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时间:2020-11-03 09:10: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灵魂和精神动力,拥有灿烂的优秀成果,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处于客观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是内在的需求,也有政策的外在扶持。在各个要素的合力下,少数民族文化最终是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各族的和谐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字:少数民族 文化 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特征,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在近几年的发掘、整理、结合出来的,可谓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震惊世界。很多学者对少数民族歌舞文化、傩文化、节日文化等等进行研究,成果斐然。显而易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重中之重,“发展是硬道理”,少数民族文化内在特性和外在客观环境下,促使国家政策的制定不仅要重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要发展精神文化层面——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由此,从这三个维度来看,探讨一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基础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社会历史发展和功能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以文化事项,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第14页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是风度多彩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科。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文化中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运输文化等;制度文化有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家庭婚姻,节日等。还有语言文字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字艺术文化,其中就包含了文字歌舞,吸取,美术、工艺等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有丰硕的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的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我国农学史上重要的著作《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第一部按月令题材记载的农事活动的专著。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编制的“万年历”。清末彝族典焕章发明了“百宝丹”的云南白药。唐代壮族著名民间歌手刘三姐,被壮族人称作为“歌仙”。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满族大作家曹雪芹所作。从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普遍具有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方铁,《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第144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基于优秀的文化内涵,采取鲁迅“拿来主义

      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第14页

      方铁,《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第144页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要素

     少数民族内在需求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和55个少数民族。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仅占总人口的8.41﹪。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国家统计局根据地域划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东北、内蒙古地区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一共七个民族;西北地区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 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塔塔尔族 ,一共是十四个民族;西南地区苗族、彝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仡佬族、 拉祜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 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珞巴族一共二十五个民族; 中南、东南地区壮族、土家族、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总共九个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国家统计局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从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角度来说,文化结构中主体部分是意识形态,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与经济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以文化和知识为主的产业在经济产值中的比重则越来越高。” 王秀梅,《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大众文艺,第212页那么少数民族要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我国少数民族

      王秀梅,《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大众文艺,第212页

     客观环境的外在动力

     自改革开放和西部打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主文化的影响。当今,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多样的异域文化冲击着少数民族文化,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例,少数民族有自身独特的民俗文化,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民族的各种文化事项都可以在民族节日中得到展现,它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在那些民族味十足的传统节日里,流淌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特殊魅力。同时,节日还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人间亲情的渲染,还是对晚生后辈言行品德的熏陶,传统节日都有所涉及。人们在欢度节日时那种积极向上的心里状态,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充满希望、互相祝福、讲究团圆的传统情绪,都会极大地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这种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深刻而深远的。然而,西方名目繁多的节日涌向中国时,我们争先恐后、欢欢喜喜的过着圣诞节、感恩节、鬼节等等。这个构成中我们吸收和记忆的是西方人的价值观 ,传承的是西方民族宗教的礼俗文化。面对外来的文化侵蚀,如何保留和传承我们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呢?无论是从解构的角度还是重新建构,最终必须还是要发展。但从传统节日来看,传统节日注重节日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的是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是民族精神风貌的自我展现和自然显露。我国的少数民族节日相对西方节日,或许有着过之而无不及的优势。少数民族地区藏历新年、彝历新年,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历新年,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都是非常有内涵和特色的。外部文化的冲击下,为了保护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家政策的助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早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说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反帝反封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的新文化人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党的十六届以来,胡锦涛主席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和部署。2009年6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李长春和其他领导人作出重要的指导。“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是全国文化发展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大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 杨志今,《在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上的致辞》,当代电视,2009.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许多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我们历次宪法都有帮组、支持和加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规定,1984年颁布实施、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更加详细、更加民主的自主的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自治权。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建国五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据2001年统计,民族自治地方出版的报纸441种;杂志693种;出版的图书达10089种,电影院、影剧院2694个;少数民族歌舞团402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19072个,图书馆7204个,广播电台84个;电视中心台85个。

      杨志今,《在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上的致辞》,当代电视,2009.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

     多元化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只有一句话概况再好不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北京论坛,载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2004年9月15日第35期,第2-9页这样的价值取向,对于面对外来的文化和自身文化的选择上,进行了一个非常适度的选取,构造了一个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如此的选择不仅是长远的发展方向的标杆,更是拥有许多错误经验的抉择,在研究少数民族相关问题早期,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跟发达国家大致相同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的是反映现代化以前的历史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上层建筑的折射,在后来收到的主文化的同化后,就没有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保存下来,更没有发展。然而,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近些年来,受到了相关的重视和保护。并且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北京论坛,载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2004年9月15日第35期,第2-9页

     多样化发展

     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特色文化构成了一个琴箫鼓瑟合奏的局面,其中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青藏高寒区中的藏、门巴、回、土、撒拉、蒙古等信仰喇嘛教、苯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类型问高原喇嘛文化;西北干旱区包括了回、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满、柯尔克孜、东乡、塔吉克、乌兹别克、保安、裕固等信仰喇嘛教、萨满教和东正教,主要文化类型是伊斯兰文化、黄土高原文化、草原牧区文化;西南是山区有彝、白、壮、哈尼、水、布依、瑶、佤、纳西、羌、藏、景颇、布朗、普来、怒、阿昌、德昂、基诺等,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佛教、道教和本土神崇拜,主要的文化类型是坝区文化、南传文化、山寨文化以及石山水田文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年》(上)中民族人口统计数字整理而成,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参考文献:[1]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民族文化2004年第11期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年》(上)中民族人口统计数字整理而成,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参考文献:

     [1]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民族文化2004年第11期

     [2]方铁.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M].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第144页

     [3]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国家统计局

     [4]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5]王秀梅.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M]黑龙江,大众文艺,第212页

     [6]杨志今.在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J]..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上的致辞,当代电视,2009.

     [7]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M]北京论坛,载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2004年9月15日第35期,第2-9页

     [8]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年》(上)中民族人口统计数字整理而成,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9]李轶楠.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M].满族研究,2010年1期

     [10]杨圣敏主编.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 [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小结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就在艳丽多姿的亚文化对主文化的添枝加叶,构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少数民族文化在根部进行和谐发展,文化繁荣,也会相应作用于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必定走向繁荣,达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关系,全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注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