配备,突出产业技术重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农户进行帮扶,完善科技人员联系基地和结对帮扶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种植模式;
    加大投入,引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包装档次,通过分级处理、贮藏保鲜、加工转化等措施,积极推行深度加工开发,努力突破加工、流通两大瓶颈,进一步拓展了枸杞市场。同时,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不断提高景泰枸杞的层次和品位,提高景泰枸杞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先后注册和打入市场的枸杞品牌有“景沙红”、“景世红”和“黄河石林”牌等,其中“景沙红”牌枸杞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绿色食品级产品,2004年获上海首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会“最受欢迎奖”,“黄河石林”牌枸杞2007年荣获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交会金奖。通过用品牌造势、聚势、蓄势,扩大品牌效应,树立了景泰县枸杞特色产品的形象,提高了枸杞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五、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了搞好枸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创建了“世纪红”沙漠枸杞产销合作社和景泰县金宇泉枸杞协会,已发展会员133人。合作社和协会本着“提高效益、服务群众、科技支撑、营造品牌”的宗旨,负责考察论证分析市场前景,制定枸杞产业年度发展计划,统一组织苗木调购和产品销售。与此同时,把培育和发展枸杞经纪人组织作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了经纪活农工作。县上积极引导培育协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送法律进村入户,宣传《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提供政策咨询,深入枸杞凉晒点宣讲农副产品购销、农产品信息采集等知识,2007年6月引导动员枸杞经纪人在玉杰公司成立了景泰县第一家经纪人协会“景泰县草窝滩枸杞经纪人协会”,会员达20多名。同年12月该公司又组建了田园枸杞种植产销专业合作社,有社员38人。枸杞经纪人协会和枸杞种植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维护了枸杞经纪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经纪行为,“农户+经纪协会+市场”的经营模式得到了逐步推行,使广大农民由单打独斗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产品数量优势,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枸杞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 枸杞 产业化 大力推进 发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