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0-10-10 08:07: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一、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县文化馆拥有房屋60余间16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208件,图书32000余册,每年订阅报刊60多份,安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一套(包括一台服务器,一台投影仪和一套数字接受设备)。全县建成规模在 200平方米 以上的宣传文化站7个,个别乡镇文化站“有站无室”,属于“空壳站”。建成乡镇体育活动站1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各乡镇自筹资金建成村文化室68个,大多数条件简陋、设施缺乏,能够正常开展文化活动的不多。建成 “农家书屋” 83个(其中74个设在村委会,8个设在学校,1个设在敬老院)。省新闻出版局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400册,报刊7种,期刊168册,音像制品117张。  

    文化队伍:全县文化工作者共81名,其中文体局机关16名(行政7名,文化事业2名,体育事业7名);
    文化馆在编21名(群文8名,博物7名,图书3名,原剧团留守3名);
    乡镇文化专干44名,全部为文化事业人员;
    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兼职人员83名(大部分由村干部兼任);
    县文联所属的作协、书协、美协、摄协、音协“五大协会”相继成立,发展会员400多名。  

    文化活动:一是借助民间传统节日,开展以传统社火表演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文体局组织,县城部分单位举办的元宵灯谜灯展、歌唱晚会、焰火燃放、社区秧歌表演和民间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大多数乡镇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赞助、群众捐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自发成立“元宵会”群众组织,开展社火秧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群众自发组织的自乐班、演出团和文艺小分队,采用自编自演的方式,以**民歌、**老调、唱念宝卷等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化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较差。文化馆办公设施陈旧,桌椅、展柜展橱、书柜书架、电脑、照相机等物品大多都是从上级部门或外单位争取来的“退休”设备,展厅安全设施落后,导致馆藏文物“以藏为主”,仅限于临时举办一些书画作品、工艺品、文物复仿制品展览,文物精品的宣传教育功能难以发挥。乡镇文化站因缺少配套设施,“空壳站”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文化站长期闲置或被挪做它用,难以发挥其功效。  

    2、文化队伍参差不齐。文化馆现在编21人,要适应图书借阅、群文辅导、非遗普查、文物展览、普查、管护等工作,人员显得紧缺,加之专业人员少,部分业务骨干退休或临近退休,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群文培训和图书业务培训难以开展。乡镇文化专干不专,大部分时间忙于其它事务,从事专门文化工作时间不多。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大多数由村干部监管,培训不到位,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正常,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化活动单一。活动少,开展不平衡,乡村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有差异,部分乡村仅限于开展节日文化活动,经常性活动少而单一,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  

    三、思路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我县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基本队伍、文化基本活动方式和基本活动内容建设,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使全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地保障。  

    1、抓住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文化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着力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争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力求建设与管理上档次、上水平。二是整合项目资源,建设集图书阅览、广播电影、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做到“一站多用,共享共建”,避免重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加强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不足的现状。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引导力度,鼓励乡镇企业家、致富能人、农村文艺业余爱好者等,参与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动员机关、学校、企业、个人以各种方式捐赠桌椅、电视机、影碟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以切实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匮乏简陋的现状。  

    2、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文化工作整体合力。一是坚持“四位一体”。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目标,使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是文化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强化宏观管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把“送文化”逐步变成“种文化”。三是文化馆要变被动为主动,开展群文、图书等业务培训辅导,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争取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利用馆藏文物优势,开展文物展览,加大对外宣传。努力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开展“读者服务月、服务周”活动,加大图书流通量。组织专人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推进内部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各乡镇要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转,提高设施利用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权责任,切实发挥文化专干的作用,制定好年度文化活动计划,确保农村文化活动多样化、经常化。  

    3、以人为本,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文化干部的配备,要严把“入口”关,真正把专业对口、具有专长、热爱文化事业、能胜任文化工作的干部选拔到文化工作一线。理顺乡镇文化专干管理关系,防止文化专干兼职过多和流动过快,制订培训计划,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对现有文化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文化工作队伍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文艺专长的专业人才,培育一批“农村文化能人”。  

    4、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一是以清明、端午、重阳等“我们的节日”和春节、元旦、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为载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开展适应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农民、职工等各类人群参加的文化活动,辐射带动全县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二是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积极引导协会和民间组织办文化,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各部门各单位自办或联合举办以歌唱、舞蹈、小品、民乐为内容的歌咏比赛、联欢晚会等活动。三是紧密结合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激发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学法律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开展送文化下乡,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坚持经常性开展送图书、送戏、送电影、送书画到农村,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为“常下乡”。社区中老年文艺队伍和乡村文艺爱好者组成的自乐班,是群众自发组织成长起来的,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应鼓励组织他们到基层开展活动,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作用,深入基层,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  

    6、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我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部门要做好当前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大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力度,通过普查,确定一批县级的重点保护项目,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确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给予资助,鼓励其将技艺传承下去。积极发展创新具有我县地域特色的王氏镰刀、杨氏正骨、大靖栀子面等民间手工技艺项目,积极传承保护**老调民歌、半台戏、高跷芯子社火、**宝卷、黄河灯会、**民间故事等民间艺术,打造**特色文化,使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成为地方品牌。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生活 对策 繁荣 不发达 农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