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浅谈七年级数学课导入设计】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时间:2019-01-20 03:26: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从七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出发,阐述了如何有效的设计好一节数学课的导入。   [关键词] 导入 必要性 特点      一、导入的概念
      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导入本课的知识点,而且要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要具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要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具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
      二、设计导入的必要性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大半,因此必须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
      1.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的突破口,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更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环节。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小结,这三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环节,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维,进而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课堂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
      (3)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追求和情绪沿着教师预先设想的方向前进。
      (4)导入对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起着总领作用。总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和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
      三、七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选自心里老师博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七年级孩子有以下两个特点,老师必须重视:
      1.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较好玩
      他们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喜欢讲话,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复,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心理障碍少,能大胆开口。因此教师要抓好这些有利因素,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进入七年级,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告诉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2)告诉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四、根据七年级孩子的心里特点,可以设计以下几种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导入
      1.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就是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利用复习学过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复习引入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然后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正数与负数第一节课上,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哪些数,并试着让学生说下,这些数是如何产生的,然后由老师补充,随后由老师提出天气预报温度表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已有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必须学习正数与负数。
      2.问题导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趣味悬念问题等等)
      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新知识。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用足球比赛的实际问题进行导入。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讲一道这样的趣味题:当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逝世后,一道关于他的算题悄然传开: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活了82岁,他在19世纪比在20世纪多活了62岁,问他是哪一年出生,哪一年逝世?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
      也可以讲这样的一道趣味题: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有一天李白无事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盛酒的器皿),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
      如此导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实际问题或趣味题”引路,以“讨论和尝试”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
      3.数学史或数学故事导入
      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把未知数称为“元”,把方程的解称为“根”,同时给学生讲最早的方程出现在古代埃及的纸草书上等等。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的历史,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
      例如在讲乘方或者讲等比数列的课时,可以这样讲,在古代印度、中国、埃及和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传说,古印度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游戏棋,棋盘共64格,玩起来十分新奇、有趣。他把这种棋献给了国王。国王玩得十分开心,便下令赏赐献棋人。臣下问献棋人想要什么。献棋人说:“他只需要粮食,要求大王给点粮食便心满意足了。”问他需要多少粮食,他说只要求 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在第二个格子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米?总之,后面格子里的米都比它前一格增大一倍,把64格都放满了就行。国王一听,满口答应。大臣们也都认为:这点米,算得了什么,便领献棋人去领米。岂料,到后来把所有仓库里的存米都付出了,还是不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生动,符合七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它的设计思路:教师用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除法时,直接问学生8÷(-4)怎样算?
      5.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讲解数轴这节课时,可以给学生先讲温度计,然后类比讲数轴的概念。
      6.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法是引导学生观察与新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学现象,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奥妙的愿望,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则可以借助实验演示数学知识的应用。它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的数学现象,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引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乘方”时,可以这样导入。首先,教师让学生动手折纸,试着让学生对折20次后,探究下这时纸的厚度是多少?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导入方式,给学生创造自然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符合新课标的核心思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体现内容引人入胜之处和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棋.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孙玉明,李铁军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数学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学课 浅谈 导入 七年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