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_浅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间:2019-01-20 03:26: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喜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本文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小学语文中实行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传统的观点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教师不只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二、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的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包含着全新的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以探索性为基础,是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的策略,以小组合作和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范、科学的思想,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感觉等。它不同于学法指导,是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是一种动态生成、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对话交流而达成的共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定可以作以下理解: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如能自己阅读的教材就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亲手去做,如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等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合作性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探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和语文学习的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从好奇心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它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创设生动情境,提高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动口、动脑――或自学,或操作,或讨论,或有选择地朗读等。可采用个别自读,小组讨论,互相质疑,共同交流等新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为主体,全面参与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以学生差异发展为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使每个学生都尽其发展;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提倡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奇思异想;避免教师“满堂灌”和“满堂问”,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由教师只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由教师权威转变为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由强调学生苦学变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单纯的说教转变为多向情感交流;由一味批评转变为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品尝成功;由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转变为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不可能把已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要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要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意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相信,中国语文教育的明天将新姿焕发,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自主 方式 合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