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浅谈在新课改教学中“读”与“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新课改认识

    时间:2019-01-19 03:28: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以分数成绩这样一个硬性指标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评价机制。如何权衡两者,协调共进,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学生的契合点,应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读
      古人讲求读书,读书的节奏尽量放慢,要有所求,有所思的慢慢品味书中所讲的内容和义理。所以无论是私塾先生,还是学习的学生,读书之时总是在摇头晃脑,读书之声与摇头的摆幅协调之余,他就会给大脑留有思维学习的余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的思维品质。学生也会在一遍一遍读中体会到读书乐趣和意义。所以,古人读书喜欢静想深思,独善其身。而现在的学生,是很少能够感受的读书意趣在哪里。就像一个背负着层层包袱的人,为了家人的生计,不得不做周全的考虑,哪一个也不能丢下,哪一个也不能放弃,还得加快脚步冲向前方,就只好这里抓一把,那里捋一筐,且不说背的东西有无价值,总之,落后就得挨打。如果是这样的生存状态,那么怎么又能让学生在到达自己的下一个人生站台前,汲取充足的知识养料和充裕的精神动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读书之样、读书之思、读书之求给予积极的指导。
      1.读书讲究坐姿
      看学生读书犹如风吹杂草四边倒,总有个千百姿态。虽然不要求同学们一个个都正襟危坐一副严肃拘谨之态,但至少也应当坐端正,背部不要弯,注意胸部和桌面,要保持一拳距离,让呼吸和血液流动都自然些。因为学生的坐姿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他们现在的一个读书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比如,俯爬在桌面上的,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手掌托于下巴的,精力不及、神思不定;左盼右顾的,心浮气躁、六神无主。所以学习的开始应从在坐姿上,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
      2.读书要思考
      读书不思考就等于把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摆放在了谬论的绞刑架上,因为知识只有在被思考和和充分的运用后才能够成为力量。那么怎么去读,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之说,都强调了读书须动笔,我是比较赞同的。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会经常不定期的布置学生写一些随笔或感想。而写作的对象立足于我们的课本中,对文中某一段落或整个文章启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与作者本身和教师讲解外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就是在平时的课文讲解过程当中,也积极引导学生随时在书上批注自己突发性的点滴感受。读书的过程中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写出感想,产生思想的火花,你把这些思想的火花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文章。
      3.读书要干什么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讲求一个“道”字,它可以是老子所说的,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可以是孔子所说的是中庸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可以是佛家所说的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简言之,他们要探索和理解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认识规律。而这种规律是指导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灯塔。这对于中学生来说,读书是理想,它承载着我们的命运,让我们懂得生活的奋斗目标和意义,读书时是希望,他可以让我们仰望星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如一个民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教师要不遗余力的引导和强化学生认知自己的这种内驱力。
      二、学
      虽读不能尽其意,只能停留在短暂的记忆层面,要让学生把读后的切身体味潜移默化的渗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还需要在领会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已达到平时能口耳相诵,铭记于心,至此对这首诗歌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并不代表结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怎么提高呢?
      1.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点拨得当,砾石成金;点拨失当,语文学习的兴趣便索然全无。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另一个侧面讲的就是诱导启发的时机问题。《学记》在讲到启发式教育时也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2.学习需要“争论”
      首先是“争”。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论语》中记载子路当了季氏家臣,想让师弟子羔任费宰。孔子觉得子羔还没有学好,不当出仕。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说:“是故恶夫佞者。”师生二人的争论是围绕着“从政要不要读书”展开的。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看当然见仁见智啦,也不能说子路的话完全没有道理,有的学生就是理论知识(考试)不怎么样,实际操作能力却非常强;没读过兵书,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军事天才也不少。当师生观点不同时,教师应该支持学生就此观点与其展开争论。即使有些学生聪明而又调皮,喜欢提一些难题,或者刁钻或者别有用心,来难为老师,我想老师也理由以过人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令其折服。因为学生的“争”不正是说明他对这节课的用心和接受吗。其次是“论”。孔子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总是与学生亲切交谈,学生无拘无束,毫无压抑,畅所欲言,极有利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纵观《论语》,我们会看到,许多有关学、政、礼、仁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都是在这种谈话教学中得出来的。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写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学生各言其志时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在学生面前摆学术权威的架子,这才有利于群龙竞发,各展风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子路、冉有、公西华讲完之后,曾皙表示自己的想法和他们三人有所不同。孔子鼓励说:“何伤也?亦各言其志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而不厌,终身追随。而这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浅谈 新课改 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